王建宙:我在中国移动干的三件事

发布时间:2015-07-15 00:00

2015年5月31日,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博士做客长江商学院 《DBA和他的朋友们》,与大家深入探讨移动互联网与电信企业改革。这位有责任,有担当,有视野,有情怀的企业掌门人与大家分享了他在中国移动干的三件事。

 

一、移动通讯网络要不要覆盖农村?



“2005年我们提出要做农村覆盖的时候,投行的分析师跟我说你们这是无视投资者的利益。”

今天看起来毫无疑问,到农村哪个角落农民都在拿着手机。但在2005年这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王教授说:“我们提出要做农村覆盖的时候,投行的分析师都把我叫去,说你们这是无视投资者的利益。有一个同行的人到中国的农村去,他在很偏僻的地方拿出手机,突然发现中国移动的信号,他的第一个感觉是中国移动的覆盖真好,3分钟以后第二个感觉出来了,这种地方电话没人打网络做得这么好,这不是浪费投资者的钱吗?”当时很多人认为农民是用不起手机的。“但是那时候我们的头脑还是很清醒,因为2005年我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定会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机,与其干得晚还不如干得早。”另外移动通讯还有一个特点,一家运营商进去了以后,第二家再想进就很困难了,特别是农村。农村做了一个大铁塔以后,就把整个村子都覆盖了,从竞争的角度说也应该早点进去。中国移动用事实说服了投资者,最后不仅没有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迎来了一个移动通讯发展新的增长点。2007年中国移动的市值达到了4000亿美元市值的高峰,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王建宙说:“惠普的CEO有句话说得很好,她说‘作为公司的CEO,当面临很多人指手划脚时,我们可以听他们的,但是必须明白,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在运作公司,是我们最了解这家公司。’”


二、要不要走出去?



“只在国内运营却又说自己是国际化的企业,这是不太符合实际的。”

王建宙博士说:“我任职的时候见了很多的投行、咨询公司的等等的朋友,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说你们别出去了,在国内肉还没吃完,为什么要到国外啃骨头。但是也有一个声音,跟我们说,应该大胆地走出去。。我们也客观地做了分析,所以我个人是很主张要走出去的。”全世界的500强企业,几乎没有那一家国外的500强企业是只做国内业务的,即使像美国这样大国的500强企业,也一定有国外的业务,所以如果想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只在国内运营却又说自己是国际化的企业,这是不太符合实际的。

 

判断收购总是要有代价,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代价,如何用协同的效应去平衡这种代价。“所以我们当时很果断的收购了几个公司,先是100%收购了香港的万众电话,然后收了凤凰卫视的20%的股份,开始在香港走出了一步,后来想还要走出去,到国际市场去收购。”电信市场怎么选?其实很简单,就看人口多不多。以国内为例,一开始看大城市,比如直辖市手机会很多,其他的省里面就不如直辖市。但后来很明显,人数多的马上超过了直辖市。只要人多做电信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我们正好有个机会,有一家欧洲公司,要出售巴基斯坦的一家公司,我们就去参加了竞争。巴基斯坦符合我们的条件,除了跟我们关系很好之外,80万平方公里有1.9亿人口,这个是对我们移动通讯发展是一个最好的条件,所以我们果断的收购了。”

 

三、要不要搞4G?



“4G是一个更好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4G可以把我国主导的标准输出出去。”

 

拿到3G牌照的时候,我们都心里清楚,4G已经开始了。国外是2000年发的3G牌照,到 2009年已经八九个年头了,4G的研发已经热火朝天开展起来,那到底要不要做4G呢?

 

“今天说起来一点都没有问题,但在当时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提出要研发4G,最怕的就是被扣上帽子,中国移动不好好做3G,想推动4G把3G给逃过去吗?”社会上有这样几个看法:第一,3G的性能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的需求;第二,4G还没有成熟,刚刚开始,中国移动完全可以等一等,但对我们来说,如果说3G是我们创新的机会,那么4G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4G的研发把我国主导的标准输出出去。

 

无论对我们国家的创新来说,或是对中国移动来说都很重要,它提高了整个技术的层次。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
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
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