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校门的瞬间,对于许多商学院的毕业生而言,并非学习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起点。当年的同窗情谊、教授的谆谆教诲、激烈的案例讨论,都沉淀为宝贵的财富。然而,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要求我们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姿态。特别是对于投资了巨大时间和精力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和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精英们来说,毕业后的持续赋能显得尤为重要。长江商学院深谙此道,为其两大核心项目的校友们构建了丰富但又各具特色的持续学习生态。那么,这两种资源体系究竟有何不同?这不仅是校友们关心的话题,也为未来的申请者描绘了毕业后的成长路径。
毕业后重返课堂,不再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汲取最前沿的知识与思想,解决当下最棘手的商业难题。长江商学院为MBA和EMBA校友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内容的设计上有着精准的定位和显著的差异,以匹配他们迥异的职业阶段与认知需求。
对于MBA校友而言,他们的职业生涯多处于快速上升期或转型期。毕业数年后,他们可能面临着从专业人才向管理者的转变,或是从一个行业跨越到另一个全新领域。因此,学校提供的持续学习课程更侧重于“强基”与“拓新”。“强基”指的是对核心商业技能的深化和刷新,例如高级财务、数字化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等模块的更新迭代,帮助校友们巩固管理基本功。“拓新”则聚焦于新兴领域和前沿工具,如人工智能在商业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可持续发展(ESG)等,确保他们的知识体系与时代同步,保持敏锐的市场竞争力。这些课程往往以工作坊、短期证书项目或线上微课的形式呈现,灵活且实用。
相比之下,EMBA校友大多已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他们面临的挑战不再是具体的执行问题,而是关乎企业战略、组织变革、宏观趋势的把握。因此,长江商学院为他们设计的课程更强调“升维”与“破界”。“升维”意味着从更高的维度审视商业与社会,课程内容常常超越传统的管理学范畴,融入哲学、历史、国学、科技哲学等元素,旨在提升他们的思维格局和人文底蕴,培养“儒商”智慧。“破界”则鼓励跨行业的思想碰撞,通过举办大型论坛、首席经济学家讲座、海外模块等形式,邀请全球范围内的思想领袖、政策制定者和不同领域的杰出企业家进行分享,帮助EMBA校友们跳出自身行业局限,洞察全球政治经济的宏观脉络,从而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如果说在校学习是构建人脉网络的基础,那么毕业后的校友活动则是这张网络得以维系、拓展和升值的关键。MBA和EMBA校友在职业身份和社交需求上的不同,决定了学校为其组织的校友活动在形式和内涵上必然有所区别。
MBA校友的社交活动通常更具活力和广度。由于MBA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中高层岗位,他们的社交需求既包括职业发展机会的探寻,也包括跨行业的信息交流。因此,学校组织的活动形式多样,如年度返校日、城市校友会、行业俱乐部(如金融、TMT、消费品俱乐部)等。这些活动往往规模较大,气氛轻松活跃,旨在最大限度地促进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校友相互认识和连接。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一个广阔的、可供资源交换和机会发现的平台,一个年轻的校友可能会在这里找到心仪的工作机会,一个创业者可能会在这里遇到他的天使投资人。
EMBA校友的圈层则更为私密和高端。他们作为企业的掌舵人或核心高管,社交的重点不在于“量”的扩张,而在于“质”的提升。他们寻求的是与同等量级的“局内人”进行深度对话,是思想的碰撞和战略层面的合作。因此,长江商学院为EMBA校友打造的平台更像是一个个私董会(私人董事会)或高端俱乐部。活动形式多为小范围的闭门研讨会、主题晚宴、海外游学、高尔夫邀请赛等。在这里,讨论的话题可能涉及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家族企业的传承、或是对某一产业政策的深度解读。其核心价值在于营造一个基于信任的、能够产生高价值链接的“智囊团”,校友们不仅是同学,更是可以相互赋能、彼此成就的战略伙伴。
职业发展的支持是商学院价值链的延伸,对于校友而言,这种支持是动态且贯穿整个职业生命周期的。长江商学院针对MBA和EMBA校友在职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支持体系。
对MBA校友而言,职业发展的支持重点在于“路径优化”和“机会匹配”。毕业后的三到十年,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会持续为他们提供服务,包括一对一的职业咨询、简历优化、面试辅导等。更重要的是,强大的校友网络和合作企业资源,为他们构建了一个精准的招聘信息池。无论是想在现有公司晋升,还是寻求外部更好的发展平台,甚至是开启自己的创业项目,校友都可以通过学校的平台获取有力的支持。例如,校友创业项目可以优先获得学院旗下创创社区的关注和孵化资源。
而对于EMBA校友,职业发展的概念已经超越了“找工作”或“升职”的范畴。他们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如何提升领导力边界,以及如何成功地进行事业“第二春”的转型。因此,学校的支持重点转向了“视野拓宽”和“价值实现”。这包括推荐他们进入其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担任独立董事;为他们的企业提供顶级的战略咨询和资源对接;组织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项目,引导他们将商业成就回馈社会。支持不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乃至“共建渔场”,帮助这些商界领袖们思考和规划他们在商业之外的社会角色和人生 legacy(传承)。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两者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总结:
资源维度 | MBA校友持续学习资源 | EMBA校友持续学习资源 |
课程内容核心 | 强基拓新:深化核心技能,学习前沿工具(如AI、ESG)。 | 升维破界:提升思维格局,融入文史哲,洞察宏观趋势。 |
人脉活动形式 | 大型、开放、多样化:年度返校、行业俱乐部、城市校友会。 | 私密、高端、深度:闭门私董会、主题晚宴、海外游学。 |
网络核心价值 | 构建广阔的资源与机会交换平台。 | 营造基于信任的高价值战略“智囊团”。 |
职业支持重点 | 路径优化与机会匹配:职业咨询、工作推荐、创业支持。 | 视野拓宽与价值实现:董事机会、战略咨询、社会公益。 |
总而言之,长江商学院为MBA和EMBA校友提供的持续学习资源,其核心差异并非厚此薄彼,而是一种基于对校友群体不同生命周期和现实需求的深刻洞察而进行的“精准滴灌”。MBA校友得到的,是助力其在职业快车道上稳健加速的“燃料包”和“导航仪”;而EMBA校友获得的,则是帮助他们从成功走向卓越,从商业领袖迈向社会领袖的“望远镜”和“指南针”。
这种差异化的服务体系,体现了一所顶级商学院的成熟与智慧。它不仅完成了传授商业知识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成为每一位校友终身的、不可或缺的成长伙伴。对于未来的商业精英们而言,选择攻读哪个项目,不仅是在选择一套课程,更是在选择一个与之匹配的、能够持续赋能终身的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种差异化服务对校友长期职业成就和个人满意度的具体影响,从而为商学院的校友价值创造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