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梅建平教授:减税是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4日

探讨中国宏观经济的氛围正空前炙热。通货膨胀来势汹汹,升值压力持续存在,企业在紧缩的政策下时日难挨,资本市场更是在跌跌不休中让投资者伤透了心。

当前最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

有人回答:抑制通胀;有人回答:刺激内需;有人回答:发展是第一要务,毕竟有13亿人要穿衣吃饭。

外有国际金融危机之忧,内有发展硬着陆之患。中国经济似乎到了一个关键点。

一方面是居民承受通胀的压力,企业在紧缩的政策下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率却走低;另一方面是国家地方税收高速增长,政府财力越来越雄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挤占市场空间越来越多。

梅建平教授主张,中国到了一个非减税不可的地步,而且要大规模减税。政府要让出更多的市场,让市场发挥其应该起到的作用。

调整的关键时刻

《21世纪》:大家对于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非常关注。您对下一阶段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怎么判断?

梅建平:我认为,2008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与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所处的关键时刻非常相似,其中一个国家是日本,另一个是美国。

1973、1974年,日本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机,经济走势发生转变。换句话说,1973年、1974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拐点。当时,日本面临的几大矛盾,都与当下的中国有相似之处。第一个挑战是石油价格的飙升。1973年底,震惊世界的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一场所谓因中东战争而起的石油危机在几个月内席卷了大半个地球,油价在很短的时间里增长了近四倍。而日本作为一个贫油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伴随着石油价格的飙升,日本出现了高通胀,随后其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滑。这种局面使得日本经济实际上就从1973-1974年以后,从原来的1955年到1973年的年均增长9%的速度,下降到了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基本上维持4%这样一个水平,可见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而且, 1973、1974年日本经济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发生衰退。

美国在1979年、1980年也遭遇了这样一个转折点。1979年,伊朗革命爆发,该国的石油出口受到破坏,从而引发了第二轮石油价格暴涨。1979年和1980年两年间,美国通胀率持续在两位数水平(分别为11.3%和13.5%),这是战后半个多世纪里罕见的现象。在所谓第二次石油危机来临之际,美国出现了滞胀,“凯恩斯的药方”不再管用。通货膨胀导致政府没有办法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停滞又要使政府必须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和中国目前的情况有几分相似。

《21世纪》:为什么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能够有比较好的复苏?

梅建平: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就是美国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在很短的时间里由两位数下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而由此带来整个资本市场的恢复。因为美国的短期利率曾经一度升至18%左右。当然使得美国整个经济出现箫条。但美国经济出现箫条的时候,里根总统一方面及时采取减税政策,另外一方面又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展政府支出,带动了美国整个经济的发展。

2008年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拐点,我觉得再维持10%以上的增长率是一种奢望,今后10-15年的经济增长,比较可能的增长率应该在8%左右。

《21世纪》:我觉得中国与日本、美国相比,可能还有不同之处:中国的制造业虽然得以长足发展,但是远远没有完成升级换代。而那时的日本和美国的发展程度,要比中国好。面对困境,这两国的企业渡过难关,或转型,要比中国的企业相对容易。

梅建平:这个观点我们可以讨论。但是我认为现在“中国制造”实际上也达到了日本70年代的水平,我认为这是没有太大争议的。

《21世纪》:现在的国际环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已经远非在二三十年前的情况可比。现在的中国面对全球的通胀和经济发展放缓,尤其是美国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很大,据报道,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陷于困境,而中国是它们所发债务的最大海外持有者。您怎么看全球经济、美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梅建平:中国确实是买了相当一部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公司债券。不过我认为这些投资因美国政府担保风险不大。

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是蛮大的,但是我认为中国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最主要还是中国内部的原因。

实际上,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制造”到了需要经济结构转型的时候。换句话说,中国旧的经济体制和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导致中国到了必须进行进一步调整的关键时刻。

中国的宏观经济结构很多需要调整,微观经济结构更需要调整,要让市场发挥更主要的作用。

《21世纪》:您觉得中国现在是不是一个调整的好时机?

梅建平:应该说和前几年相比,中国的调整可能已错过了一些时机,但我认为现在中国仍有很好的条件进行调整。

治理通胀仍放首位

《21世纪》: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通胀和增长下滑的双重风险,而这也无疑给宏观调控提出了难题。您认为当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梅建平:首先是要克服通胀,其次才是想办法解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问题。

为什么我认为抑制通胀更重要呢?我的宏观经济学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的,师承美国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学习过程中我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体会:通货膨胀是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破坏力的拦路虎。

通货膨胀的巨大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压力。第二,使得整个原来的经济增长可预见性被破坏了,使其不确定性增加,令企业很难理性地做长期的投资和运营。这样一来,企业都比较容易进行短期行为,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会下降。第三,通胀会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提高资金成本。所以,我认为通胀的破坏力相当强。

我不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所谓的“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货币行为,事实上还是中国央行累计起来的货币发行太多了。当然,所谓“热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央行每年的货币发行量都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因此钞票无形当中就多出来了。多发钞票虽然不一定马上就会反映为通货膨胀,但是时间一长,积累到现在肯定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通货膨胀。

《21世纪》:可是,从2007年下半年、2008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结构性的价格上涨确实存在,比如说食品价格上涨说占的比重,始终都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支持一部分经济学家“中国是结构性膨胀”的这样一个数据支持。

梅建平:如果只是食品价格等结构性因素导致的通胀,整个物价水平不会一下子就同时起来。我想提醒读者注意,世界上任何一个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不会是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是同样的速度增长,上涨的速度都会是有高有低,都会是有一些引领物价上涨的因素,也还总会有一些是低于整个物价水平的商品。

从中国的宏观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要控制的是整体物价水平,而不是个别商品领域的价格上升。长远来看,如果食品价格的确上涨比较快,那么其部门利润一定会吸引新的资金投入。如果供给增加,可能通过一两年,这些商品的价格就会自然回落。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通胀总的来说还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不是结构性的现象。

《21世纪》:治理通胀,有人建议用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您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作用,升值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呢?

梅建平:因为中国目前的通胀比较高,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开始贬值,它的实际的购买力已经在下降。我个人做过一个粗略的估算,如果人民币按照购买力平价来算,可能是在1美元兑6元人民币左右,从目前的1美元兑6.8元到1美元兑6元,离升到位的幅度差距已经不是太大。因此我赞成一步到位升值。

但是这会出现一个很严重的情况,就是对中国国内的制造业来说,可能会丧失更多的国际竞争力,可能会产生沿海地区很多出口企业的倒闭,或者惨淡经营。

《21世纪》:可有这样一个问题,您所认为的1美元兑6元人民币左右并不是全球共识,如果人民币已经升到1美元兑6元人民币了,那么仍然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得还不够,还要升值。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有没有一个可以界定的界限?

梅建平:中国在目前的外汇储备情况下,应该有能力让人民币实行自由浮动,一步到位以后,再采取自由浮动汇率,当然这种自由浮动并不一定是完全的自由浮动,中国央行还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政策来进行市场干预。

《21世纪》:您认为造成目前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浮动汇率的原因是什么?

梅建平:我认为主要还是就业的压力。另外一个考虑就是中国的金融企业目前并非已足够强大,能够应付完全可兑换的市场环境。我认为现在政府部门还没有足够的信心。

我所谓的“一步到位”,是指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的一步到位,并不是说实现像欧美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中国当然也可以实行一定范围的自由浮动,这中间还有不同的政策选择,也就是说,在实现像欧美这样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和中国目前实际上的政府控制汇率之间,还是有很多的选择。

《21世纪》:您觉得会有一个平衡点?

梅建平:对,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平衡点,再经过若干年,比如五年或者十年的时间,中国可以实现像欧美国家一样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21世纪》:关于治理中国的通胀,大家也是根据各自不同的观点,开了不同的药方,您觉得中国治理通胀的手段是否存在问题?

梅建平:我认为基本上方向是对的。但是因为货币政策实际上有两个主要杠杆,一个是数量杠杆,另一个是价格杠杆。所谓的数量杠杆控制,就是通过目前所采取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就是限制银行把钱放出去。第二个就是采取价格控制——利率政策。我认为利率还应该调整,包括存款利率。现在严重的负利率,对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四五十岁的人影响很大,这些人开始考虑养老、退休问题,把辛辛苦苦存下来的钱放在银行里,购买力却越来越弱。

《21世纪》:您谈到提升利率,不管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因为中美之间存在利差的关系,如果中国再增大利差,会不会对热钱的涌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梅建平:人民币的利率提上来,当然会影响一定的热钱涌入,但我认为既然热钱已经在涌入了,再增加一些热钱,也不会造成更大的边际影响。因为中国的资本限制,并不可能由于中国的短期利率提升进来更多热钱,我认为该进来的热钱已经进来了,不该进来的热钱,不会因为短期利差再大量进来。

《21世纪》:有人认为数量型的货币紧缩政策,例如频繁的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可以抑制通胀,但也会有恶化信贷结构的副作用。因为这种方式将使得银行天然的希望将有限的资金提供给大企业,中小企业则更难以获得银行资金的支持。

梅建平: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方面,我倾向于利率调节。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基本是一个行政色彩比较浓的调节工具,但是也并不是不应该用这个数量工具,应该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调节并重。

我为什么比较强调利率手段呢?因为利率手段使得中小企业如果愿意付比较高的利息,那么资金价格的信号还在起作用。小企业还可以在利率市场上进行竞争。如果纯粹采取数量的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很有可能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更弱。因为完全数量上控制,可能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贷给比较大的企业,而中小企业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使很好的项目也贷不到钱。

《21世纪》: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化的市场,中间的一些传导机制不畅,那么在一个不完全市场化的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机制来调节,比如控制货币数量和价格,能否起到完全市场化条件下所起到的作用?

梅建平:我认为对抑制通胀来说,利率价格应该还是很管用的,其原因主要在于老百姓会在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做一个选择,就像油价提高大家就会少开车一样。如果现在的消费价格(利率)提高,老百姓的当前消费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进而对整个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大规模减税势在必行

《21世纪》:中国持续三十年来都是维持一个高速增长,而抑制通胀的过程势必会影响到发展速度。有观点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不能维持到8%,经济社会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企业会出现问题,就业会出现压力,社会安定因素也会受到影响。

梅建平:中国现在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推进下一步改革目标的阶段: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实际上可以考虑大规模减税。我最近看了福布斯全球竞争力的排名:中国的税负大概排在世界的第三第四名。

这个指数水平相当高。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居民税负和企业税负确实不低。为什么美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经受了滞胀两座大山的压力下能够重新振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里根总统的减税政策。

《21世纪》:中国政府现在的减税政策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梅建平: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降低企业营业税税率。中国企业的税负高的离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管企业赚钱不赚钱,只要有销售收入就要纳税。

《21世纪》:您觉得企业营业税税率降到什么水平比较合适?

梅建平:我认为税收应该考虑刺激企业的发展。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目前可以考虑大幅度的调低营业税税率,即使减半也可以考虑。

另外,我认为所得税税率还是比较高。25%的企业所得税是不是可以考虑降到20%?个人所得税也应该考虑下降,我认为起征点可以提高,这样可以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负担。为了鼓励投资,我认为45%的最高收入税率也应该考虑降下来。

《21世纪》:怎样的税收制度调整会使中国的企业税负更合理?比如有人主张开征消费税。

梅建平:税负最优从来都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经济问题。开征消费税有经济的考虑,因为它有一个“缺点”:大家是一视同仁的。政府一般希望税收能够向中低收入阶层有所倾斜。

《21世纪》:有观点认为,现在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的联动性非常强,因此对中国的发展也比较悲观。

梅建平: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国内的老百姓的需求能够刺激起来,把中国内部的发展动力激活。要激活内部发展动力,就要把个人消费能力激活,要把国内企业的一部分投资激活。要激活个人消费能力和企业投资,第一需要政府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就是说要把通货膨胀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降下来。第二政府要采取大规模的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政府要把更多的钱放在老百姓的口袋里。过去十年以来,基本上每一年的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政府在整个国民经济,在GDP当中所赚取的部分越来越大,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要把财政收入与GDP的平衡增长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定下来,限制财政收入的超高速增长。

《21世纪》: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从税收比重分析,有人认为企业的纳税能力下降了。也就是说实体经济不是很乐观,隐藏着经济下滑。

梅建平:确实实体经济有很大的隐患。因此我认为现在中国到了一个非减税不可的地步。近期,媒体和专家都在呼吁:中国要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

政府是更多采取公共支出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呢?还是政府通过减税把更多的钱放到老百姓的口袋里呢?我认为这是现在宏观政策的重点。

中国已经到了整个经济运转的效率出现比较大问题的时候。政府投资占整个投资比例太大。相对政府投资,私人的投资更有效率。

《21世纪》:也有人担忧,中国刺激内需,执行减税,会不会抵消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

梅建平:我想会抵消一部分紧缩的货币政策作用。但是如果货币政策有足够的力度的话,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完全冲销它的作用,抑制通胀还是会有相当的作用。

《21世纪》:有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起飞的阶段,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甚至中国比他们那个时候还要好。中国现在要求中小企业要节能降耗,要求它们给工人一个很好的保障,认为它们没有这个能力来承载这么多的功能。比如推出《劳动合同法》,您是怎么看呢?

梅建平:如果与世界横向比较,中国企业的负担在世界上是比较重的。很重要的是中国各种各样的税收,包括各种各样间接的负担,使得中小企业的成本相当高。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员工有一些保障,这些保障实际上政府是需要承担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责任是由企业来承担,比如说“三险一金”,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企业来交的,这部分能否政府更多的承担,来减轻企业压力。现在为什么要采取减税政策?因为减税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减轻一部分的运营成本。

对于中小企业环保的要求,我认为并不是过分。中国现在已经到了该环境治理的时候了,否则的话,对我们的后代,包括对我们这一代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不注重环境保护,这些成本最终还会以其他的方式来付,如说较高的医疗成本,整个一代人的生活质量的下降等等。

《21世纪》:但是在其他的发达国家的起步阶段,对企业也是课以重税的,为了要积累财富。

梅建平:我并不这么认为。比如说香港地区、新加坡的发展。香港地区实际上从上个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以来,个人税、企业税基本上处于目前的水平。

《21世纪》:刚才您谈到中国企业也是一个转型的时机,但也有人问,中国有世界一流的品牌吗?有销售渠道吗?有高精尖的技术吗?什么都没有。中国现在所拥有的发展优势就是人力资本优势,应该坚持人力资本优势才能持续发展。

梅建平: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

日本在1973年、1974年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由于大量外贸的顺差,使得日元在很短时间大幅升值,日本企业实际上也是面临巨大的压力。美国的很多企业,在1979年、1980年的时候,如果向银行借钱,需要承担20%的利息,它们怎么能够生存?

如果政府不给企业一些资源,通过减税把钱放回到企业的口袋里面,让他们做产业升级换代、建立销售渠道,创立名牌是很难实现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大企业也是一样,同样面临更新换代、产业升级、创造品牌,建立世界性的销售渠道这样的挑战。减税是使企业提升长期国际竞争力的一种现实路径。我们不能永远只做劳动密集的鞋子、袜子、打火机。

(原文发表于2008年8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