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第五届“长江青年投资人论坛”于5月23至24日在深圳举行,以帮助青年创业者、投资人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发展新形势面前把握经济风向、发掘发展机遇。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博士发表主题演讲《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几大变革与面向未来的创业与创新》
- 发展模式的变革、颠覆性技术、全球经济或将被“中国化”、全球贸易体系再造与中美博弈、“和而不同”的全球治理思想、“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类的集体短视、政治体制危机与新社会契约、领导力的新解读与新探讨、东西方的双向交流等是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十大变革。 以此为大背景和切入点,面向未来的创业与创新,应具备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并实现更多的全球担当;
- 中国企业要实现转型,必须从以“取势”为主,走向“明道”和“优术”;积极利用全球技术变革、中国新一轮放松管制的行业等机会,超越模仿、拷贝、追随,实现立体、全方位的创新;更多地以“月球看地球”的视野与思维实现“大风流”创新。

长江商学院校友、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刘锦女士发表主题演讲《创新无定式,创业有基因》
- 创新的五项坚持:坚持系统创新、坚持市场导向、坚持体制改革、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包容文化;
- 打造创新城市所需的八大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研发投入体系、研发平台体系、产业空间体系、人才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专业服务体系、法律保障体系;
- 创新来自人们的精神需求,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是实践。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刘劲博士发表演讲
- 长江商学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学院,而是全球新一代“创新型”商学院;
- 今天的中国涌动着巨大的创业和创新的需求,引领这个潮流是长江商学院应当承担的责任,更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 引领中国创业创新潮流,长江商学院有三大优势:1、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反馈理论;2、长江商学院作为一个开放中立的平台摆脱了经济方面的束缚,更易于培育出创业创新项目;3、整合社会资源,打通校友资源,构建出一个完整高效的长江创业生态圈。

腾讯开放平台总经理侯晓楠先生发表演讲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子化,所以我们觉得互联网这项发明简单来讲就像电一样——未来企业是没有互联网的,所以我们提出“互联网+”的构想;
- 今年春晚的时候,微信红包变成了春晚新民俗,中国千年流传的民俗,加上现在最现代的移动互联网,变成了异常移动社交金融游戏。这四个字本来以前都是完全不在一起的。

创业者导师与创业小伙伴代表共同参与圆桌讨论——创业人生,维艰、维新、维远(嘉宾从左至右:姬晓鹏、王冲、蔡虎、叶扬生、沈亚、张勇、米雯娟)
- 沈亚:现在创业者都喜欢“大而全”,其实不然,一定要做精准,一把尖刀插到别人胸膛,踏实下来做一个东西,做透就可以了。
- 张勇:很多年轻人创业看到的只是名利双收,但是你的创业成功给你带来名利双收其实只是一个附产品。想清楚你想要的东西,慢慢就会得到答案,就会慢慢去理解这些人性上的东西。
- 当互联网被大家追捧的时候,所有成本都是很高的,在高成本之下,大家是不是一定都要去追逐互联网?能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反过来想哪些东西是未来互联网替代不了的,哪些行业是被低估的?
- 姬晓鹏:我希望创业导师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带着我们一起往前跑,你们跑得快我们追得快,我们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标杆。
- 蔡虎:怎么走出第一步?因为我们并不一定从刚需出发的,而是看到一个宏观商业发展的趋势或者逻辑,在PC电商时代,我们认为搜索模型也好,对于越来越个性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得到释放。
- 王冲:对我们年轻创业者来说,除了能力必须具备,还要学会“读懂人性,经营人心”。我认为有两种方式能做到这八个字:一是有足够长时间,经历足够多的人、足够多的事才能理解。这个太慢。二是足够年轻,经历足够多坑。这个又太疼。
- 叶扬生:创创是从创新到创业,所有目的是为了大家更美好的生活。

长江商学院发布“长江创创社区”(从左至右:长江商学院MBA校友、VIPKID创始人米雯娟女士,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先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刘劲教授,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先生,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案例公开课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与创新

对话主持:
张维宁 长江商学院会计学助理教授
对话嘉宾:
吴声 互联网社群《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
曾振宇 DCM合伙人
云涛 e家洁创始人兼CEO
林欣杨 Wifi伴侣创始人兼CEO
蔡虎 Yes!时尚购物APP创始人兼CEO
- 张维宁:在移动时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人抓住,把最终用户抓住,让人更容易和人连接,更容易形成社群,能够形成更多的数据采集点,形成更多的交易场景,给了我们更多的创新模式和更好的创业机会。另外,团队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好团队的标准就是他要适应这个公司所在行业的商业本质,并且要适应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公司的整体架构。
- 蔡虎:PC年代用户比较容易用关键词或者几个字就可以表达购物需求,但是移动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手机上很难输入关键词,也很难有人趴在手机上买东西,它更加碎片化。所以我们想做的是,在移动端用户能不能在手机上通过图片去表达需求,表达购物的欲望。
- 曾振宇:足够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说得清楚的。这句话可能听起来是比较绝对,但是我觉得大家可以想一想,好的业务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一定是可以讲得清楚的。如果不能讲清楚,通常是创业者还没有想清楚。
- 吴声:当凯文·凯利说互联网边缘可以存活,可以形成边缘创新的时候,我们强调找到我们的超级传播者,找到我们的亚文化DNA胜于一切,产品粗糙怎么办?可以迭代。也就是说基于产品的认知,并不是不要产品,而是要自我迭代的能力。
- 云涛:北京家政公司有3000个门脸,每个门脸6000—8000块钱,这个门脸起到什么作用?第一个招聘,第二个运营。原来家政公司每个老板可以管10—15个阿姨,为什么每个家政公司做不大,如果人一多了,老板明显感觉到他自己管不过来。他需要把握每一个运营的细节。但是我们现在的运营匹配的是1000个人匹配一个运营专员,我们把家政公司成本结构改变掉了。
- 林欣杨:在移动互联网,WIFI已经成为智能终端的标配。面对突如其来的刚需,我们一直在解决用户到达的一个场景问题。在未来的时间里面,我们也会在场景中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分析用户的数据。这些多是得益于移动端,因为移动端采集的数据,远比PC端来得非常多。PC端跟移动端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可以从用户那边得到更多的数据,可以分析更多的用户需求,提供给用户更多的服务。
案例公开课二:硬件创业—智能硬件与智能家居

对话主持:
甘洁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对话嘉宾:
刘志雄 三诺集团董事长
刘维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孵化器投资部执行董事
谭颂斌 银禧科技董事长
王雄辉 欧瑞博智能家居创始人兼CEO
- 甘洁:创业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现在已经是一个创业时代,在创业时代感觉全民都要创业,前两天在网上也看到一个帖子,说:“男人没创业相当于女人没生过孩子”,但是我感觉生孩子是自然的过程,创业要困难很多。如果不能充分意识到创业所面临的困难,本身就会降低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 刘志雄:现在这个年代讲的创业、创客,大众创业,只是这个时候引起了国家和全民的关注,特别是“互联网+”跟万物互联的年代给了我们很多机会,但基本深圳这个城市就是创业型城市,今天的深圳,是早期30年前这么一堆创业者奋发图强、拼命创新创业构成了今天深圳的产业。但客观来看,这么美好的年代没有创业就浪费了。
- 刘维:创业者往往容易高估自己能创造的价值,但是却低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传统企业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资金优势、供应链优势,你也得有非常强的优势,才能撬动别人的优势,所以我觉得误判自己的优势,是这一代创业者的问题,也是我们投资人需要给大家泼冷水,打击一下大家,也是希望大家能做得更好。
- 谭颂斌:我觉得创业是美好的追求这没错,但是它肯定是炼狱,不管是前辈的企业家创业,还是现在年轻的企业家创业,都得剥掉几层皮,这个是跑不掉的,尤其是年轻人创业的时候,我们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家庭的生活,休闲娱乐等等,都要做大量的事情。
- 王雄辉:创业时代,不仅是我们在焦虑,现在整个行业都在焦虑。焦虑后面是什么?因为存在问题,有问题就说明我们存在机会,可能我们五年以后会颠覆大佬。我想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商业模式,一件是人才。
案例公开课三:移动医疗—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变革

对话主持: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教授、深圳校区副院长
- 王一江:怎样让大家一上互联网就信任这些医生,快速建立信赖感,给消费者以安全感?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数据相对易得,是不是只要对照国内外医生治疗同类病人的不同案例,就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被过度医疗,从而解决此类问题?
- 梁亮:我很认同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所说的话:“如果你的平台能让医生很牛逼,那你这个平台就更牛逼。”
- 王浚海:创业之初,合理的创业模式很重要,快速迭代、快速试错也很重要,股市兑现能力、融资能力也同样重要,企业的定位能力尤其重要,这是核心。
- 郑玉芬:三家上市公司即可支撑一个大的产业。天下三分时,格局已定。对不起你最好别进来,因为资源、人才,所有有利的资源都已经被占据。所以你想冲出来,最好选择别的地方。目前这个时点,移动医疗格局还未定,还没有出现天下几分,还大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