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长江商学院首届金融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4月26日-27日,由长江商学院金融系主办的长江商学院首届金融研讨会(2025 Inaugural CKGSB Finance Workshop)在北京成功举行。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长江商学院、新加坡管理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亚太地区顶尖院校的十余位知名学者,围绕金融领域前沿议题深入探讨交流,共话行业未来。

长江商学院首届金融研讨会参会学者合影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8场互动研讨会,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与宏观经济领域多个议题,如金融市场与投资策略、数字金融与货币政策、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机器学习与零售投资等等。与会嘉宾围绕演讲主题,从各自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成果出发,展开热烈互动与深入交流。

作为主办方,长江商学院深度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充分彰显了长江商学院“学术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及致力于搭建东西方前沿学术交流平台的愿景。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学术高级副院长王能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学术交流对推动金融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王能教授表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未来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将为金融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聚焦于此,组委会还将常态化推出研讨会,以期更深入、更及时地探讨金融与科技相融合的前沿发展趋势。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学楠和金融学访问教授林晓骥均出席本次会议。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张兴潭以“操纵非基本面信息”(Manipulating Non-Fundamental Information)为题发表了论文演讲,系统分析了市场参与者对非基本面信息的策略性运用及其市场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金融学助理教授苏丹则分享了《大科技信贷的绿色价值》(The Green Value of BigTech Credit)的研究发现,探讨了科技巨头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独特作用,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此外,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以《司法透明度与创业精神:基于中国法院判决的公开数据》为题,揭示司法信息公开对创业生态的激励效应;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讲座教授楼栋通过《公募基金季度内交易行为推断:对ESG粉饰的应用》,剖析资管机构季度内交易行为与ESG披露策略的关联性;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与房地产学教授、房地产与城市研究所主任钱文澜在《电子钱包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基于心理账户的解释》中,创新性结合行为经济学解析数字支付工具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教授张宏以《两个动物园的故事:1500万散户投资者的机器学习洞察》为题,运用机器学习技术解码散户投资者行为特征;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黄诗杨聚焦《监管框架下的可持续金融实践》,探讨ESG监管与绿色金融政策的协同路径;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吉岩则通过《行业困境异象》研究,揭示周期性行业困境中市场定价的非理性特征,相关成果为金融监管优化、数字金融创新及可持续投资实践提供了重要学术参考。

本次研讨会极大拓展了中国学者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学术成果的全球影响力。在科技与金融日渐融合的大趋势下,长江商学院致力于为学界、业界等搭建一个深度交流与学习平台,在引领金融领域学术研究前沿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定贡献一份力量。未来,长江商学院金融研讨会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年度品牌学术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为全球金融研究发展贡献长江智慧。

长江商学院自创校起便凭借“学术研究立校”“教授治学”等一系列机制创新,吸引汇聚了一批在世界管理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者全职加入长江。学院为教授提供了具有一定全球竞争力的学术研究平台及生态体系,使得教授能在加入长江后仍然能持续开展前沿性、引领性的研究,不断产生世界级的研究成果,获得全球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