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项兵院长《经济观察报》专栏文章:参股欧美金融时不可失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8日

2007年3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受“次债危机”影响,欧美股市中金融股出现集体下跌,其中美国银行股跌幅最大。综合分析全球金融业竞争结构和“次债危机”影响,以及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全球化挑战,我认为:“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股价格下跌,也许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买入机遇——借参股策略,与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格局,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

首先,欧美顶尖金融机构价值尤存。

“次债危机”对欧美主流金融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我们应相信,欧美金融机构整体覆灭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许多欧美金融机构拥有百年历史,历经多次金融危机考验,拥有丰富风险应对策略与对冲机制。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依然是全球经济重心,金融业更是其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出于稳定全球经济考虑,各国政府及中央银行已采取各种策略,降低“次债危机”对金融业的冲击。

从历史经验来看,“次债危机”冲击会对全球金融业竞争结构及未来发展模式产生一定影响。短期而言,会加速不良资产泡沫破灭;长期来看,顶尖金融机构会借此机遇推进行业战略,进一步夯实其竞争领先地位。可以说,借参股策略实现的战略布局,也可成为中国金融业为参与下一轮行业竞争构建基础。

其次,由点到面,切入主流市场主流金融机构的难得的机会。

发达国家主流市场是全球化时代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在战略视野、管理能力、风险控制力、市场运作能力等方面经验不足,中国民族企业尚未在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国金融企业同样匮乏“以我为主”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要想在“重中之重”的全球金融业有所作为,其风险和挑战不容低估。考虑到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参股策略是现阶段中国切入主流市场一个比较现实的策略。

“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股整体下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由点到面参股欧美各类金融机构的机会。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在金融行业领域进行整体重点布局,将金融业内各类的欧美顶尖金融机构纳入参股战略规划以内,实现在全球金融领域(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PE等)的全面突破。例如在商业银行领域,我们可以选择花旗、汇丰、巴克莱、美洲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全球性的行业领导者;在投资银行业,我们应重点考虑高盛、摩根斯坦利;在保险业,可参股AIG、安联;在私人股权投资领域,黑石与凯雷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第三,参股条件已经具备。

中国金融体系在过去几年改革,使本土金融机构已具一定参股条件。按照市值计算,中国六大商业银行中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已进入世界六大银行之列。高市值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构成了中资金融机构与全球顶尖金融机构换股的基础。

此外,中国高额外汇储备也为中国金融业在全球推进“参股策略”奠定了资本基础。已成立的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为中国金融业在全球推进“参股策略”提供了新的桥梁与载体。

第四,参股成本与收益可期。

欧美主流金融企业在股权结构多为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这意味着,较小持股比例与投资成本,就可能对其公司治理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此次花旗集团CEO普林斯的辞职,就源于当时的最大单一股东 、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尔瓦德对他投了不信任票。而不久前,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注资花旗集团75亿美元,从而以4.9%的股权比例超过沙特阿拉伯王子成为花旗集团新的最大单一股东。

另一方面,欧美市场较为成熟与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法律监管体系与外部监管环境可以保证,即使我们不控股甚至不派代表进入董事会,作为股东的基本权益基本上也可以得到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我主张的是参股,不是控股或整体收购。因为,中国金融业目前匮乏“以我为主”的整合与管理能力,强行主导管理可能导致“点金成石”的双输局面。战略性参股,有利于我们了解与掌握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态势;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委派代表进入对方董事会,获得一个难得的近距离的从内部学习的机会,了解顶尖金融机构的思维方式、全球战法;有助于培养驾驭全球市场的管理人才,为提升中国金融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第五,对冲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安全,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条件。

目前,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外贸依存度已达75%。中美贸易顺差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焦点矛盾,人民币升值压力骤增。由于中国金融业尚处变革时期,金融体系仍较为脆弱,在此背景下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便可能招致类似于97亚洲金融风暴,被它人“偷钱”的可能。而如果把国家“关”起来,不让人民币自由兑换,这既妨碍本土企业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同时国际社会也将给我们施以愈来愈大的压力,我们可能会为此付出非常高昂的经济、政治与外交代价。

有鉴于此,中国金融机构需要从新的视野和高度来认真思考如何在全球化时代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他人“偷钱”之心。借助参股策略,在全球范围内与顶尖金融机构形成交叉持股关系,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格局,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结成统一利益体,变争夺市场为全球战略合作与开发;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方完全侵蚀中国市场的野心,减少我们成为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牺牲品的可能性。

短期来看,参股策略会因对方股价变动产生浮动盈亏。但在我看来,参股欧美顶尖金融机构仍是一件值得长期关注的战略行动。我们所要做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股票投资,不应单纯从短期投资赚钱效应角度考虑。而是要从国家发展战略、金融业改革与安全防范、金融机构全球化经营等层面,思考如何借助参股策略实现多层面战略目标。

(原文发表于2008年1月7日《经济观察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