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不开放焉能兼顾城乡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10日

医疗服务要兼顾城乡,惟有坚持开放。这个结论,是从历史经验里来的。说来不容易相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可是医疗服务的全面开放,至今也没有破题。现在讨论医改,不要把这一点忘掉了。 

还是从1965年那个“拐点”谈起。此前,医疗服务重城轻乡,引来毛泽东的严厉批评,然后把医疗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却又轻视城市、轻视高等医学教学和科研差不多达十年之久。回顾起来,重城轻乡或重乡轻城,都谈不到医疗服务的城乡兼顾。这是上一期评论的话题。 

深入分析一下,1965年以及随之而来的十年“文革”,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不过20%。全部城里人加到一起,也逃不出毛主席讲得那个“少数人”。既然只不过是少数人而已,全国医疗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稍稍作一点安排顾及城市,岂不就兼顾城乡了吗?为什么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为克服重城轻乡,非重乡轻城不可呢? 

除了那个年代的思维方式和政治背景之外,客观上的原因,是我国医疗服务资源总量之严重缺乏。关键指标我们引用过了,1965年全国每千人平均拥有医生1.05个,1970年降为0.85个。要是用“医师”的口径(即住院医师以上、不包括最初级“医士”在内的专业医生),1965年全国每千人0.70个,1970年降为0.43个;到1978年也仅回升到0.64个,比十三年前的1965年还要低! 

事情要这样看:要是城市化程度高,人口集中居住,每千人0.70个医师或许不算太差(WHO的资料,2005年全世界192国家中,尚有84个国家每千人平均医师不足0.70个)。可是中国农村占地广袤,乡村人口绝对量虽然巨大,但居住极其分散,加上交通条件差,所以难以集约利用医生和其他医疗资源的服务。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即使发大狠心把城里医生全部赶下乡(!),农民拥有的医师数目至多也只能增加20%——城乡之间根本摆不平就是了。 

那么,为什么不动员更多的医疗服务资源,同时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呢?答案当然是“一穷二白”。可是,封闭还是开放,结果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1978年之前怎样也摆不平的城乡关系,是不开放环境的直接产物。道理简单,经济落后本来导致医学人才不足,再不对国际医学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开放,怎么可能更多更快培养本国医学人才? 

本来50年代外交路线的“一边倒”,中国没有与西方世界交流医学的机会,还可以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交流。那时也还有一小批留苏医学博士或副博士,可以充实国内的医学教育和科研队伍。不料60年代中苏交恶,对苏东的开放也就此结束。大体上60-70年代,差不多二十年间,我国的医学差不多与世隔绝。 

一代中国医生的履历变化,或许可以帮我们看出端倪。“万婴之母”林巧稚,我国妇科专家的第一把手,1929年就毕业于北京协和——当时最著名的教会医学院是也。吴阶平,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医疗专家组组长,1942年毕业于协和,又于1947-48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傅连璋呢?作为中央苏区最著名的红军大夫,在被毛泽东亲自动员参加革命之前,是福建长汀教会医院院长,看病的本事学自洋传教士。就是1965年时任国家卫生部长的钱信忠,也是1928年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的宝隆医院开始他的学医生涯。这么说好了,那一代中国的知名医生,不是留过洋、就是在洋人办的医学院里学过医。不那么知名的也一样,反正不会用拉丁文开处方,在那个时代是不能称医生的吧? 

现在国际知名的肿瘤专家吴旻,比上面几位差不多年轻了一辈。他1944年进入抗战时期迁往四川李庄的同济大学学医,1957年又留学苏联,以一篇论文同时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和博士学位,在莫斯科一时传为美谈。比吴旻再年轻一辈的,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比如上期评论提到过的钟南山,第一次留学英国,是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距他大学本科毕业,已经19个年头过去了。我们要从北京医学院当年钟南山的老师们那里,才能追寻到近代中国医学开放的元素。 

没办法,人类的医学知识、经验和技术,从来就是在开放的条件下积累、发展起来的。不过,开放从来就不限于科学技术这样单一的层面。举一个例子,寄生虫经蚊子叮咬而传播疾病,是19世纪医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原来形形色色的热带病,总被看作是炎热的气候导致的腐败。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从此开创了“与细菌学相比青出于蓝而胜于兰”的寄生虫病学?《剑桥医学史》说,是苏格兰人曼逊(P. Manson);又说,是曼逊在1866年远赴中国厦门担任海关医生——他在厦门一共待了12年——研究当地一种“橡皮病”时,完成这一重大发现的(中译本第301页)。 

不消说,这很容易勾起我们对近代中国史的回忆——那令中国人感到屈辱的记忆。中国的海关居然由英国人把持,所以才需要曼逊这位苏格兰人不惜远度重洋到厦门来当海关医生。历史说,没有强大主权的“开放”,差不多每个事件都与屈辱的记忆相连。 

也许要等到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自信心足够强大,人们才可能把曼逊参与的殖民活动,与同一个曼逊作出的科学发现,冷静地分别开来处理。中国海关被洋人把持是一回事,外国医生发现蚊子叮咬传播疾病,是另外一回事。断然拒绝前者,欣然接受后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道理简单,因为任何关于疾病的知识,无论是哪国人在哪种情形下的发现,都应该学来、“拿来”为救人性命服务的。 

以上观点,同样适用于近代中国的教会医院和医学院。查过了,从1835年美国公理会专职医师伯驾在广州开办眼科医局(今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前身)以降,到1920年全国有教会医院326所,药房244处,每年诊治的病人在100万到200万之谱,其中包括14.4万住院病人。* 怎样看呢?也是分开处理。一方面,若没有清王朝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不给外国人传教置产的特权,这些教会医院没有一家可以办得起来。办起来了,治病救人为传教服务,说是“文化侵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为过。 

但是另一方面,教会医院毕竟治过不少中国人的病,救过不少中国人的命。教会医院还通过示范,给中国人带来了“医院”、“医疗慈善”、“公共卫生”等全新的概念;教会医院第一次引入手术麻醉、外科消毒、新法接生等西洋医术,成为西医东渐的载体,由此增加了中国民众诊治办法选择的空间。更不要说上文提到的,以协和为代表的教会医院,培养了第一代中国西医,也留下一个现代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传统。最令人感佩的,是教会医院并不止步于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大都市,而是深入内地不少小城镇。几年前我在山西跑的地方不少,像太谷、左权、霍县、高平这些县,若问那里县人民医院的来历,居然都是最早上世纪初就创办的教会医院。 

不消说,这样分开处理的理念,在1978年之前绝对不合时宜。那时流行的意识形态,不是开放是封闭。本来确立国家主权之后,大胆开放才是正道。可惜耽误了。城里合格的医生也不多,国际交流和培养又断流多少年,还要顾及占人口80%的农村,怎么做得到兼顾呢? 

(原文发表于2007年7月9日《经济观察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