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漫眼,已经是大地沾染上色彩的时节了。
3月24日、25日、4月2日,长江商学院MBA11级“滴爱行动”组的同学们,分批前往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光爱学校,通过植树、游戏、教授英语等活动,努力温暖着孩子们的春天。
光爱学校是一所非盈利的教育慈善机构,以帮助社会流浪儿童、孤残儿童、贫困失学儿童为主。学校为儿童提供基础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有105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16位教职员工。
“和孩子一起期待桃花盛开的日子”
3月23日周六早晨,依然是春光明媚的一个清晨,我们邀请了人众人拓展公司的两位教练,一起同光爱学校的孩子们做拓展游戏。正值植树节刚结束,环保项目的同学们购买了十几棵桃树,希望与孩子们一起体验植树的欢乐。
首先两位教练教小朋友们两人一组,手拉手搭起小房子,每个房子可以供一个小朋友居住。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转化着角色,与不同的小伙伴搭起不同的房子,有时 也住在其他小伙伴的房子里。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似乎诉说着他们对这个游戏的理解——只要有爱,家随处都在。
随后,我们还教孩子用胶带将一些报纸首尾相接起来,孩子们在用报纸组成的圆圈里站成一排,启动他们自己亲手做的“火车”。这个游戏希望培养孩子们的相互信 任和团队精神。毕竟学校是他们的家,孩子们将会在这样一个家里相依为命。从朋友到亲人,他们都需要彼此毫无保留的信任。
在游戏休息时,一位外国同学教孩子们唱一首英文歌《Row, row, row your boat》。歌词的大意是“生活可以像梦一样精彩”。
下午,十几个同学又扛起铁锹,拎起水桶,孩子们也兴致勃勃,争相搬桃树苗。有一颗树,现在由他们亲自栽下,并将和他们一起长高长大,孩子们渴望那颗桃树有一天结出香甜的果子。我们想让孩子们看到——只要坚持辛勤的劳作,总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而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期待“桃花”盛开的日子。
“我很爱这些孩子们”
3月25日周日早晨,又一行四人踏上了前往光爱学校的路,教那里的孩子们说英语。其中两人负责教授低年级英语,按照三年级的英语教材,教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另外两人负责教授高年级的英语。
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英文老师,孩子们已经很久没有上过正式的英文课了。而且与公立中学不一样的是,这里的三年级并不都是9岁的孩子,而是包括14岁、甚至 17岁的学生。但年龄上不小的差距,却没有任何影响孩子们共同的对知识的渴望。在老师的带动下,他们努力念出每一个单词的发音。望着一张张专注认真的小脸 儿,我们每个人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大家共同的心声是:我很爱这些孩子们。
另一方面,经过这次教学,我们也总结出了几条保证教学质量的有用经验:
首先,小游戏或小礼物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临出门前,我们带了两块海苔,谁知把它作为奖励同学们的小奖品效果非常好。我首先将第一块海苔讲给上课最 认真听讲的同学,而且在派出去后声明还有一块后,同学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课程安排上,如果准备几个小游戏,可以保证男生多的班级注意力集中较长的时 间。
第二,提前了解孩子们的英语基础是上好课的保证。面对孩子们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时,一个泛泛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而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从26个英语 字母默写入手,来观察同学们的英语基础。通过难度逐级递增的默写测试考察大家的英语能力,例如让同学们用相似的字母组成单词来测试大家的词汇量水平。并从 国家名字入手,一方面讲述发音区别,另一方面,讲解国家特点及著名建筑让孩子们开拓视野。
第三,告诉孩子们英语简单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上课时,孩子们普遍反馈不喜欢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一星期才上一次课,老师也总是换来换去。长此以往,孩子 们对英语的兴趣逐渐下降,并形成了英语难学的认识。因此,我们希望,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或者周末都可以有固定的优秀的志愿者去教授孩子们英语。只有高频度 的教学、连贯有步骤的教学内容,才会让孩子们真正受益。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4月2日周日早晨,长江又一行三人前往光爱学校进行教学。这次是两个班,1个班8个孩子,另一个班16个孩子。
与其他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孩子们相比,光爱的孩子们比较难教,他们会在课堂上大喊、吵闹,甚至打架来扰乱课堂的秩序。独特的成长背景使孩子们不愿意轻易合作,但我想只要坚持不放弃,总有一天他们会打开心扉。
我们首先为孩子们起了英文名,随后又尝试着教孩子们唱英文歌:《you raise me up》。从开始的电脑配乐,到之后的吉他弹唱,孩子们也逐渐融入在大家的歌声中,渐入佳境。而回头望去,那些曾经的困难反而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十分有趣。
几天下来,我们深深的感到,这群孩子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要随时问自己一个问题——“What else can we do for them?”
供稿人: 王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