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从0到1 | EMBA25期、文创首期 · R2Games 贾瑞德 :游戏是世界语言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访谈:自媒体人 小刀崔

讲述:从0到1,第一位把中国游戏卖到海外的美国小伙——长江EMBA25期学员,R2Games公司CEO贾瑞德

 
 

 

贾瑞德(Jared Psigoda),25期、文创班,美国俄亥俄州犹太人,出生于1986年,R2Games创始人、CEO。长江商学院EMBA文创首期学员。R2Games主营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的海外发行和运营,是圈内极具人气的中国游戏的海外代理商,2014收益超过1亿美元,所代理的游戏《魔神战纪》、《神曲》、《女神联盟》、《大闹天宫》都是业内标杆。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总部在深圳,并在上海、香港、韩国首尔、美国旧金山设立分公司,发行语种包括英法德西葡土俄阿。GMGC2015—第四届全球移动游戏大会于4月23—25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前夕,小刀崔对话 R2Games CEO 贾瑞德先生。

 


 

问:2014年,Google在欧美地域的搜索关键词排名第一的是虐心游戏Flappy Bird,同时,治愈系的《纪念碑谷》入选 App Store的年度精选游戏,你怎么看这两款风格不同的游戏?

 

贾瑞德手游市场有时候是看不懂的,说不定会流行什么。Flappy Bird算一款成功的产品,玩家甚多,在免费游戏榜上排到第一,我也没有想到FlappyBird会这么火,应该是它抓住了人性的某些东西,玩的过程中一直打一直打,让人焦躁,非常烦,把人的愤怒情绪挑逗起来,停不下来。我欣赏清新范的游戏《纪念碑谷》,画面很美,创意很赞,有艺术感,需要人动脑筋。这款游戏节奏缓慢,适合人安静下来慢慢闯关,如果是节奏太快,玩上一小时就闯关结束了,这就是《纪念碑谷》的游戏粘性。

 

问:把游戏当作工作,会不会损害过去做一个玩家的单纯快感?我最近在玩IOS版的《致命框架》,这是一款杀手的闯关游戏,你呢?

 

贾瑞德:那肯定有,不只一点点。我现在什么都玩,国内国外排名靠前的游戏都会关注,这是我的工作。我过去是重度玩家,一天十几个小时在通关,这么多年累积在游戏上投入的时间也有几万个小时吧。现在有些游戏收钱能力很强,但感觉没有那么好玩。我认为,游戏市场分两块,一方面是Art,艺术审美领域的;一方面是Business,纯商业范畴的。在艺术领域的游戏现在也蛮多,有赚钱的,也有不赚钱的。

 

《纪念碑谷》的口碑很高,可是套现不多。《致命框架》在海外也很牛X,但比不上国内游戏赚钱。现在手游是趋势,玩法趋向碎片化。优秀的手游,核心玩法要好,但是不能太单纯,要兼顾创意与艺术性。现在有太多千人一面的游戏了。每个人喜欢做的东西都不一样。海外的资深玩家还是嗜好主机游戏,那样玩法那种体验才过瘾,玩个十几小时就通了,花六十美金不心疼,物有所值,要知道这些游戏都是几千万美金砸出来的。在艺术与商业同时成功的是《刀塔传奇》,创下去年的手游人气神话。《刀塔传奇》是一款好游戏,它的核心玩法很丰富,突出掌控感和参与感、换来玩家的成就感。这款游戏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公司所有的人都在玩,嘿!觉得很赞。《刀塔传奇》的走红也鼓舞了许多投资人,觉得手游市场是可以搞一搞的。

 

问:你谈到游戏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好玩”,好玩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贾瑞德:没有具体标准,就是一种感觉,而且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女生喜欢益智的,休闲的,清新的,重度速度刺激的游戏,一般是没有主机和电脑的玩家喜欢。我的口味在两者之间吧。这和看电影的口味类似,有的人觉得科幻不是Ta的菜,但有的人偏偏是科幻控。什么是好,或者不好,大众喜欢的就是好,市场认可的就是好。

 

问:在安卓手机上玩游戏,一些厂商以搜集玩家的隐私来维持免费下载,现在国内的玩家也倾向于在IOS上下载收费正版游戏,这意味着中国的玩家素质提高了吗?

 

贾瑞德:不算。游戏无论安卓还是IOS,游戏的分发渠道一般都是正版发行。现在所说的免费游戏绝大多数是免费的。手游的盗版指的是别人偷到代码去发,这个在国内不太好搞。手游以免费为多,收费的寥寥,在海外的比例也少。

 

问:中国的玩家,与日韩或欧美的玩家相比,有什么区别?

 

贾瑞德:每个市场都不一样,中国偏重度一点,喜欢自动机械一点的;韩国喜欢画面很炫那种,注重视觉体验,日本市场国外公司很难打进去,他们的玩法很有地域性。我觉得一款好的游戏,应该是超越国界受所有玩家喜欢的,对于新手与高手的界定,应该从智慧、技巧上分,不应该是谁花的钱多谁就是高手。

 

问:怎么看待“游戏力”这个概念?游戏在未来是一种生活方式吗?

 

贾瑞德:八十年代,即使在美国,玩游戏是被嘲笑的,其他小伙伴会问:你怎么不打球啊?下课后,别的小伙伴在打球,而你却宅在家里玩游戏,这是不合群的表现。这种行为是被人笑的,被别人欺负的。但是,手游流行以后,世界就变了,现在所有人都要玩,现在的95后、00后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不知道没有智能机的时代。以后,不存在不玩游戏的小孩子,全部都会玩,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就知道怎么在iPad上玩游戏,游戏是一种世界语言。

 

问:微信最近也在游戏上找钱……

 

贾瑞德:我刚刚看到一个游戏排行榜,前二十名有十多名都是腾讯的。微信5.O版本的打飞机游戏做到了极简,只是比分数,几亿人在玩。后来做的也有重度的,比如《三国之刃》,用户超过一个亿,粘性很大。所以说在中国做游戏,竞争很激烈,小公司和巨头在一个赛道上跑。腾讯太强了,用户在谁的手里谁是老大。我们作为一个游戏发行商,其中一大块支出就是打广告买用户,而微信根本就不需要。微信的游戏现在大部分偏中重度,只是会带点社交因素。

 

问:国产游戏的设计范儿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在哪里?

 

贾瑞德:差距还是有点大,主要体现在视觉与剧情上。国内的设计师可能偏写意点,有想象力是好,但是不能滥。中国的美术师功力很深,基本功扎实,但在创意上还欠缺一些火候。

 

问:海外热卖的国产游戏,有共同点吗?

 

贾瑞德:共同点是对玩家心理的把握,玩了还想玩,花钱觉得值。我觉得中国人研发游戏更渴望赚钱。海外做这个东西,喜欢这个东西,爱这个东西,就设计出来。在做开发游戏之前,他不会想我需要一辆保时捷啊一个法拉利啊,或者想要一个大别墅啊,只是喜欢就去做。中国人做游戏功利心很强,就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中国的游戏策划与海外的不同,海外的强调这个玩法有多嗨,但中国的游戏策划会对你说,这个可以赚多少钱。

 

问:简单粗暴啊。

 

贾瑞德:其实也不简单,但是比较粗暴。(笑)功利心不是说不好,有功利心才会刺激创新。中国目前有一万多个独立公司在做手游,海外没有那么多人想去创业,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在大公司打工。我的运气还算比较好,把游戏爱好做成了事业。

 

问:游戏的趋势怎么看?

 

贾瑞德:趋势就是变化。唯一的趋势就是一直在变。昨天这类游戏还没有,今天出来就成爆款。就像Flappy Bird,没想到这种超虐心游戏可以冲到第一。我们算是懂游戏市场的,但也经常看不懂。其实,Flappy Bird上线后沉寂了几个月,引爆点是,有位大V在YouTube上传了一段视频,引发热评,成为一种风潮。有了Flappy Bird的走红,一百多种效仿的游戏火速上线,马上这种类型的游戏就滥了。

 

问:会注意一些小众的游戏吗?

 

贾瑞德:大众游戏重点看,但也要寻找黑马。黑马型的游戏有成爆款的可能,分成也高,我们的注意点不要太过聚焦,都要会看。最好是在研发前期与研发团队去谈,对方刚刚有这个想法,最初起步的时候,了解他们的想法。

 

问:你是资深玩家,是不是觉得好游戏可遇不可求?

 

贾瑞德:也不是,整体来说,游戏产出的分母越来越大,好游戏的比例越来越低。之前,做一个端游成本很高,没有几千万就玩不起,可是现在,只有有一台电脑,就有可能开发一款价值几十亿美金的游戏。产出多了,自然感到比例少了。

 

问:弹幕在游戏世界里流行吗?

 

贾瑞德:我感觉不会。在App Store里有评论系统,游戏也设有聊天室。游戏和电影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娱乐的,但游戏更需要玩家的专注力,即时滚动的弹幕会分散注意力。仅对我来说,我也不喜欢电影出现弹幕,电影是艺术,我需要沉浸欣赏,但可能有人会说我老了,但我觉得电影出现弹幕很烦,破坏审美体验。但是,碎片化确实是互联网的趋势,聚精会神做事情在移动时代越来越难。过去,没有互联网,人的创作与思考,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而现在微信一响,你就忍不住去看。这是很不好的,你怎么可以一心两用呢?况且是一心多用。有个实验调查,你在思考的时候,低头查看一条微信,这份注意力要15分钟之后才后找回来。可是,15分钟还没到,你手机又响了。所以,在移动时代,人的思维会遇到很大的干扰,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你需要适应这个碎片化的时代。

 

问:你已经过了一个很疯狂玩游戏的年龄,现在会克制一下吗?怎么看今天中国的互联网浪潮?

 

贾瑞德:我以前不会,现在呢,时间不多,早上七点到公司,晚上八九点才回,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在家,也要陪伴家人。我十几年前刚到长沙,在网吧里玩CS,当时的玩家很少,现在随处可以看到大家在联网打游戏。现在中国是世界互联网的一个热点,阿里公司成了国际化公司,但小米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国际化才刚刚开始。我也在关注陌陌里的游戏。

 

转自《百度百家》 作者:小刀崔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