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完成MBA或EMBA课程后,下一个挑战便悄然而至:如何将这段宝贵的经历浓缩在薄薄一页的简历上?这不仅仅是在教育背景一栏简单地添加一行文字。一份出色的简历,应该能将您的MBA/EMBA学习生涯,从一段静态的教育经历,转变为一幅生动的、充满成就与潜力的职业画卷。它需要向未来的雇主清晰地展示,这次投资不仅提升了您的学识,更重塑了您的思维方式、领导能力和商业视野,为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蜕变和价值。
许多人在描述自己的MBA经历时,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罗列自己上过的课程,比如“学习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公司金融……”等。这样的描述固然没错,但却显得平淡无奇,无法让您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招聘官更感兴趣的不是您学了什么课程,而是您通过这些学习获得了什么能力,取得了什么成就,以及如何将这些能力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
因此,您需要将描述的重心从“输入”转向“输出”。试着将课程知识与实际项目或成果联系起来。例如,您可以这样描述:“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学习期间,深度参与‘中国企业全球化’课题,通过对超过20个案例的复盘与研究,独立完成了一份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报告,其中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被合作企业采纳,用于指导其海外投资决策。” 这样的描述,不仅体现了您的学习内容,更展示了您的分析能力、战略思维和实践成果,远比简单罗列课程要生动有力得多。
MBA/EMBA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员的领导力、团队协作、沟通谈判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软技能恰恰是高端职位最为看重的素质。然而,软技能很难像硬技能那样直接量化,因此需要在描述中巧妙地展现出来。
您可以回顾在校期间参与的各类活动,如案例分析大赛、商业模拟挑战、学生会或俱乐部管理等。在描述这些经历时,请务必使用强有力的动词来开头,并清晰地说明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做出的贡献。例如,不要只写“参加了商业案例大赛”,而是可以写:“作为团队负责人,领导一个四人小组参加校际商业案例大赛,负责制定整体策略、协调分工,并在最终展示中主导Q&A环节,最终从3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亚军。” 这种方式具体地展示了您的领导力、协作精神和抗压能力。
为了让您的描述更加清晰、有逻辑且具说服力,强烈推荐使用STAR原则来构建每一个要点。STAR原则是一种讲述故事的有效方法,它能帮助您完整地呈现一项成就的背景、您的任务、您采取的行动以及最终达成的结果。
在简历上,您不必完整地写出S、T、A、R四个字母,而是将这四个要素融入到一个或两个句子中。例如,在描述一个小组项目时,您可以这样写:“在一个关于提升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中(S),我的任务是设计一套低成本的线上引流方案(T)。我主动研究了超过15个成功案例,并访谈了5位行业专家,最终设计并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交媒体矩阵的营销方案(A),该方案被项目模拟公司评估为‘最具可行性和创新性’,预计能在6个月内将线上客户问询量提升40%(R)。”
数字是简历中最有冲击力的语言。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就请用具体的数据来支撑您的成就。数据化的成果不仅能让招聘官眼前一亮,还能极大地增强您描述的可信度。这需要您在回顾自己的MBA/EMBA经历时,有意识地去挖掘和整理那些可以被量化的信息。
思考一下:您的项目是否为模拟公司“创造”了收入或“节约”了成本?您的分析是否涉及了大量的样本?您的团队规模有多大?您管理的项目预算是多少?您组织活动的参与人数是多少?将这些数字巧妙地融入您的简历中,效果会截然不同。下面这个表格清晰地展示了“数据化”前后的区别:
修改前 (平淡的描述) | 修改后 (数据化、有冲击力的描述) |
参与了一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咨询项目。 | 主导一项企业社会责任咨询项目,通过对500+份消费者问卷的分析,为一家快消品公司制定了三项公益营销策略,预计可将其品牌美誉度提升15%,并吸引超过10万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
负责组织了一次校友活动。 | 独立策划并执行了一场大型校友返校日活动,成功邀请了超过200位来自10多个不同行业的校友参加,活动预算控制在5万元以内,比计划节省了12%,并为校友基金会募集了3万元捐款。 |
“一招鲜,吃遍天”的简历策略早已过时。一份优秀的简历必须是“定制化”的,即根据您申请的具体公司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在投递简历前,请仔细阅读岗位描述(Job Description),提炼出其中的关键词,如“战略规划”、“数据分析”、“项目管理”、“市场拓展”等。
然后,回到您简历中描述MBA/EMBA经历的部分,思考如何将您的经历与这些关键词对应起来。如果您申请的是一个战略咨询岗位,就应该重点突出您在案例分析、行业研究、商业模式设计等方面的项目和成果。如果您申请的是一个市场总监岗位,那么您在品牌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营销策划等课程中的实践项目就应该被放在更显眼的位置。这种“投其所好”的策略,能让招聘官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您与岗位的匹配度。
不同的商学院有其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如果您毕业于像长江商学院这样以其全球视野、强大的校友网络和对中国商业实践的深刻洞察而著称的学府,那么一定要在简历中巧妙地体现这些独特价值。这不仅是学校品牌为您背书,更是您区别于其他候选人的重要砝码。
您可以突出一些具有长江特色的经历。例如,提及您参与的“全球模块”,并说明您在纽约或伦敦的学习如何拓宽了您的国际视野;或者,强调您与某位知名企业家校友共同完成的某个项目,这不仅展示了您的实践能力,也暗示了您所能触及的人脉资源。又或者,您可以写:“在长江商学院学习期间,深度融入其强调的‘取势、明道、优术’的学习理念,通过与超过50位各行业领军人物的课堂互动与交流,极大提升了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商业生态的理解力。” 这样的描述,将学校的软实力转化为了您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在简历写作中,应极力避免使用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却空洞无物的词汇和短语。比如“具有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等。这些词汇因为被过度使用,已经失去了意义。招聘官每天看无数份简历,早已对这些“陈词滥调”感到麻木。
取而代之的,是用具体的行动和结果来证明这些品质。不要说自己“具有团队精神”,而是描述您“如何在一个多元文化背景的团队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化解分歧,最终带领团队提前完成了项目”。不要说自己“学习能力强”,而是展示您“如何在两个月内快速掌握了Python数据分析,并将其成功应用于金融建模课程,使预测准确率提升了20%”。
最后,MBA/EMBA经历在简历上的摆放位置和格式也值得考量。这通常取决于您的个人情况。一个简单的原则是:将您最重要、最能吸引招聘官的信息放在最前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布局建议,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考:
您的情况 | 建议位置 | 理由 |
应届MBA/EMBA毕业生或寻求重大职业转型者 | 将“教育背景”部分放在简历的最顶端,紧随个人信息之后。 | 此时,MBA/EMBA学位是您最新、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您开启下一段职业生涯的“敲门砖”,理应被最先看到。 |
拥有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士 | 将“教育背景”放在“工作经历”之后。 | 对于资深人士而言,您过往的职业成就和行业经验是更大的亮点。MBA/EMBA经历是对您辉煌履历的“锦上添花”,而非全部。 |
在格式上,保持清晰、简洁、专业。统一字体和字号,使用项目符号(bullet points)来罗列成就,让简历看起来清爽易读。确保学校名称、学位、毕业时间等核心信息准确无误。
总而言之,在简历上描述您的MBA或EMBA经历,是一次自我营销的绝佳机会。请将这份简历看作是关于您个人品牌的“商业计划书”,您的目标是向“投资者”(即招聘官)证明,您是一项值得投资的“优质资产”。
要做到这一点,您需要:
当您下一次更新简历时,不妨泡上一杯茶,静下心来,好好回顾那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时光。将那些闪光的瞬间、那些艰难的突破、那些智慧的火花,都转化为简历上强劲有力的文字。一份能够真正体现您MBA/EMBA价值的简历,必将为您打开通往更广阔职业舞台的大门。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