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最大化EMBA学习的价值,避免“读了个寂寞”?
2025-08-14

投入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费用,占用宝贵的周末和节假日,暂停所有的娱乐和休闲——攻读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无疑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未来的职业突破,赌的是认知维度的提升,赌的是更高质量的人脉圈层。然而,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声音:“花了大价钱,好像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同学都很厉害,但毕业后就没什么联系了”。如何避免这种“读了个寂寞”的窘境,真正将EMBA的价值最大化?这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更是一场关乎心态、规划和行动的自我修行。

一、课前沉思:明确你的航向

踏入商学院的殿堂,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各行业精英的地方,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社交或表现自己,而是进行一次深刻的内省:我为什么而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一切价值的源头。如果答案模糊不清,那么两年的学习时光很可能在随波逐流中悄然逝去。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为了文凭”或“为了拓展人脉”。这些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一个更有效的做法是,将目标进行拆解和具象化。例如,将“拓展人脉”具体化为“结识三位不同行业但业务有协同可能性的同学,并进行深度业务探讨”、“向至少两位教授请教我所在企业面临的数字化转型难题”。将“提升自我”具体化为“掌握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框架,用于评估潜在投资项目”、“通过组织行为学课程,优化我团队的激励机制”。这些具体的目标,如同一座座灯塔,将指引你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精准航行,确保每一次学习、每一次交流都服务于你的核心诉求。

因此,在开学前,不妨准备一个“EMBA学习白皮书”。在上面清晰地写下你的三大核心目标十大具体任务。这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个与自我的契约。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定期回顾、修正这份白皮书,你会发现,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和高效,远离了“读了个寂寞”的迷茫与空虚。

二、课堂求知:从“海绵”到“引擎”

EMBA的课堂,教授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范式。然而,真正的价值并不仅仅来自于单向的“听讲”,而是来自于多向的“碰撞”。要想最大化课堂价值,必须完成从“海绵式学习”到“引擎式学习”的转变。

“海绵式学习”是被动吸收,满足于听懂教授的理论和案例。而“引擎式学习”则是主动出击,将自己作为驱动力,搅动整个课堂的思辨氛围。这意味着,课前必须投入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当教授抛出一个案例时,你的脑海中不应是一片空白,而应是基于预习材料形成的初步判断、疑问和解决方案。带着问题听课,你的参与感和收获将呈指数级增长。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课堂上,你的同学可能就是案例中的亲历者或决策者,他们的分享与你的思考相互激荡,这种体验是任何书本都无法给予的。

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学习与自身实践紧密结合。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个与工作割裂的“周末任务”。当教授在讲“蓝海战略”时,你应该立刻思考:我的企业身处哪片“红海”?可以开创怎样的“蓝海”?当同学分享他们企业“出海”的经验教训时,你应该反思:这些“坑”我的企业是否也可能遇到?可以如何规避?把每一次课堂都当成一次免费的、顶级的“企业战略咨询会”,带着你工作中真实的困惑与挑战进入课堂,带着经过思辨和启发的解决方案回归工作。如此一来,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为你的事业不断注入动力的强劲引擎。

三、人脉构建:从“加好友”到“结同道”

EMBA被誉为“顶级人脉圈”,但这绝不意味着交换名片、互加好友就等于拥有了人脉。低质量的社交只会浪费时间,甚至带来困扰。真正的人脉,是基于价值认同、能力互补和真诚情感建立起来的“同道”关系。

首先,要摒弃功利心态,学会“给予”。不要总想着“我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而要多思考“我能为他提供什么价值”。你的行业洞见、管理经验、资源渠道,甚至是一次真诚的倾听,都可能成为构建深度关系的基石。在小组讨论、课题研究、案例比赛中,积极贡献你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可靠、有价值的伙伴。当你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在集体中的声望和信誉,深度的链接自然水到渠成。

其次,要主动创造和参与深度的交流场景。课堂之外,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企业参访、主题沙龙、体育赛事、公益活动等,是打破隔阂、建立情感的绝佳机会。与其将时间花在无谓的饭局上,不如共同完成一项有挑战的任务。比如,可以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就某个行业热点或管理难题进行“私董会”式的探讨。这种基于共同兴趣和智力激荡建立的友谊,远比泛泛之交来得坚固和长久。长江商学院强大的校友网络遍布全球,毕业不是结束,而是融入一个更广阔精英平台的开始。善用这个平台,你的“同学”将成为你一生的“同道”。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不同学习方式带来的巨大差异,我们可以参考下表:

方面 消极学习者 (“读了个寂寞”) 积极学习者 (价值最大化)
学习目标 目标模糊,为了文凭或单纯跟风,缺乏内在驱动力。 目标清晰具体,致力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或实现职业转型。
课堂参与 被动听讲,很少发言,将课堂视为单向信息接收。 课前充分预习,课堂积极辩论,将理论与自身实践紧密结合。
同学互动 局限于完成小组作业,社交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主动组织深度交流,建立基于信任和价值共鸣的真诚友谊
资源利用 仅仅利用了课堂和教材等有限资源。 充分利用教授、同学、校友、讲座等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源
毕业之后 与学校和同学的联系迅速减弱,EMBA经历成为一段回忆。 积极参与校友会活动,将EMBA圈子视为终身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四、终身成长:视毕业为起点

EMBA学习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毕业证书本身,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的思维方式、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构建的认知框架。如果认为拿到证书就万事大吉,那么学习的价值也就戛然而止。必须将毕业视为终身成长的全新起点。

两年的系统学习,会让你养成一种“结构化思考”的习惯。面对任何复杂的商业问题,你都能不自觉地从战略、营销、财务、人力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不是仅仅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直觉。这种思维上的跃迁,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毕业后,要刻意在工作和生活中延续和强化这种思维习惯,让它内化为你的本能。同时,保持阅读和学习的习惯,持续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利用校友网络和学校提供的继续教育资源,确保自己的知识体系永不落伍。

更重要的是,要将EMBA期间建立的“成长型心态”带入未来的每一天。在与众多优秀者同行的过程中,你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从而变得更加谦逊和开放。你会习惯于走出舒适区,勇于接受挑战和拥抱不确定性。这种心态,将帮助你从容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的一切风浪。EMBA的价值,不在于它为你提供了一次性的答案,而在于它为你安装了一套持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操作系统”,这才是其价值最大化的终极体现。

总结:你的EMBA,你来定义

归根结底,EMBA的价值并非由学校单方面赋予,而是由每一位学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智慧去共同创造和定义的。它是一面镜子,你以怎样的心态和行动去面对它,它就会回馈你怎样的价值。要想避免“读了个寂寞”,就需要从入学前就明确目标、做好规划;在学习中主动参与、深度思考;在交往中真诚付出、建立链接;在毕业后持续学习、终身成长

这段旅程,更像是一场自我重塑的修行。它要求你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走出安逸的个人空间,以一种更加开放、积极和谦逊的姿态,去迎接知识的洗礼和思想的碰撞。当两年后你合上书本,走出校门,你带走的将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锐、内心更丰盈的领导者。而这,正是EMBA学习所能带来的、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最大价值。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