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由大变强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商界领袖。长江商学院自成立以来,怀抱跻身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梦想,一直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为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
学校的灵魂是其全职的、世界级的教授队伍。亚洲商学院最大的弱点是匮乏属于自己的世界级教授队伍。在各级政府及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取势于中国经济的崛起,长江商学院成功聚集了一支以华人为主、全职的、享誉全球的教授队伍。他们均曾任教于沃顿、斯坦福、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世界著名商学院。这一教授阵容的整体实力,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也不多见。长江商学院可能是亚洲为数不多的、从世界一流商学院现有教授队伍中聘用属于自己的一批全职教授的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一贯重视对新兴市场的研究,着力探讨国企、民企和跨国公司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有效的竞争与合作,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跨国公司如何整合中国市场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全球应对全球”。长江商学院的教授队伍,不仅通晓西方管理理论,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而且深入了解中国及大中华地区的管理实践。立足于“取势、明道、优术”的战略指引,长江商学院完全超越了传声筒和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研究领域引领全球,并已产生一系列源自本土、被认为对中国乃至全球管理实践带来深刻影响的原创思想,成为这一领域新知识的全球引领者。
2005年,作为率先提出培养企业家“人文精神”的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在管理教育中系统引入人文课程。长江商学院为此成立人文委员会,由世界新儒学大师杜维明教授担纲主席,并邀请世界知名人文研究学者加盟,在课程中系统介绍儒学、佛学、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轴心文明。长江期望培养一批具备全球视野和格局、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能征战全球的商界领袖。在西方主流商学院强调跨文化交流的“套路与技巧”时,长江商学院已经开始注重人文内功的修炼,拓展了商学教育逻辑的内涵。
长江商学院已成为中国优秀企业家的共同选择,如中海油的傅成玉、巨人集团的史玉柱、阿里巴巴的马云、分众传媒的江南春等。长江享誉全球的教授队伍与中国的商界领袖们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打造世界级商业机构的梦想。 同时,长江校友会为他们搭建了中国极具影响力和价值的商业精英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长江同学的人生和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企业的领军人物普遍面临着“高处不胜寒”的困境。长江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的理念,所打造的全球跨界学习平台,拓展了企业家学习的维度和广度,引领中国企业家“站在月球看地球”,“从富足的人生走向丰盈的生命”。长江商学院希望她的学员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抱负和胸怀。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是长江商学院核心文化的重要部分。长江商学院学员始终关注并鼎立支持教育、科研、健康、扶贫、少年儿童发展、环保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仅汶川地震后,截至2008年6月30日,长江人向地震灾区累计捐款就超过4.3亿元人民币,占中国企业捐款总额的7%。
凭借蜚声国际的教授队伍,原创性、前瞻性、实用性,甚至颠覆式管理新思想,长江商学院EMBA、英文MBA和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在几年中已跻身中国乃至亚洲领先行列,并与世界一流商学院如哥伦比亚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长江商学院已经启动第三代商学院的探索,聚焦点从夯实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转变为越来越关注全球性问题,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2006年4月,长江商学院推出全球瞩目的“中国企业CEO课程”,成功吸引了包括一批中国优秀企业的领军人物参加。;2009年4月,长江商学院启动金融MBA学位教育项目——金融MBA项目,旨在为中国金融业培养一批具备全球视野、能够掌握世界前沿金融工具进行研究、管理与实践的优秀金融专业人才;2013年11月,面向中国商界领袖推出长江定位最高端,最具思想性的创新课程——企业家学者项目,旨在成就新商业文明引领者和思想者;2015年5月,推出助力创业创新者加速成长与成功的创业生态圈——创创社区,迄今已与腾讯、百度、京东达成战略合作;2017年6月,携手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合力UC-Berkeley工程学院倾力打造“智造创业MBA(METI)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表明,长江的原创管理思想已超越国界,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影响,长江商学院将以新视野、新思维和新对策为中国和世界管理教育发展写下精彩一页。
未来,长江商学院将持续以全球视野和中国洞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以倡导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促进社会进步;以引领商业、科技、社会创新,支持创新性国家建设;以推动东西方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双向交流,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我坚信,这将是新的文艺复兴和启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