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长江长 | 27期曾花:如何与时间做朋友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4日

 

「长江长」作为长江商学院EMBA出品的访谈栏目,对话各界前沿人物,讲述Ta们的精彩人生。>> 本期人物:长江EMBA27期 · 思凯乐户外品牌创始人,曾花。

 

在采访中,没有征兆地,曾花捕捉到我的眼神,她问我:“你哭过吗?一个人的时候。”

 

那一刻,我犹豫一下,这牵扯到男人的自尊,不过,我还是努力地点点头,承认自己的脆弱,对每一个来说,都不那么轻松。

 

曾花目光直视地说:"你不觉得哭是一个人的时候最好吗?有的女生动辄就哭,有娇嗔,也是任性,是因为还不够坚韧。创业的女人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我十几年几乎没有在父母面前老公面前哭过,泪水是留给自己的礼物。"

 

很少有女性这么理性谈到哭泣,流泪不见得是因为伤心,而是与时间与自我的和解,是一种压力和情感的释放,是一种自我情绪的梳理与安顿,有时也是怀旧,是自己对自己劝慰和关怀。这样的泪水挥洒,与身心灵有关,自然不足外人道。

 

 

感受户外的良辰
 

对面是穿着运动紧身装干练利索的曾花,她是湖南人,儿时,曾花是班里第一个学会骑自行车的女生,那是爸爸的二八自行车,还带有三脚架。这是童年记忆深刻的片段。及长,她入职西门子UPS北京代表处,年年是销冠。2003年创立户外品牌思凯乐,CCTV《赢在中国》第三赛季亚军获得者,徒步尼泊尔,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与玉珠峰两座雪峰。

 

我在尝试在脑子画一个轮廓:一个人坚韧的户外品牌创始人,默默向隅流泪,无人知晓,只能从背后看到肩膀轻微的抖动。原来,流泪和弱者不搭,偶尔落泪也是诚实面对自己。

 

后来,我在整理采访录音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通过软件的测量,曾花的语速与语调,从头到尾,少有起伏,即使在谈及落泪那段,也是平缓的。

 

曾花的情绪的掌控力很强。我问她,在碎片化的时代怎么管理时间?

 

她赞了这个问题,但管理两个字还不精准,或许管理有刻意着相的意思。

 

这个时间,不是狭义的个人时间,时间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大时间观是指一个人一个品牌一个商业品类所处时代的坐标位置。曾花的时间管理学可以归结八个字:感知、专注、有序、共振。

 

洞察时间的秘密,首在感知商业大潮与流行文化的趋势。前不久,长江商学院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儒商研讨会,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教授来华演讲,提到当代企业家的精神继承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传统。这里的“知”不仅仅是知道与知识,而是感知与体验。

 

“你发现了吗,现在大腹便便的老板少了?大家都爱说,你控制不了自己的体重,怎么管理自己的人生?”曾花说:移动时代,运动越来越社交化,约上三五个朋友,大家在一起跑步的过程中加深友谊,有更多的话题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线上,大家乐意在社交网络上打造一个阳光上进的个人形象,愿做健康与时尚的传播者,在运动为美瘦子当道的场景下,越来越的人参与跑步健身的队伍中。跑步门槛低,人人天生就会跑,但跑步又是一个孤独的旅程,身处社交网络,可以祛除这种孤单感,每个正能量的答复都是激励。

 

感知户外,就要践行。“我刚刚开始跑的时候,配速是6分多,那时我觉得很轻松很舒服,但是跑着跑着我就会觉得,我怎么能够让自己一直保持在一个那么舒服的状态呢?我的企业不能这样,我也不能这样,不是我们认为的舒服的状态就是最好的。于是我又加快了步伐,速度提到了5分多。这样循序渐进,速度自然也会跟上来”。

 

爱上运动也会上瘾。曾花带动了许多朋友爱上了户外和运动,在大自然中卸下所有的掩饰,交真诚的朋友,与内在的自我对话。 “花花世界”,是曾花亲率户外团队的名字,她带领大家穿越库布齐沙漠,自驾老掌沟,畅游最美原乡。“在闲暇的日子,收拾简单的行囊和心情和我一起上路,走一走那最美的原乡,踏一踏那无人的沙漠,嗅一嗅那在凛冬倔强开放的小花,看一看在茅草屋判低头啃草的牧羊,和亲们一起阅尽好山好水”。

 

有次,曾花参加百公里夜行军,晚上八点出发,次日八点抵达。前半段呼朋唤友人语喧哗,到了后半夜,队伍拉开,夜阑静寂,脚步声声声入耳,在极安静极疲惫的状态下,但又不能停下休息,脑子就开始活跃思考,“繁忙的都市,其实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审视内心,自己开始与自己对话,企业的、工作的、生活的各方面,思绪慢慢沉淀下来,平时理不清的,在跑步的过程一下子想通了”。

 

在出行高效率的当下,远足已是都市人荒芜的功课。不曾暴走,不曾长时间地穿越山野,就无法懂得生命中固有的黏稠、厚重与深邃。这也是曾花钟情于户外的原因。

 

早年,曾花攀登过乞力马扎罗雪山。登山家常常用一句浪漫的口号来解释攀登雪山的缘由:因为,山在那里。的确,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神秘且壮美,海明威著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传颂颇广。这座雪山很浪漫,四季风景殊异,令人心驰神往。登至山顶,极目望去,山与天与云连绵无限,顿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不知今夕何夕。

 

现在,曾花工作繁忙,无法随时随地做到在大自然里尽享户外之乐,然而,携一个行李箱,穿着防水商务风衣与速干衬衫,走在都市的柏油路上,也有户外穿越之乐。

 

 

留给自己与时间独处的时间
 

中国兴起户外热,与科技的发展有关。在网络时代,人更加迫切从信息茧房里挣脱出来,找到那个内在的我。这几乎是一个注意力涣散的时代,海量的信息是一把噪音很大的电锯,将时间这面镜子无限制地切割。曾花有时候写下“一小时不准看手机”,以此约束。她聊到相处与独处的区别,在一群人中间,可排遣孤独,也容易“忘我”;只有独处的时候,才会看清自己。同样,在信息的包围轰炸下,一个人任凭时间盲目流失,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没有信息斋戒,就没有专注。日本茶道里有一期一会的说法,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应当珍惜当下,专注此时此刻。曾花有手写日记的习惯,生活的点点滴滴,企业的每一步脚印,她持续记录二十年,现在这些日记本保存完好。企业越大,事情愈多,时间管理就越发重要。First things first, 重要的事情先办。第一认清事情的分量如何,第二分清做事情的秩序如何,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时间管理说大了,关乎哲学与人生,说小了,其实就是日常准则。罗辑思维、晓松奇谈风行一时,晨起,曾花边洗漱边收听音频;回家前,在车上刷完微信,回到室内,放下手机,专心陪伴家人,以期有效的亲子时间,敷面膜的时候,顺便检查完女儿的作业。“办公室的门随时开着,但在每个月,我会选择一天,饱睡补觉,我不允许自己透支了。也会带着日记本,独自去咖啡馆,发发呆写写日记”。

 

很多人把时间当作一只兔子,辛苦地追赶。也许,时间是一只蜗牛,你要耐着性子牵着蜗牛散步,草率冒进,必有差池。曾花在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很多智能产品尚属概念产品或者低频应用。她买过英国锐步的帽子,可检测头部的健康指标,也体验过前沿的滑雪服,与SOS相联。这些为极限运动者所喜,而普通户外爱好者,没必要大动干戈,只需基本的装备即可。这就好比,资深运动爱好者会玩越野、玩潜水、玩滑翔伞、玩翼装飞行等等,而一般户外爱好者,更多的只是跑步、爬山、徒步等。智能穿戴可以有,但是还没有到一个普及的阶段,互联网热潮下,户外品牌不能自乱了阵脚,产品的质量与设计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思凯乐是英语SCALER的音译,Logo是一只瓢虫。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瓢虫放在跷跷板的一端,瓢虫沿着跷跷板向上攀登,当它到达跷跷板的另一端,跷跷板的另一端会下降,这时瓢虫会转过来,继续向上,取其攀登前进之意。“许多国产商为了迎合市场,选择在海外注册。我觉得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我想把思凯乐做成国际品牌,那么首先这个品牌是来自中国的。我不会轻易定义成功两字,但在户外体验与创立品牌中,我活出了自己。当我老了,我希望自己能因为思凯乐而骄傲”。

 

曾花愿与时间做朋友,她知道品牌的光辉,只能来自时光之刃在商业这块璞石上经年累月的打磨。

 

文/小刀崔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