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13日
在金融危机下,“自慢”下来,读书、参加阅读俱乐部,或去商学院读MBA,进行自我提升,成为诸多职场精英的主动选择,这也是“逆商”的重要内涵
最近,堆在卓连添床头的书,可谓种类繁多。一些是出版已久的《世界是平的》、《货币战争》和《论语》,一些则是去年的新书《1978历史不再徘徊》、《产业链阴谋》。前几本,是卓连添自己的选择,后几本,则来自他不久前参加的“经理人读书俱乐部”的推荐。
卓连添是上海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像很多企业高管一样,在经济突然放缓的情况下,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或进行充电,已成了一种重要策略。
“牛市揽财,穷市添智。”如今财富的萎缩让人们对于支出更加谨慎,然而金融危机却让人们更舍得为“充电”花费掏腰包。
“ 三年前,你根本没法想象能像今天这样狂卖《货币战争》、《华尔街的肉》。”蓝狮子读书网CEO吴晓波对此描述说。金融危机爆发了,至少人们都想知道真相, 而从出版界反映出来的一个趋势是,从去年10月份的第八届北京图书节开始,金融图书出现了逆势热卖的现象,《伟大的博弈》、《华尔街50年》、《次贷危 机》等一批金融类图书大受追捧。
“在这样困难的时间点,大家都需要读书,因为需要找到好的榜样,或者从历史上历次大萧条中发现生存的技巧。这种大萧条或者说客观上的宏观调控,对大家也是好事,静下心来,把脚步放慢一点,充充氧,充充电。”吴晓波说。
“自慢”下来,选择读书或参加读书俱乐部之外,将更多精力投身商学院去读MBA或学习新的商业管理知识也成了诸多职场精英的又一选择。前阵子,有关媒体报道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MBA涨价”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同时,金融危机寒流并未阻挡MBA报考热潮反而带来强劲增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9年MBA第一轮报名日前结束,报名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6%。
同样,长江商学院MBA助理主任钱琳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虽然在国内,金融危机和MBA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但她也透露:“今年申请我们学院MBA的人,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钱琳霖说,从价格上来说,长江商学院MBA学费是全中国最贵的,但这却并没有影响到MBA稳步上升的人气。“今年,我们的申请者中甚至有来自哈佛的,有来自麻省理工的。从他们的工作经验来看,也是非常优秀的。”
“充电”时刻
人 力资源雇用与管理服务商万宝盛华公司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更多的人通过充电让自己在职场变化中由被动变得更主动。其中82%的参加调查的人士表示充电 是为了“丰富知识提升专业水平”;68%的人为“扩大圈子内的人脉”;52%的人视之“职位晋升的有效途径”;20%把充电作为“一条转行的通道”。
“ 在一切放缓的时候,安静下来,系统地思考一个问题、阅读一本书,或者交一位学者朋友。” 这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吕本富教授对当前金融危机下 “充电”的诗意描述。也许它不是急功近利意义上的,而是像作战一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鏖战之后,是需要慢下来,补充“给养”,以期待再出发。
吕 本富教授还提出了“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 Quotient的缩写,全称“逆境商数”)这个概念。它是“智商”、“情商”之外的又一个 未来人才测评的重要指标。即“个人‘逆商’指数的高低决定了他对危机的担当意识、可能做出的反应和走出危机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而“逆商”指数的高低, 则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人面对逆境的态度。
对于受到金融危机袭击的职场精英们来说,“充电”时刻也是他们锻造自己“逆商”的一个重要表现。进行文化修养、读MBA、去听讲座、去学习第二门或第三门外语等,这恰好也是“逆商”中积极面对危机的意识和心态表现。
“谋定而后动”
“金融危机也许并没袭击到你,但却让你失去了安全感,让你未来生活的未知因素增加了,你觉得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分析他身边在冬天“充电”的朋友时说。
对 此,他理解为,在各类“充电”人群中,有两种人属于被动充电,一种是在金融危机前主动辞职,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的人。“突然,金融危机就这么来了,各大公 司开始收紧。这些人就无法实现他们本来的愿望。”而另一些人则是被公司“裁”掉的,“如果要他们低就,他们也觉得特别委屈。这样,他们更需要做心理调整后 充充电。”
汪冰认为,“充电”的目的在于“扬长避短”,所谓扬长就是继续发挥你的长处,巩固甚至提升你的过人之处,这样才会更有竞争力。而避短,至少不要让“短处”成为你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绊脚石,而是把所有的宝贵的精力和资源放在补短上。
“你要清楚你想干什么,而不能盲目跟风。”金融危机或许是塑造新生活的好机会,但为了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有竞争力,请你“谋定而后动”。
“ 这个世界的法则是最优秀的人永远有最多的机会。”钱琳霖说,选择“充电”时,你先要明确你未来的目标。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国内的一些人把读MBA当作一种 “潮流”或者身份的象征。“有人在咨询报名的时候,来问我看他能做什么?”MBA班里大多数学员都在29岁到30多岁之间,正是职场的中间力量,“如果你 在这个年龄还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你还能干什么呢?这样的人在咨询的时候会说他想做VC或PE,那我就反问他一句,你知道VC和PE有什么区别 吗?”钱琳霖认为,MBA是一种带有强烈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育,适合培养企业管理者。应该清楚它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定位。
定位自我,充对电
金 融危机来了,美国人可能会想回学校充电,钱琳霖说,MBA在美国已经成为了普通消费品。在美国,有资格授予MBA的学校有1800所。“他们准备半年,取 得了申请资格,尔后用两三年时间潜心学习,到时候经济缓过来了,他们也更有竞争力了。”相比之下,亚洲人会更在意手中的工作,尽可能保住他们的职位,对于 去商学院读书的考虑他们相对更谨慎一些。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张麒也认为,“国外有这样的机制,有这样的福利,也有这样的氛围,很多公司也鼓励自己的员工这么做。”而在亚洲,或者以中国为例,观念也不一样。“很多东方的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减薪,而不是裁员。”
在 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如何正确定位,如何充对电,张麒开出了更具体的“进补配方”。他认为,如果是企业家或高层,平时忙于工作和事业,习惯于用商业逻辑思考 所有问题的人,此时,不如抓住机会,好好锤炼一下自己的人文素养,可以涉猎艺术领域。如果是在职场上有一定的建树,但事业上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的资深人 士,此时可将“充电”精力放在进一步拓展人脉关系上,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职业技能和知识。如果是初涉职场,或者工作两三年羽翼未丰的职业人,更是应该抓住 这个机会,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事业,增长自己的见识,说不定从中发现很多新的机会。“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继续回学校进修,或者 出国深造不啻为一条出路。”
台湾地区最大的出版集团城邦的创始人、CEO何飞鹏这样说:“经济环境有好有坏,可个人生涯不见得和景气联动。你只要努力学习、努力做事,没有景气与不景气的问题。”对于很多有见地的人来说,“充电”行动,会在春天继续进行。
日期:[2009年1月9日] 第一财经日报 D5专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