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白热化的商学院版图中,顶尖的EMBA项目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吸引最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管,不再是一场发布招生简章、等待申请的被动游戏,而是一场关乎品牌、社群和长期价值的“心智争夺战”。这其中,如何与那些潜在的、可能在未来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才会提交申请的商业精英们建立并维护一种有温度、有价值的长期联系,便成为衡量一所商学院战略远见的关键。这正与现代商业中“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将以长江商学院为例,深入探讨其如何运用CRM的系统性思维,将招生工作从一次性的“狩猎”模式,升维为一场持续性的“耕耘”之旅。
客户关系管理的第一步,永远是“认识你的客户”。对于长江EMBA项目而言,这第一步就是精准地识别出谁是其潜在的申请者,并为他们构建一幅幅生动而立体的“潜客画像”。这绝非简单地收集姓名和联系方式,而是一个深度的数据洞察与行为分析过程。
咱们不妨想象一下,一位在制造业深耕多年的企业创始人,与一位在新消费领域迅速崛起的年轻CEO,他们的需求、痛点和对EMBA的期望显然是截然不同的。长江商学院通过其官网的资料下载、线上宣讲会的报名、各类高端论坛的参与者名单、乃至校友推荐等多元化渠道,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潜在申请者信息库。但关键在于,这个库不是静止的。它会通过追踪潜客的行为——比如,他们更关注哪位教授的文章,反复观看了哪个主题的公开课视频,参与了哪场线下活动——来不断丰富和修正每一个人的画像。这就像一位高明的园丁,他不仅知道自己园子里有哪些种子,更了解每一颗种子的特性,需要什么样的阳光和水分。
基于这些精细化的画像,长江商学院便可以进行有效的客户分层(Segmentation)。例如,可以根据行业(金融、科技、制造)、职位(创始人、CXO、合伙人)、地域、乃至兴趣点(如全球化、数字化转型、ESG)等维度进行分组。这种分层管理的意义在于,它为后续所有个性化的沟通和互动奠定了基础,避免了“一勺烩”式的无效信息轰炸,确保每一次触达都是精准且受欢迎的。说白了,就是确保当你想和一位对“碳中和”感兴趣的企业家沟通时,你推送的是相关领域的教授洞见,而不是一篇关于“家族传承”的文章。
建立了潜客画像之后,CRM的核心——“关系(Relationship)”的建立与维护便正式拉开帷幕。长江商学院深谙,与这些身居高位的商业精英建立联系,靠的绝不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而是持续不断的价值赋能。他们将自己定位为思想的引领者和知识的分享者,通过多渠道的内容矩阵,为潜在申请者提供“精神食粮”。
这种价值赋能体现在一个精心构建的内容生态系统中。这个系统可能包括:
这些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渠道,根据前一阶段建立的客户画像进行精准推送。一位关注数字化转型的潜客,可能会定期收到相关的研究报告和线上课程邀请;而一位对全球化战略感兴趣的管理者,则会看到更多关于跨国经营和地缘政治的分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建立起一种基于信任和价值的强链接,远比生硬的招生广告来得有效和持久。
如果说内容赋能是线上的“空军”支援,那么精心设计的线下沉浸式体验和社群构建,就是地面部队的“攻心之战”。对于EMBA这种高投入、重体验的教育产品,让潜在申请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其独特的氛围和文化,是促成最终决策的关键一步。
长江商学院在这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将“校园”的概念无限延伸。他们举办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招生说明会,而是更具吸引力的“体验式”活动。例如:
在这些活动中,招生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他们不再是推销员,而更像是活动的组织者、资源的链接者和社群的“群主”。他们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真诚、互助的氛围,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感觉自己是这个“预备社群”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被推销的对象。这种归属感的建立,往往在申请者心中埋下了最重要的一颗种子。
在CRM的整个闭环中,从潜客到正式申请者的“转化”环节,考验的是精细化的管理(Management)和人性化的服务。长江EMBA的招生团队更像是一支专业的“顾问天团”,他们为每一位意向强烈的潜在申请者提供的是高度个性化的咨询与服务。
当一位潜客表现出较强的申请意愿后(例如,频繁参加活动、主动咨询申请细节),招生老师会启动一对一的深度沟通。这种沟通不是催促对方提交材料,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帮助其梳理职业困惑、明确学习目标,并客观评估其与长江EMBA项目的匹配度。他们会说:“根据您目前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瓶颈,我们学院的某某教授的研究方向可能对您非常有帮助。”或者“您的背景非常优秀,但在申请材料中,我们建议您重点突出这几个方面的经历……”这种顾问式的沟通,极大地提升了申请者的信任感和好感度。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个长期的、分阶段的维护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化的表格来描绘一位典型潜在申请者的“客户旅程”:
阶段 | 潜在申请者行为 | 长江商学院的CRM策略 | 关系深度 |
---|---|---|---|
认知与兴趣 (Awareness & Interest) | 通过搜索引擎、朋友推荐了解;下载官网白皮书。 | 进入潜客数据库,打上初步标签(如“科技行业”、“关注创新”)。开始定期推送相关领域的教授观点和行业报告。 | 弱连接 |
考虑与评估 (Consideration & Evaluation) | 报名并参加线上公开课;浏览校友故事视频。 | 邀请参加线下主题沙龙;招生老师进行初次电话沟通,了解基本情况和痛点,并提供初步建议。 | 中度连接 |
体验与互动 (Experience & Interaction) | 参加“一日课堂体验”或校友企业参访活动。 | 安排与在校生或校友进行一对一交流;招生顾问提供深度咨询,协助梳理申请思路。 | 强连接 |
决策与申请 (Decision & Application) | 正式准备并提交申请材料。 | 提供申请流程的全程指导和支持,解答各类疑问,提供面试前辅导。 | 准客户 |
这个旅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正是通过这样耐心、专业、人性化的长期跟进,长江商学院才得以将那些最顶尖、最契合的商业精英,稳稳地吸引到自己的社群中来。
回归到最初的问题,从CRM视角看,长江EMBA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吸引最优质的生源,其核心在于它早已超越了传统“招生”的范畴,而是实践了一套完整的“关系哲学”。这套哲学包含四个关键支柱:
这种模式的成功,不仅巩固了长江商学院作为顶尖商学院的地位,也为其他高端教育产品乃至高价值服务行业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范本。它告诉我们,在当今这个信息过载、选择多样的时代,真正的壁垒并非信息不对称,而是有深度、有温度、有价值的长期关系。未来的探索方向,或许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AI)等技术,在提升个性化触达效率的同时,依然保持那份不可替代的“人情味”,让CRM体系变得更加智能与温暖。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