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建议:给即将入读长江EMBA新生的10条“保命”指南。
2025-08-05

恭喜你,当这封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交到你手上时,一段崭新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即将开启。你或许是行业的翘楚,是运筹帷幄的企业家,但在踏入长江商学院EMBA课堂的那一刻,我们都将拥有一个共同的新身份——学生。激动、期待之余,或许还夹杂着一丝对未知的忐忑。两年高强度的学习、高密度的社交、高负荷的运转,绝非一场轻松的“镀金”之旅,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自我重塑与淬炼。作为一名亲历者,我深知其中的“九九八十一难”,特此奉上这10条“保命”指南,希望能助你在这场修行中,不仅顺利“活”下来,更能满载而归。

一、心态归零,拥抱空杯

在各自的领域里,我们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成为决策的中心。然而,进入长江EMBA的课堂,首要的“保命”技能就是彻底地心态归零。请暂时忘掉你的职位、你的公司、你的过往成就。在这里,你不是“王总”、“李董”,你只是一个渴望知识、寻求突破的学生。这种“空杯心态”是吸收新知的唯一容器。如果你端着满满一杯过往的成功经验,教授的理论、同学的洞见,就很难再倾注进来。

请记住,你的同学个个卧虎藏龙。坐在你身边的,可能是某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可能是玩转资本市场的金融大鳄,也可能是深谙人性的营销鬼才。放下身段,以谦逊的态度去聆听、去交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深读的书。正如一位教授曾半开玩笑地提醒我们:“在长江,最大的浪费不是翘课,而是在课堂上只想自己说,不想听别人讲。” 真正的学习,始于倾听。

二、课前预习,事半功倍

如果你以为EMBA的学习是像大学一样,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面听,那就大错特错了。长江商学院的教学,尤其是核心课程,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这意味着课堂时间极其宝贵,是用来进行思维碰撞、观点交锋和深度研讨的,而不是用来听老师从头到尾介绍案例背景的。因此,课前预习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通常,课前会下发厚厚一叠阅读材料,包括主案例和补充阅读。一份标准的案例,可能需要你花费2-4个小时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你需要理清案例的脉络,识别关键问题,并尝试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和解决方案。没有充分的预习,你在课堂上会如同“裸考”一般,无法参与小组讨论,更无法贡献有价值的观点,不仅自己收获甚微,也是对同学和教授时间的不尊重。一位师兄的血泪教训是:“第一次小组讨论,我因为没预习,全程只能点头微笑,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那种窘迫感至今难忘。

三、善用教授,不止于课

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绝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师者。他们是各自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是众多知名企业的顾问,是洞察产业未来的思想者。将他们仅仅视为“老师”,是你在这两年里最大的资源浪费。主动且有策略地与教授链接,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课堂之外,利用课间休息、午餐时间,甚至专门预约Office Hour,向教授请教你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惑。他们的三言两语,往往能点破你百思不得其解的症结。更重要的是,可以邀请教授成为你企业发展的“外脑”。许多同学都曾邀请教授到自己的公司实地走访、诊断,甚至担任独立董事或战略顾问。这种深度的链接,其价值远远超出了学费本身。但请记住,向教授求教时,务必带着你自己的深度思考,而不是把问题直接抛给他们。一个好问题,比一个现成的答案更有价值。

四、真诚社交,价值长存

EMBA项目被誉为“顶级人脉圈”,这话不假,但很多人对“人脉”的理解却出现了偏差。如果你抱着功利的心态,拿着名片四处“扫码”,盘算着谁对你有用,那么你很可能会失望。最高级的社交,是始于真诚,成于价值,久于人品。你的同学都是商场上的“人精”,真情还是假意,一目了然。

花时间去了解你的每一位同学,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爱好,甚至他们的家庭。在小组讨论中,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在课后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现你真实的一面。当你需要帮助时,坦诚地提出你的困境;当别人需要支持时,不计回报地伸出援手。这种基于信任和情感的链接,远比冷冰冰的商业合作要牢固得多。正如一句流传在校友中的话:“长江的同学情,是你下半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不是你用来变现的工具,而是你疲惫时可以依靠的港湾。”

五、打破班级,链接全院

你的班级是一个温暖的集体,但你的世界不应仅限于此。长江商学院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汇聚了不同项目(如MBA、金融MBA、企业家学者项目等)、不同届别的精英。主动打破班级的壁垒,去链接更广阔的校友网络,能让你的收益呈指数级增长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跨项目、跨届别的活动,比如各种兴趣俱乐部(如戈壁挑战赛、帆船、投资、国学等)、行业论坛、年度峰会等。在这些平台上,你能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取到更前沿的行业信息,发现更多潜在的合作机会。不要害羞,主动上前做自我介绍,交换联系方式。也许一次不经意的聊天,就能催生出一个改变你事业轨迹的项目。记住,你在长江的身份,是你开启这个巨大宝藏的“万能钥匙”。

六、小组作业,见微知著

小组作业是EMBA学习中最具挑战性,也最能反映真实商业世界的环节。它就像一个“高压锅”,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几个背景不同、性格各异、观点多样的“大佬”捏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这期间的冲突、妥协、合作与博弈,就是一部浓缩的商业大片。如何处理好小组关系,直接决定了你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在小组中,你会遇到各种角色:掌控全局的领导者、思维缜密的分析者、天马行空的创意者,当然,也可能遇到“搭便车”的甩手掌柜。这正是修炼你领导力、沟通力和情商的最佳时机。

  • 明确分工: 项目启动之初,就要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Role & Responsibility)。
  • 高效沟通: 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同步进展,公开讨论分歧。
  • 尊重差异: 允许并鼓励不同观点的存在,通过辩论寻找最优解,而非强求一致。
  • 聚焦目标: 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始终要提醒团队,我们的共同目标是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一位师姐总结道:“搞定小组作业,你就能搞定公司里一半的管理难题。

七、精力管理,而非时间

入读EMBA,意味着你必须在工作、学习、家庭这三个高速运转的齿轮之间找到平衡,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人一开始试图通过精密的“时间管理”来应对,但很快就会发现,时间是刚性的,永远不够用。更有效的方法是转向“精力管理”。

精力分为体能、情感、思维和精神四个维度。你需要识别在哪些活动上消耗精力,在哪些活动上补充精力。熬夜看案例消耗体能和思维精力,但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畅谈可能补充情感和精神精力。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系统,确保你的整体精力水平处于正向循环。

EMBA学生精力管理矩阵(示例)

高耗能活动(消耗精力) 高产能活动(补充精力)
体能 熬夜赶作业、长时间飞行、过量饮酒 保证7小时睡眠、规律健身、健康饮食
情感 处理小组冲突、应对工作突发危机 与家人高质量相处、与知己同学深聊、参与兴趣活动
思维 深度阅读烧脑案例、高强度课堂辩论 听一场启发性的讲座、阅读轻松的书籍、冥想或放空
精神 应对企业战略困境、感到迷茫 明确学习目标、与导师交流、参与公益活动、反思与复盘

制作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精力管理表,定期审视并调整,这是你平稳度过两年的核心技术。

八、家人支持,坚实后盾

在你为EMBA的学业和社交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时,请千万不要忘记,你的家人也在为你默默付出和牺牲。他们牺牲了与你共度的周末时光,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获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你能够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坚实后盾

在开学前,与家人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坦诚地告诉他们未来两年你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比如频繁的出差上课、繁忙的小组讨论、减少的陪伴时间等,共同商议一个家庭的“作战计划”。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与他们分享你的所学所感,让他们参与到你的成长中来,而不是感觉被排斥在外。学院组织的“家庭日”等活动,一定要带家人参加,让他们亲身感受你的学习环境和同学圈子。一句真诚的“谢谢”,一个温暖的拥抱,比任何礼物都更能慰藉家人的付出。

九、保重身体,革命本钱

这一点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在EMBA的环境下,它具有最直接的“保命”意义。高强度的学习、跨时区的飞行、频繁的社交晚宴、深夜的小组讨论……这一切都在持续透支你的身体。很多同学在第一学期结束时,都明显感到身心俱疲。

“身体是1,其他所有都是0”,这句话在这里是绝对的真理。请务必将健康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无论多忙,都要挤出时间锻炼,哪怕只是每天半小时的快走或跑步。注意饮食,避免过多的高热量应酬餐。最重要的是,要敬畏睡眠。牺牲睡眠换来的短期效率,最终会以健康为代价加倍偿还。参加戈壁挑战赛等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磨炼意志,结交生死之交,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十、明确目标,时常自省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条:想清楚你为什么而来,并时常回望这个初心。你是为了系统梳理管理知识?是为了突破事业瓶颈?是为了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终身挚友?还是为了实现一次人生的转型?

把你的目标写下来,越具体越好。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你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干扰,很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和纷繁的社交中。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学期),就拿出你的目标清单,进行一次复盘和自省:我离我的目标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我当前的时间和精力分配,是否服务于我的核心目标?这种持续的自省,能帮助你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确保两年的宝贵时光没有虚度。

结语:不止于学,更在于行

以上10条“保命”指南,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心法。长江商学院EMBA的旅程,远不止于获取一个学位证书,它是一场深度的自我认知、一次能力的全面升级、一番人生的格局重塑。这里的挑战是真实的,但收获更是超乎想象的。

请带上你的好奇心、你的真诚、你的勇气,全身心投入这场旅程吧。去尽情地吸收,去激烈地碰撞,去真诚地链接。两年之后,当你回首这段岁月,你会发现,你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和人脉,更是一个更强大、更通透、更从容的自己。这不仅是一段学习的旅程,更是一场人生的修行。祝你,学有所成,行者无疆!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