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天,我们在武汉聊了聊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13 00:00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一首《水调歌头·游泳》道不尽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武汉的豪迈气概。6月8日,七十余位长江DBA校友齐聚此地,共话社会创新与未来教育。炎炎的夏日挡不住大家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校友陈一丹先生创办的武汉学院里、DBA独具特色的实践课堂上,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刘劲教授带来了他关于教育行业的调研和分享,格局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引人深思。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从时下关于高考的有趣网络段子开始,教授引出了本次实践课堂的主题——“教育”。教育涉及人才的培养,于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其内容之庞杂、范围之广,面面俱到反而容易浮于表面,所以本次课程主要集中于探讨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 中国能否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
· 中小学孩子应付考试太辛苦,应试教育的逻辑是什么?中国教育的大逻辑是什么?
· 中国教育里的机会在哪里?
▲ 刘劲教授分享
教育的逻辑
刘教授首先梳理了教育的逻辑,简单来说,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培养和筛选将相应的人才推入人才市场。要理解教育逻辑,首要的是要关注“人”。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的需求是对成功的追求,通常所指的成功可分为四方面,能力、努力、机会、运气。能力分为两方面,先天的天资和后天的学习。那么机会是什么呢?机会某种程度上来源于可选择的平台,到了一定的平台,才有一定的机会。
成功 = 能力 X 努力 X 机会 + 运气
能力 = 天资 X 学习
机会 = 平台(选择)+ 运气
如果把时间倒推五十年、一百年,学习的机会主要局限于学校,局限于图书管里能够看到的书籍;而放在现在,业余时间的读书和网络学习成为了很好的形式,不用面对面,就能与全球最具思想的人进行交流,终身学习的收获可能远大于几年的大学课堂学习。
哪里的学习最重要?
· 大学:70小时(每周)X 0.5 X 52 周(每年)X4年 = 7280 小时
· 终身:21小时(每周)X 52周 X 30年 = 32760小时
考试的逻辑
随便询问一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国家长,他们在购房支出以外,通常最大的花销都是用在了子女的教育上。高考,一直是中国家长们心头绕不过的一道坎;从高考中胜出,也某种程度上带给他们获得人生成功的“错觉”。前面刘教授讲到教育过程中的“筛选”,在平台晋级中有着最为明显的体现,平台越受追捧,其录取率越低,拒绝是常态。
筛选最重要的是考察能力,能力可分为书本知识和实操能力。在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更注重过程公正,因此偏向标准化考试,不做过多实操性考量,这个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出现如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之类的备考套利;与此同时,市场注重结果公正,因而政府体系之外出现大量围绕英语口语等实操性教育培训,新东方、好未来等企业市场广大,前景可观。
教育体制概览
其实各国都有高考或考试筛选机制,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德国的教育体系是现实主义的效率,本身的目的是培养工人和技师,而不是培养领袖,他们最善于培养敬职敬业职业技术工作者,或更愿意接受别人的领导。美国的教育体系是公私立并存,很强的精英教育倾向,竞争激烈。美国的高等院校里面私立的数量超过公立的,但私立学生人数仅占全美人数20%+。
中国的教育体系形式类似德国,但由于是政府主导的体系、计划经济的延伸,面临着课程内容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政府对顶层教育资源的垄断导致分配公正的问题两大矛盾。
一流大学牛在何处?
——平台的价值
家长们绞尽脑汁陪伴孩子们备战高考,无非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进入一流大学。刘劲教授指出,一流大学之所以被世人追捧,其主要原因在于平台价值。以美国为例,美国总统共有44人,毕业于美国Top 50学校 的美国总统共23人,占总人数52%;美国大学共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357人,其中Top 50学校培养的获奖者共283人,占总人数79%。
一流的平台上有最高的期望值和可能性,无怪乎哈佛耶鲁的学生们常常发出“改变世界”的话语;一流的平台能更好地培养建设性批判思维,比起顺从听话的孩子,这里更鼓励挑战权威;一流的平台拥有信号功能、强大的背书,经过严格筛选后进入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进入下一个更好的平台产生强大的助力。与此同时,一流平台不乏同学之间的信任、帮助,也能获得一流的教授指导和良好的思想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如何搭建一流的大学?
——教授、资金、体制
刘教授指出,搭建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教授、资金和体制三要素。以长江商学院和西湖大学为例,首先吸引一批拥有创新思想的一流教授,从高端做起,未来才能不断吸引更多的一流人才,如此良性循环。从体现创新力的相关数据来看,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发文量排名靠前者,还是QS世界大学排名等,均是欧美国家排在前列,中国与它们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从政府的资金支持来看,美国2015年4.9%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事业,而中国同期是4.3%,由巨大的人口基数上平摊到每位学生身上,人均投入则少了很多。从收入结构来看,与美国一流大学收入多来源于校友捐赠相比,中国大学对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依赖更大,因而盈利性的民营大学很难做成一流大学。此外,教授拥有多大程度的话语权、能够发挥多大程度的作用对于一所学校至关重要,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治校模式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中国的学校或可加以借鉴。
除此以外,刘教授补充道,由哈佛大学最早提出、被西方精英教育普遍认可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中国也大范围缺失。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通常学生进入大学后就直接被分配到相应科系;而西方通识教育则提供给同学们多样的选择,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致力于帮助学生思考、处理不确定性,为他们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教育者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前面更多地是从经济的、商业的眼光看教育,那么回到教育的本质,最终来看,教育是什么呢?刘教授诚恳地说:“我认为,教育最终要培养的人,是要给他知识、思想和使命,让他成为智慧的人。有了知识和智慧,他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总结
1、教育体系是国家社会体系的投影;体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2、人才的筛选和培养同等重要;德国的筛选模式效率高,美国体系注重精英和创新,在中国听话最重要
3、一流大学的标志是创新,创新需要资金和机制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我国资金有缺口,但机制是更大的问题;目前只可能出现“准一流的大学”
4、考试是筛选的重要手段,有考试就有“备考套利”;由于教育由政府主导,考试在中国必不可少
5、教育体系和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带来对体系外教育产品的需求,中国的体系外教育市场庞大,而且会持续
6、中国教育需要的是提高效率,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