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徐洪舸:夸我是“捧杀”我 ——访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洪舸(EMBA 六期)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8日

徐洪舸是个非常坚持自我和低调的人。在拍摄照片中,他不太愿意配合摄影记者摆出一些让他觉得别扭和陌生的姿势,“我平常不是这个样子的。”他坚持道。29岁时,徐洪舸已经成为万科深圳公司的老总,不到33岁他就全面掌管万科在珠三角的发展。尽管如此,行业之外的人甚少听说过徐洪舸这个人。除了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性媒体,他几乎很少接受人物性质的专访。

深圳万科地产,不同于深圳其他的主流发展商,没有土地资源优势和城市区域的地缘优势,常常需要很辛苦地拿地,以比较密集的资金、以比较大的风险,去启动一个较为冷僻的市场。这也锻造和培育了万科,使我们始终走在一条‘创造市场、创造城市的潜在需求’的开发之路上。

愿做无为而治的领导

沉稳、内敛、不张扬应该是大多数人对徐洪舸的中肯评价。他不爱见报,极少接受访问,原因很简单,几年前他接受过一次访问,结果记者将他“拔得太高了”,让他非常不舒服。“我自己看了都觉得脸红,甚至我的父亲都打电话问我是怎么回事。”徐洪舸淡淡然地说,“我觉得把一个人捧得太高并不是件好事,甚至是害了这个人,不是有个词叫‘捧杀’嘛。”

“我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只是一个人,没有三头六臂,我所能做到的事都是因为我身处在这个团队之中。可以这么说,我如果离开万科这个团队,很大可能是做不到同样的事。”

徐洪舸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喜爱阅读,尤其喜欢读历史类、传记类、游记类的书。近段时间他看了本《胡适传》,“看完之后特别有感触,胡适在那个时候就告诉蒋介石要以下属的智慧为智慧,要相信下属的能力。我觉得这种治理国家的道理,和今天我来经营一个公司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徐洪舸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能力太强,其实是个灾难,“他会事事过问,事事关心,但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到最后这个公司的发展反倒会受到阻碍。”

崇拜埃及古文明

这个深圳万科的一把手,用六个字形容自己的居住观:安全、自然、轻松。他认为居住的终极目标,是归宿感。仅仅只是钢筋混凝土的盒子,只能提供栖息的场所,是没有办法给与归宿感的。归宿感来源于人性的软空间,包含内空间和外空间。

对于住宅徐洪舸个人喜欢离市区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的地方,有好的外部环境,有好的社区环境,有一个很安全、很放松、很个人的空间。

谈话中情绪甚少有起伏的徐洪舸说起埃及时候,有些激动。他用“疯狂喜欢”这四个字来表达他对埃及的热爱。作为心中的“圣地”,埃及他已经去过两次了,第三次旅行已经在计划中。“在埃及之前我喜欢罗马,后来发现埃及的历史更加丰厚,更耐人寻味,我就迷恋上埃及的历史和文明了。我特别想知道人的起源,这个是与生而来的。”

徐洪舸的爱好多半与历史有关系。他说自己特别喜欢看电影,《魔戒》第一部看了有六七遍之多。“我更喜欢国外的电影,比如《教父》、《辛德勒名单》,通过这部电影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时间,有厚度也有深度。中国的历史也非常厚重,却不知道为什么拍不出这样的好电影。”

人物话本

坚决不同意“房子是为有钱人准备的”的说法

深圳杂志:万科是中国房地产的金字招牌,你觉得万科有别于其他房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徐洪舸:万科一直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和宗旨,用心尊重投资者、尊重客户、尊重员工。我们要求自己,以客户为本,了解客户,研究客户,跟客户一起成长,努力去实现乃至超越客户的梦想和心理预期。以研究客户为前提来研究产品,才能做到不仅市场,并且创造市场,还要超越、领导市场。万科的建筑研究中心,就是这样的市场前瞻机构;为扩张和保持竞争力,做充足的准备。简而言之,以“人本”为出发点,从尊重客户开始,去持续超越市场现状,持续创造超越客户心理预期的产品。这或许就是万科有别于其他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力所在。

深圳杂志:现在有种说法是认为房价高涨不是错,房子本是为有钱人准备的,普通人的居住应该由政府来解决,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房地产发展商应该承担什么道义吗,或是只要赚钱就可以了?

徐洪舸:万科坚决不同意“房子是为有钱人准备的”这种说法。万科一直强调自己作为“企业公民”的形象,我们认为企业在经营之外,要有社会责任感。早在开发四季花城的时候,我们就提出过“让更多的人,花更少的钱,住更好的房子!”的理念,这个口号是当时开发四季花城的某种宗旨,也是万科一直秉持的理念。万科开发有品质的城市住宅,在产品系列的定位上,也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只是产品档次、结构和形式不同,产品品质是相同的。万科对所有消费者都一视同仁。

深圳杂志: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这个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一直被社会高度关注。这个行业盛产富人,对社会资源有很强的占有力。有人认为这是暴利行业,使社会贫富分化得更明显。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洪舸:这些年,整个社会都在说房地产行业是暴利行业。实际上,房地产行业的盈利能力,比起有些行业,差远了,比如汽车行业、石油行业。房地产行业是全行业竞争,不是如同上述行业进行垄断经营。这种全行业竞争的状态,使其市场化强,比较引人注目和众说纷纭。

固然,房地产行业中,有少部分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的发展商,有这样那样的不规范的行为;而随着行业的日益规范化发展,绝大多数发展商,都是在努力凭借对专业化的追求、对产品的创新和精益求精来赚取合理利润。房地产行业的确造就了很多富人,尤其那些用非正常手段盈利的富人,更容易导致行业的被评说。随着行业规范化的加强,相信利润会越来越合理化。万科一直强调25%的“阳光利润”。

深圳杂志:你认为这一两年来政府对于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对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洪舸:宏观调控出现的房地产行业波动,是阵痛;从长期来看,对行业发展是有益的。行业发展将会更加规范和健康。房地产行业目前有土地溢价和产品溢价盈利模式,万科是很典型的产品溢价盈利模式。宏观调控,使土地溢价的盈利模式中用非正常方式获取低价土地谋取暴利的现象得到遏制。所以,从长远来看,宏观调控政策是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助益的。

摘自2005-10-09《南方都市报》撰文:张雨丝

徐洪舸简历

深圳万科地产董事长兼总经理
1971年,出生于贵州省黄平市
199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
1994年,进入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2000年,任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2001年,任命为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5年,被长江商学院录取为EMBA第六期学员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