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EMBA的上课地点是固定的吗?
2025-08-05

当许多人考虑重返校园,攻读一个顶级的EMBA课程时,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一个固定的、庄严的校园景象:熟悉的教学楼,固定的座位,以及窗外不变的风景。然而,对于那些将目光投向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而言,一个有趣且重要的问题常常被提起:这里的上课地点是固定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远比简单的“是”或“否”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它直接关系到长江商学院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为学员创造的核心价值。

实际上,将长江商学院EMBA的学习体验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地理坐标上,会错失其设计的精髓。它的课堂是流动的,是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课程地点的选择本身就是一门深思熟虑的“课程”,旨在将学员从传统的教室中解放出来,置身于商业实践的最前沿,用脚步丈量世界,用亲身经历洞察未来。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长江商学院EMBA那“动静结合”的课堂版图。

核心校区:根基与枢纽

回答“上课地点是否固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固定”的部分说起。长江商学院在中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北京、上海、深圳——均设有核心校区。这三大校区如同坚实的锚点,为整个EMBA项目提供了稳固的根基和运营枢纽。它们并非简单的教学点,而是承载着不同战略意义的平台。

北京校区,地处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让学员能够近距离感知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理解顶层设计对商业环境的深远影响。在这里的课程,往往会更多地融入对政策、历史和文化的探讨。上海校区,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则为学员打开了一扇观察全球资本流动和现代金融运作的窗户。课程内容自然会侧重于金融创新、资本市场与国际贸易。而深圳校区,毗邻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高地,这里的学习体验则充满了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聚焦于科技前沿、智能制造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这三大核心校区构成了EMBA学习的“主场”,大部分核心理论课程、开学模块和毕业模块等重要教学活动会在这里进行,确保了教学体系的稳定性和系统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江商学院EMBA的上课地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学员们会定期在这些设施一流、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区中进行深度学习和系统性知识构建。这些校区是思想的孵化器,是校友网络的连接点,更是长江精神的传承地。然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真正的精彩,在于课堂如何从这些“根基”之上,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

移动课堂:知行合一之旅

如果说核心校区是“静”的修炼,那么“移动课堂”就是“动”的修行。这是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最具魅力和特色的组成部分。它彻底打破了传统商学院的围墙,将课堂搬到了中国乃至世界商业实践最鲜活的现场。这并非简单的企业参访或游学,而是一种深度融合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沉浸式学习模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长江商学院将这一古老的智慧运用到了现代商业教育中。例如,为了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逻辑,课程可能会整体“移动”到杭州,学员们不仅会聆听关于平台战略和新零售的课程,更会走进阿里巴巴、网易等行业巨头的内部,与创始人或高管团队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交流,探讨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挑战与决策困境。同样,为了探究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课堂可能会设在宁波、佛山或苏州,学员们将深入“世界工厂”的一线,观察智能制造的实际应用,与那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隐形冠军企业家共同复盘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强调“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重要性。长江商学院的移动课堂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无缝对接,让学员在观察、体验、反思和讨论中,将抽象的商业模型内化为自己的实战能力。这种“情景教学”模式,使得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双向的、动态的价值共创过程。学员们带着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困惑来到移动课堂,通过现场的冲击和启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这种体验是任何固定教室都无法给予的。

全球视野:跨越国界的学习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一个领导者的视野绝不能局限于国内。长江商学院EMBA深谙此道,其课程版图早已跨越国界,延伸至全球创新的核心地带。海外学习模块是EMBA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目的并非走马观花,而是进行系统性的对标学习和认知升级。

这些全球模块的地点选择极具战略性。想洞察最前沿的科技趋势和风险投资生态?课程就会带领学员前往美国的硅谷和波士顿,与斯坦福、MIT的顶尖学者交流,拜访Google、Apple等科技巨擘以及那些可能改变未来的初创公司。想学习“工匠精神”与“工业4.0”的精髓?德国无疑是最佳的目的地,学员们将有机会走进奔驰、西门子等百年企业的工厂,探寻其基业长青的秘密。此外,以色列的创新精神、瑞士的品牌管理、日本的精益生产等,都可能成为全球学习模块的主题。每一次海外学习,都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文化与商业的双重洗礼。

一位往届的长江EMBA校友曾分享道:“去以色列之前,我们谈创新,更多的是模式创新。但到了那个‘流着奶与蜜’的国度,看到他们那种从0到1、不惧失败的‘Chutzpah’(敢为天下先)精神,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源头式创新。这种思想上的冲击,比读十本关于创新的书都要来得震撼。” 这段感言生动地说明了全球模块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思维范式的重塑,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坐标系中重新定位自己,培养真正的全球领导力。

地点选择背后的深意

综上所述,长江商学院EMBA的上课地点是“动态固定”的,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战略布局。这种布局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和价值主张。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习过程更有趣,更是为了实现几个核心目标:

  • 理论与实践的极致融合: 将课堂设在问题发生的地方,让学员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验证、反思和应用所学理论。
  • 网络深度的强化构建: 同学之间不再仅仅是课堂上的邻座。一同出行,一同面对陌生环境,一同解决旅途中的小插曲,这种共同的经历会催生出远比普通同学情谊更深厚、更牢固的信任与连接。这种在“路上”建立的革命友谊,是未来商业合作最宝贵的基石。
  • 视野与格局的系统性提升: 通过在不同经济中心、产业集群和国家之间的切换,学员能够亲身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商业逻辑和发展脉搏,从而打破思维定势,建立起更加宏大和多元的认知框架。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总结:

长江商学院EMBA学习模式与价值总结

地点类型 代表地点 核心学习目标 学员价值
核心校区 北京、上海、深圳 系统性理论学习、宏观政策解读、金融前沿、科技创新趋势 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获得稳定的学习环境和校友网络支持。
国内移动课堂 杭州、成都、宁波、雄安新区等 产业深度洞察、区域经济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标杆企业对标 实现知行合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全球学习模块 美国硅谷、德国、以色列、日本等 全球前沿趋势洞察、跨文化管理、创新生态学习、国际化战略 拓展全球视野,重塑思维范式,培养跨国经营能力。

总结与展望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长江商学院EMBA的上课地点是固定的吗?” 答案显然是:它既有固定的根基,更有流动的灵魂。 这种“动静结合”的模式,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江商学院对其教育使命——“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及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并能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引领式的新一代企业家”——的深刻回应。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商业领袖所面临的挑战早已超越了国界和行业的限制。一个固步自封的课堂,无法培养出能够驾驭未来的领导者。长江商学院EMBA通过其独特的、动态的全球课堂设计,为学员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维模式和一张遍布全球的、有深度、有温度的价值网络。选择长江,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位,更是选择了一种不断行走、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移动课堂”的形式会更加丰富。或许不久的将来,借助AR/VR等沉浸式技术,学员们可以在北京的教室里“亲临”硅谷的发布会现场,或者与德国的工程师进行虚拟协同操作。但无论技术如何迭代,那种亲身抵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悟的核心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碰撞与情感连接,将永远是长江商学院EMBA教育中最宝贵、最不可替代的部分。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