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EMBA学员 | 27期罗静:第十座!她又将一座8000+米山峰收入囊中!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9日

罗静携长江商学院旗帜合影

 

10月4日北京时间7:30 ,长江EMBA27期罗静中国第一位成功登顶8463米马卡鲁女性登山家成功登顶卓奥友峰,全世界仅有14座8000+米山峰,至此她已登顶了十座!

 

 

认真对待每一次攀登
 

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一直被称为是最容易攀登的8000+米的高峰(登顶死亡率是2%),是很多登山爱好者初尝8000+米高峰的第一选择,在8000+米高峰中,它的登顶人数仅次于最多人登顶的珠峰,排名第二。

 

为什么罗静到现在才去攀登难度相对较小的卓奥友峰,是因为对于民间登山者而言,金钱才是最大的压力。攀登高海拔山峰一次的花费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2012年登完马卡鲁峰,罗静的积蓄已非常紧张,2013年还能不能继续,都无法确定,而登山对于罗静来说,是为了成长和挑战,因此在当时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难度较大的8000+米高峰对她来说反倒是首选。

 

在攀登了8000+米高峰中难度公认最高的乔戈里峰(8611米)和安纳普尔纳峰(8091米)后,对于卓奥友峰,罗静并不敢加以轻视,“无知者无畏,知道得越多,恐惧便会越多,每个山都有自己的特点,登了那么多山,遇到那么多事,我现在的状态就非常谨慎”。

 

七月底罗静刚从巴基斯坦的南迦帕尔巴特峰(8125米)撤下来,相对于其他人,她其实可以减去一个星期的适应期,但想完整体验登山过程的她还是跟随大部队出发前往卓奥友,我可不想在卓奥友掉链子她笑称。

 

事实证明这么强韧的女子,在哪里都不会掉链子,她又一次成功了。

 

 

无论身在何处,勇敢总是没错的
 

罗静并不是命运的宠儿,人生对她甚至有些残酷,在毕业后拒绝了初恋男友和家里安排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刚成家立业站住脚跟,前夫却毫无征兆地“消失”了,留下了百万债务和不到两岁的孩子,一夜之间罗静成为了单亲妈妈,生活一度陷入僵局,内心沦为孤岛。

 

但这场家庭的变故不仅没能击倒她,反倒让她爆发出了巨大的潜能,并找到了攀登高峰这一生所爱,2010年8月攀登雀儿山时,与新疆登山者杨春风的相遇,打开了罗静飞向8000+米高峰的窗子。

 

在那之前,罗静从未想象过自己会有天能登上8000+米的高峰,倾听杨春风讲他登的那么多8000+米高峰的故事,就像听天方夜谭,罗静始终记得老杨说过的一句话,“或许有些人登山技术比我好,但他们有比我勇敢吗?”。

 

攀登高峰,时时可死,步步求生,罗静自己也深刻感受到,对于攀登8000+米高峰,体能、技术是敲门砖,心理因素才是关键。现在罗静称得上是中国女性登山家第一人,众多美誉的背后,是在登顶征程中的坚忍、病痛、哭泣、和死神的一次次擦肩而过、曾经的导师战友的离去……

 

这些年,她亲眼见过太多七尺男儿在险峻的山脊上被恶劣的环境吓倒,丧失所有的勇气,崩溃下撤,反倒是瘦小的她,凭借坚强的内心,一步一步,登顶了一座又一座的8000+米高峰。

 

 

每一次出发,都是崭新的开始
 

今年罗静的登山计划已全部完成,明年她计划继续完成剩下的四座8000+米高峰的攀登,初步设想四月份登希夏邦玛峰(海拔8012米),第二个是洛子峰(海拔8516米),六月计划登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7月登已经尝试两次的布洛阿特峰(海拔8047米)。

 

罗静自认登山心态一直不错,觉得每次攀登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从来没有勉强过自己一定要登顶,就算失败也不会太在沮丧,“忠于内心,不被盛名所累,虽然不会轻言放弃,但也不会不切实际的强行冲顶。”她在一次分享会上淡然地说。

 

就算现在有那么多人称她为大神,罗静仍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她说,“我不想让大家觉得我是个英雄,只有大家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他们才能打破对自己的认知桎梏,发掘出更多的潜能。”

 

遵循内心,做到极限,她十四座8000+米高峰的征途,让我们祝福罗静同学平安!

 

 

拓展阅读——长江EMBA在读班学员登山达人战报

  27期罗静:8000米高峰,8次被她征服在脚下,这一次是珠峰!

  28期宋显:两年化身登山达人,登顶"欧洲屋脊"厄尔布鲁士峰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