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4日
滕斌圣博士现任长江 商学院副院长(MBA),战略学副教授,长江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滕教授1998年在纽约市立大学获战略学博士学位,1998-2006年执教于美国乔 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曾任战略学副教授,博导,享有终身教职,并负责该校战略学领域的博士项目。2006年底加入长江商学院。
壹 商学院课程未来发展和贵校师资如何?
长江商学院的办学目标是进入世界商学院前十位(学院实力、科研能力,并非现在很多第三方数据),目前商学院的课程设置与世界顶尖学院保持一致,但每年会有 一些创新,比如今年新开辟的“中国模块”(长江MBA课都以模块来表示,几门课程组成一个模块,学完一个模块需4周~6周),虽然长江延续美国商学院的教 学模式,但介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很多青年精英不能拿出完整两年时间上课)将课时调整为一年期全日制。
长江的师资特点是以一流学院拿到“终生教职”的华人教授为重点授课老师(华人老师是长江的特点之一),长江的教授和校方并非短期邀请的合作方式,而且华人老师在语言交流方面的优势使得老师与学生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贰 校方会视排名来调整教学或者经营战略吗?
长江不参加任何第三方的排名活动,也不希望自身价值主张受到排名的影响,如果过分讲究数据,如毕业生入学前后的工资比,将会影响学院的运作模式。长江坚持基本功,那些第三方排名检测机构所列的“标准”如同他们炮制的游戏规则一样,往往是吸引人眼球而已。
关于经营战略:吸引一流的师资。俗话说大学必有大师,坚持聘用一流的教授,如沃顿商学院的郑渝生、耶鲁大学的李乐德;以培养中国未来的“商业领袖”为教学目标;教学特色差异化。坚持和商界人士保持紧密联系与合作,用实际应用于商界管理的案例为学生授课。
叁 近年来的生源数据变化和趋势如何?
在学生方面,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每年60人左右。
MBA学生入学前后收入会有比较大的增长,有些入学前年薪拿10万左右,毕业后可以达到25万元。在生源选择方面,我们会从学生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作为出发 点,帮助他们对未来作出判断。目前学生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通过学院的培养和学习,能有效的进入职业快车道。有些人希望在原来的行业上有所变化,另一些 则希望更换职业角色,利用学习机会重新为自己规划。
肆 有人认为,现代商学院是“平台”教育,商学院会筛选学生的?
中外并没有差异。在哈佛,每年有800人入学,这些挑选出来的精英自身的组合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而中国则更强调这种平台优势,从重视程度而言,EMBA高于MBA。
MBA项目学生的年龄相近,来自五湖四海,大多是比较成功的年轻人,事业基本都处在上升期,更看重自己的未来。做个广告就是:用1年的时间来长江,回馈价值反馈是一生的。
伍 校友中和您在授课过程中有什么事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长江目前为止一共有5个毕业班,约300人左右校友。“MBA校友”阵营虽然规模小,但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他们自发组织和建立许多不同性质的俱乐 部,把校友们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使平台变得立体——包括多维度的人脉关系,跨界的合作等等。长江的校友组织还能将正在就读的学员联系起来,这样充分发挥 各自的优势,建立一个灵活立体的空间。
(文章发表于《钱经》杂志2010年4月刊 P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