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俏江南的俏张蓝 ——访俏江南公司董事长张蓝(EMBA 六期)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8日

川菜给人的感觉是“大众化”,登不上大雅之堂,俏江南以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把川菜馆做成了国际品牌,时尚、休闲和创新,便是俏江南永远的主题。 

张蓝不喜欢用“女强人”来描述自己。在她眼里,“女强人”给人“高处不胜寒”和冷冰冰的感觉。她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为直觉和突发的灵感以及做事情“太专注”。如果还要加上什么,恐怕就是女人的不功利带来的平和心态。她的办公室里零乱地放着一些陶、陶瓷和玻璃的盘子。像一个爱玩“过家家”的小女孩,她喜欢摆弄各色各式餐具,试图创造出最理想的色彩和造型搭配。她用一颗温柔的女人心进行着这项看似轻松却事关重大的日常工作。

背井离乡赚第一桶金

张蓝出身书香门第, 1987年,从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做管理。两年后,去了加拿大。

背井离乡,她靠打黑工挣钱,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伺候过一大家子台湾人,在美容美发店帮工,在餐馆打杂,甚至扛过百斤重的猪肉。那时,赚钱成了她留在国外的唯一理由。张蓝感慨地说:“其中的辛苦常人无法体会”。

1991年,张蓝怀揣2万美元血汗钱回国。半年后,她投资13万元在北京东四开了家川菜馆,叫“阿蓝酒家”。 “民以食为天,这个行业总有机会。”

餐饮行业是“勤”行,身体要勤,头脑也要勤。她一个人跑到四川郫县,带了一帮当地的竹工上山砍竹子,用火车把13米长碗口粗的竹子运到了北京。随后,“阿蓝酒家”就变成了南方的竹楼。她亲手在竹墙上画画做装饰,俨然把开餐馆当作艺术活动。装修和菜品相结合,那是她第一次尝试。

此后9年,她完成了资本积累,在餐饮经营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0年,她创办了俏江南精品川菜餐厅。短短3年时间,在北京陆续开了9家分店,上海的2家分店也都开张。

改良川菜变腐朽为神奇

川菜给人的感觉是“大众化”,登不上大雅之堂,张蓝却想把川菜馆做成国际品牌。为了圆梦,她苦苦寻觅。终于,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系的美籍华裔设计师Jack被介绍到她面前。Jack“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满足了她的心愿。

俏江南的装修充满异国风情,幽雅而韵味深长,非常符合办公室白领的审美情趣。其中点缀着竹林、小桥流水又增添了几许江南水乡风韵。

改良川菜加中西合璧的装修,俏江南红红火火证明了张蓝的直觉和灵感是对的。

同时,张蓝意识到,她的餐厅必须超前,必须在方方面面引领时尚。在上海建立分店时,为了符合大都市人的审美情趣,她选择与世界排名前十位的著名日本设计师山普荣合作。因为他的设计理念更简约,时尚,与俏江南今后的发展标准不谋而合。

俏江南要开到百家店

张蓝认为自己是一个“在不经意中又很经意”的人。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国内国外,大饭店还是小餐馆,她都会习惯性地用心去注意店内的装修,研究各种菜肴。每每当时便灵感突发,创造出一道新的菜式来。选料用的是四川传统原料,但在刀功和码盘上却是欧式要求,体现简约明快的色彩。

“摇滚沙拉”就是张蓝的创新。在法国一家餐厅,服务员在她面前演示做沙拉。虽是一道很简单的菜,却能带给客人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享受。当时,她一闪念,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著名摇滚歌星崔健,何不叫“摇滚沙拉”呢?回国后,她就自己动手配料,做实验。

如今,只要你走进俏江南,随意点上一道“摇滚沙拉”,就会有服务员走到桌边,像玩万花筒般,翻云覆雨般“摇滚”出鲜香甜美的沙拉来。

张蓝总是一头卷曲长发飘飘,说起话来语速极快。她总喜欢说“我觉得”……。让人感受到面前这位漂亮女人,做事比男人还果断干练。

不喜欢回忆过去,虽然她不止一次提到“过去的经历是现在的财富”,但她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更多地表现出超前意识。而靠灵性去管理和经营之绝招,更是旁人无法效仿的品性与作派。

她说:“我的目标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开幕的那一天,‘俏江南’第100家店已开业。

(摘自《新华航空》杂志 2005年11月17日 撰文/王冉)

张蓝简历:

出身书香门第
1987年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
远赴加拿大
1991年回国创业,开张第一家餐馆“阿蓝酒家”
后创办俏江南,如今俏江南已经火遍京沪两地
2005年被长江商学院录取为EMBA第六期学员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