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观点文章  

李伟——特朗普 VS 美联储:人民币的崛起

文章首发于:《财新网》(2025年10月13日发表)

近日,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的权力博弈骤然升级。

此举被广泛解读为特朗普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将货币政策纳入白宫掌控的关键一步,其背后是特朗普对高利率政策的长期不满。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并非首次。早在2018年首个任期,他就因加息问题与时任主席鲍威尔公开决裂;如今手握更忠诚的白宫团队、更强的国会影响力及保守派主导的最高法院,特朗普挑战美联储独立性的决心与筹码似乎远胜以往。

这场对决将如何改写美国经济规则?美联储独立性是否会因政治干预受损?美元国际地位又将面临何种挑战?

长江商学院李伟教授在最近发表于财新网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特朗普的行为可能动摇美联储反通胀信誉、冲击美元全球地位,但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战略窗口。中国可通过推进资本管制放松与投资者保护,构建发达金融市场,以金融开放助力人民币崛起。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简称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对决最终还是来了。

2025年8月,特朗普公开宣布要罢免美联储的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简称库克)。假如特朗普的行动成功,那么库克将无法参加9月18日的议息会议。好在一家地区法院阻止了特朗普的行动,库克也得以参加9月18日举行的议息会议。

然而,按照特朗普睚眦必报的个性和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行事风格,其很快就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特朗普罢免库克的理由是她在申请房贷的时候存在欺诈行为,但全地球都知道特朗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希望的是通过罢免库克来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让美联储变得更听总统的话。

现在断言库克的前途和美联储能否保持过去那般的独立性还为时过早,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特朗普对美联储的不满是由来已久的了。

早在2018年,也就是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他就因利率问题而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简称鲍威尔)发生过争执,并有意撤掉鲍威尔。

当时特朗普对美联储违背他的意愿加息感到不满,实际上这是很多美国总统都会有的想法,但特朗普试图使用撤换美联储现任官员的方法来达成控制美联储的目的,这是自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在得知特朗普的想法后,当时美联储的领导人私下里准备了一个紧急应对方案——通过起诉特朗普来捍卫美联储的独立性。

当时鲍威尔告诉时任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说如果特朗普想撤他的职,他会抗争。好在随着特朗普的下台,鲍威尔和美联储都躲过了一劫。

然而,斗转星移,时隔七年,特朗普再次成为了美国总统。为了反通胀,美联储至今仍将基准利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再次触了总统的霉头。

现在特朗普建立了一个绝对忠于自己的白宫团队,对国会的影响力也显著强于其第一个任期,连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都是保守派占多数,于是他可能觉得在这场对决中,他手中握有更多的牌。

实际上,在2024年11月初,也就是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之后不久,嗅觉灵敏的媒体就开始关注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可能爆发的冲突了。

当时,在被问到如果被要求辞职是否会照办时,鲍威尔只回答了一个字:“不”。当被问到总统是否有权解雇他时,他给出了同样的答案。鲍威尔后来又被追问为何会这样认为,他再次给出了简短的回答:“法律不允许。”这里有两个有趣的点,第一,与绝大多数美联储主席不同,鲍威尔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他是法政专业出身,拥有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士及乔治城大学法律博士学位,曾是一名执业律师,怪不得他在第一时间会想到拿起法律的武器去对抗特朗普;

第二,鲍威尔是一位资深的共和党员。当然,假如他不是共和党的人,特朗普也断然不会提名他出任美联储主席。但从其日后的表现来看,鲍威尔对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有着极强的使命感,甚至不惜和特朗普正面冲突,估计特朗普早就为提名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而懊悔不已了。

自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其已多次公开要求美联储降息了,他甚至给鲍威尔起了一个“太迟先生”(Mr. Too Late)的绰号。

或许是觉得直接向鲍威尔下手胜算不高,特朗普在8月将库克选为了其攻击的目标。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总统只有在有“正当理由”的时候,才可以罢免美联储的官员。

问题在于,什么样的理由才是“正当理由”。法律界的一般看法是“正当理由”主要涉及的罪名是渎职和玩忽职守,像库克目前涉及的房贷欺诈指控到底算不算“正当理由”(我们还不知道这一指控最终能否成立),这恐怕最终只能由最高法院来决定了。

不过可以想象,假如特朗普这次可以成功的将库克赶下台,那么这就等于打开了一扇大门,为白宫控制美联储开了一个头。

事实上,美联储的独立性并非与生俱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联储都处于与白宫持续的博弈中,但这种博弈大多是私下进行的。

例如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简称约翰逊)曾因政策分歧询问是否可以解雇时任美联储主席的威廉·马丁(William Martin,简称马丁)。

他的律师说不行。后来,按照马丁的说法,约翰逊把他叫到他在得克萨斯州的牧场,斥责他加息,说这是卑鄙的行为。不过约翰逊对公众隐瞒了这场争端。在训斥马丁后,约翰逊和马丁坐在门廊上,他在记者面前说:“你的工作是挑起争端,我的工作是防止争端。”

又如,根据总统办公室的录音,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简称尼克松)曾私下向时任美联储主席、他的前顾问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简称伯恩斯)施压,要求他在1972年大选前放松政策,伯恩斯同意了。

美联储真正获得目前这种程度的独立性是1980年代的事情了。这里有个背景,就是美联储在1980年代之前虽然也在积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但就像尼克松施压伯恩斯那样,美联储还是经常会屈服于白宫的政治压力。

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货币政策易放难收,谁在任上都不愿意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哪怕经济处于高通胀中。由于在政治压力下美联储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1970年代美国的通胀一直控制得不好,这严重干扰了美国经济的运行。

1979年,美国从决策层到普通民众终于吃够了通胀的苦,痛定思痛之下准备和高通胀决一死战。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简称卡特)总统任命了著名的反通胀斗士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简称沃尔克)为新一届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作为反通胀鹰派人物,上台后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美国的基准利率一度超过20%。

在美联储的阻击下,通胀这头野兽终于被驯服,到1983年,美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终于降到了3%以内,但取得这一成绩的代价是高昂的,美国当时的失业率一度超过了10%,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不过事后来看,迄今为止,美国再未出现过1970年代那样长时间的高通胀,美联储对此是居功至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免受白宫的政治压力成为了两党的共识,直到特朗普的上台。

这里有一个至今都没有定论的问题,那就是美联储究竟是否应该拥有独立性。支持方认为美联储的独立性是其避免短期政治压力的必要条件,而历史已经证明,屈服于短期政治压力的美联储是控制不好通胀的。

但反对者也有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假如美联储可以独立制定货币政策,那么国防部是否可以决定国防预算?国税局是否可以制定税率?二是美联储的独立性意味着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忽视外界压力。长此以往,美联储会不会成为一个封闭的精英小团体,并最终演变成为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服务的一个集体?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很少有非黑即白的事情,精妙的平衡往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从美国的制度来看,美联储虽然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有独立性,但其也会受到种种约束,例如美联储的理事是由总统任命,并需要获得参议院的批准,而且美联储的官员有义务出席国会的听证会并接受议员们的质询。

不过现在的总统特朗普不按规则出牌,公开采取行动以期削弱甚至是终结美联储的独立性,这是美联储过去所没有遇到的新情况。

关于美联储是否应该独立在学理上有很多争论,但目前市场和学界普遍认为美国经济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而历史已经证明,一个负责任的货币政策需要以美联储享受独立性作为先决条件。

当美联储有着卓越的反通胀信誉时,它的言辞就会有反通胀的效果,例如看到沃尔克,大家估计就会对通胀的回落产生信心了。假如失去了独立性,美联储在反通胀时畏手畏脚,那么市场也不会再相信美联储反通胀的表态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怎么能控制好通胀呢?要是通胀控制不好,美国经济势必会受到严重冲击,届时还会有那么多人信任美元吗?

作为一个拥有国际中心货币的大国,美元的地位对美国至关重要,要是失去这一地位,以后要想找回来就难了。这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封上。

实际上,特朗普也不是不知道美元国际中心货币地位的重要性,但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他更希望美联储可以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未来三年的时间中,美联储所面临的压力恐怕将会越来越大。

一旦特朗普真的控制了美联储,那么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必然会受到冲击,美元地位的下滑也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美元地位的削弱将给人民币等其他货币带来更多的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其中蕴含的意义无论怎么表达都不会高估。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其制成品在全球的占比约为30%,但在金融上中国仍然是一个小国。

人民币要想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的工作现在就可以做起来,至少有两个方向可以努力:

一是逐步放开中国的资本管制,实现自由兑换。这方面的原因很简单,假如没有自由兑换,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为什么要持有你的货币呢?

二是要做好投资者保护的工作,尤其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美元之所以可以成为国际中心货币,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美国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

各国的投资者都可以将手中的美元拿去美国进行投资,购买从国债到股票的各种金融产品。而美国的金融市场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认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市场中的违法成本较高,整体市场环境较好。在这样的市场中,投资者当然愿意参与其中。

这里延展一下,缺乏强监管的金融市场,很可能出现价格操纵和内幕交易频繁的现象,导致投资者望而却步。

要想搞好我们的金融市场,可以考虑实行双轨制,对大投资者实施较为宽松的监管,为金融创新网开一面;对中小投资者进行严格保护,实施强监管。

只有当我们做好了投资者保护的工作时,中外投资者才会愿意更多的参与到中国的金融市场中来,人民币才能真正崛起,中国才能成为一个金融大国。

最后,笔者要说的是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对决既是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也是事关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大事。这场变革对中国来说很可能是一个机遇,但中国最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相关阅读

学院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