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6日
作为最早被大规模开发使用的能源,煤炭一直驱动着全球经济繁荣与工业制造的进步,今天的欧盟就是从欧洲煤钢联盟发展而来。
煤炭的贸易与供应也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如果供应出现波动,将造成工厂和生产线停产。
英国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经表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疫情爆发,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小影响,其实对制造业的冲击深度和持续影响都超过零售、餐饮和服务业。如何快速修复供应链、保证供应链稳定成为企业需要应对的一项挑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好供应链管理需要具备应对行业周期和突发事件的管理与运营能力。
如何才能做好煤炭行业供应链生意?
如何平衡主业与多元化经营?
面对行业周期,企业应采取哪些行动?
我们特别访问了长江商学院34期学员、天津市鹏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进兴,为我们分享他在煤炭供应链经营与企业管理中的经验与心得。
▼
《新商业文明100人》第三季第五集
(文末可观看视频完整版)
穿越周期的三个关键
黄进兴可谓是煤炭行业的一名老兵,最初他加入位于天津的贸易公司,煤炭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后来创办了鹏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内蒙露天矿
拥有超过15年行业经验,他认识到经营供应链企业需要从供应链角度为终端和用户提供稳定、品种齐全、有竞争力市场的货源,打通上游生产制造煤矿企业、中游的运输与仓储、以及下游用户,创造有竞争力、性价比高的服务体系。
珠海高栏港堆场
在过去15年中,煤炭行业经历了周期性的波动,黄进兴总结供应链企业经营需要做好3件事情:
1. 做好风控管理
2004年到2009年,当时煤炭处于波谷阶段,在销售和资金层面都存在问题,鹏进召集销售进行债务清理,自那时起黄进兴决定不做欠账的生意。同时,每年从公司的利润中拿出15%的作为风险金,将这笔风险金放在固定的一个地方做理财或银行收益,此后逐年积累,进行风险管控。
2. 员工持股计划
鹏进公司实行简约化的股份制形式,从2009年开始推行持股计划,现在已经实现全员持股。只要员工进公司满一年,就可以参与入股,有效激发组织的活力与员工积极性。
3. 塑造文化价值观
黄进兴认为,做企业要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做到”。鹏进不允许价值观只是写在纸上、或停留在头脑中,这样的价值观形同虚设,一定要追问自己“我做了么?我做到了吗?我做好了吗?”。
在执行合同时,员工自己评估是否完成了对客户的承诺、实现合同中的要求、客户的满意度如何以及怎样改进,都要写入业务总结报告。
各部门总结会议
应对变化 创新行动
当前在经济形势波动中,煤炭行业与经济关联非常紧密。
天津港汽运装车
“过去是拿枪打鸟,随便打就有可能打到一只鸟下来。2019年以后,就是我们拿个枪去瞄准一只鸟,还不一定能打得到”,黄进兴分析说,“我们就要改变粗放型经营,煤炭供应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要跟着时代的步伐走,进行调整与创新。”
从业务管理和员工管理上,都要进行适配。要提升企业优质资源、优质管理,才能将业务做好。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面对聚焦主业与多元化经营问题,鹏进集团也尝试进军连锁酒店行业。
谈到多元化经营,黄进兴表示要把握的准则是多元经营不影响主业,多元化经营可以接触和学习更多的知识,选择行业内有优势的企业机构开展合作。
天津港码头
心系公益 重塑价值
企业在快速环比的市场中能够持续发展,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从优术方面黄进兴有3点心得。
第一、在改变和成长中,企业需要自我加压,“被逼”出能力。公司发展在承受压力时,坚持经营理念与原则,走出舒适区域,激活公司组织的活力。
第二、员工培养要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员工培养与流动性,支撑业务发展的人才储备。
第三、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也要及时找原因,积极与客户、合作方沟通,找到限制性步骤,清除障碍,推动合作进程。
新商业文明要从企业经营与企业文化角度与时代接轨,提升企业的品质和优势资源,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黄进兴告诉我们,在长江商学院学习的过程中,朱睿教授的一堂课给他很多启发——将公益与商业进行结合。
黄进兴带领鹏进回馈社会
做企业是一个身修、意诚、心正的过程,不仅要为自己创造价值,还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未来,鹏进公司将做商业与公益的结合,黄进兴说:“这么多年经营企业,得到了很多社会和行业的支持,感谢我们的时代,现在要对社会进行回馈,腾飞第二份事业。”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