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1日
如果你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值得投资的资产,亦或一味相信成功全赖好运,甚至去信神卜筮的话,那读这篇文章对你就没什么意义了。
2月18日,同学们从春节假期归来,我们的核心课的最后一个模块随之开始。该模块的学习内容包括:投资分析,管理会计,商务实战模拟,战略管理和领导力等课程。战略、领导力等课程是培养企业管理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投资分析课程讲授从事各种投资所必须的工具,以期从投资中得到最大收益。
尽管听上去技术化并且枯燥,但我们的金融学教授陈龙却将“投资分析”变成了一堂足以形塑三观、影响人生的职业课堂,我们探讨各自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愿意为之冒多大险,以及个人期望对我们职业满意度的影响。投资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自己的预期收益率,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每个人需要把握自己可接受的风险收益程度。根据风险好恶,第二步就是进行多元化投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通过投资不同类型、周期长短不同的资产,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效果。第三步就是坚守你的投资策略。很多投资一遇到资产缩水,就马上改变战略,这种短视的做法对长期投资是无益的。
分析投资时,“夏普比率”是个可以用来评估对冲基金和投资经理的表现的指标。在风险水平相同时,该指标数值越高,代表投资业绩越好。于是,陈龙教授应用夏普比率,告诉我们个人职业选择和长期目标的重要性。“首先,你要想好这辈子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目标越高,注定了路上遇到的风险、挑战和困难越多。而如果选择过安逸的生活,自然就不能期待日后有很高职业回报。”
兼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的陈龙教授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不乏极其成功的人士,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们自己对于人生风险的慎重选择。“很多MBA和EMBA同学都是主动放弃了安稳的生活,勇于直面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勇气最终使他们获得丰厚的回报。”
我们班一共40人。原本40个人,40种人生,我们有不同的个性、梦想、期待和冒险承受能力,但长江独特的创业DNA似乎将我们之间的差异淡化了--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在此开始敢于转向一条充满未知风险的远路,有的同学在课程进展到一半时,就已经找到创业的合作伙伴,开始厉兵秣马,为自己的创业梦想披星戴月。
剩下的三分之二,对风险持更保守的态度,也都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从金融业到市场营销,从咨询服务到私募股权投资,从国企到大型跨国公司,目标领域几乎横扫整个商界。虽然大家最后的职业选择不同,但学完MBA后每个人的职责举足轻重。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想提高个人的“夏普比率”,我们就要按着这三原则走。第一,明确你想要的职业回报和预期,并放眼长远(以25至30年为基准)思索差异化发展战略。第二,关注你的核心竞争力,做你最擅长、最喜欢的。第三, 坚持你的战略发展方向,不要被诱人的机会迷了双眼。
如果这些原则曾被数以百万量级的数据证明是有效的,我们为何不好好用它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呢?还有什么比我们自己更值得投资呢?!
作者:Marco Biava,长江2013级MBA学生
原文:《金融时报》博客专栏 https://blogs.ft.com/mba-blog/author/marcobi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