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年07月02日
重城不应轻乡,重乡也不应轻城。这两句话好讲,做起来难。因为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就免不了偏来摆去。1965年“626指示”以后,医疗服务的重点开始从城市转向乡村。考察过了,虽然“指示”要求的是双管齐下,即城医下乡与扩招乡医并举,但真正大面积解决问题的,还是靠启用赤脚医生那一招,降低了农民学医和在农村行医的合法门槛,增强了为农民服务的医学资源的动员。
也许矫枉必须过正,为了把医疗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似乎非要以某种程度的轻视城市为代价。从626到“文革”,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在重乡的同时,发生了轻视城市的倾向。比如把大批城医“赶”到乡下、收缩城市医院、停办医科大学、削弱医学的基础研究和高端攻关。
说“城市老爷”,也对也不对。因为除了“老爷”,城里也还有大量普通老百姓。为什么城里人就只配享受“毕业后一年、二年的本事不大的医生”的服务呢?另外我们已经评论过了,现代医学不但起源于人口和资源积聚的城市,而且在城市环境里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轻视城市,损害了医学发展和提高的基础,最终也将损害农村。讲到底,没有来自城市的医疗知识、技术、器具、设备和人才,农村医疗服务水准的提高,就成为无源之水。不说别的,几百万赤脚医生的培训,还不是要靠城市医师们的教、传、帮、带?那些看似简陋的培训教材和教案,还不是要靠好的医学教授来编写?
卫生统计说,1965年全国每千人口平均拥有1.05个医生,其中城市2.22个,县和县以下0.82个。可是到了1970年,全国县和县以下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降为0.66个。何至于此呢?首先是城市医学教育被“砍”了:全国高等医学专业的招生人数,从1965年的16万4千人,降为1970年的4万2千人!由此,1970年全国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数(0.85)比1965年减少了,其中县和县以下的农村地方拥有的医生(0.66)也比1965年减少了。抑城终究损乡,这是历史的教训。
要兼顾城乡,非大规模增加医疗服务能力的总量不可。可是,“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要培养大批现代医生并使之有用武之地,谈何容易?不可为的事情,不谈也罢。问题是,经济条件可以支持做到的,却由于选用了不当的体制,或采取了错误政策,结果人为限制了医疗服务资源的动员能力,那就值得吸取教训了。今天看,当年的哪些做法,可以归入“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的范畴呢?
最明显的错误,就是上文提到的大幅减少高等医科专业的招生人数。其实,“文革”一起,大学根本就是停办。统计上医学院里还有的4万余同学,不过是尚未毕业的学生罢了。那个年代,人均收入也许没有明显提升,但人口规模总还在增长,因此医疗服务的需求,一般来说还是增加的。况且长期贫穷、缺少合格医生的困扰,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克服的。培养高等医学专才,年复一年循序渐进尚且不够,一下子“断流”好几年,负面影响不堪设想。
不是在农村扩大了赤脚医生的队伍吗?是的,我们也评论过,那个招数对。但是,一面减少高等医学人才,一面增加乡村医生,两相综合之后,我国医疗服务的总量究竟是加还是减,却不是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以我自己当年在农村的观察,大批农村赤脚医生的培养和训练,终究也利用了当时合格医生的存量。这个存量不增加,怎样看也是祸不是福。
不过现在要讨论的,还不是“少一个城市医学生、多10个乡医,到底合算不合算”?见仁见智的问题,吵一万年也不会有清楚的结论。问题是,赤脚医生说增就增,事后证明对;城市医科大学说关就关,事后证明错。那么,直接决定医疗服务总量和结构的医生培养方针,本身又到底是怎样决定的呢?
粗粗看去,当然是领袖的意志和认知。很明显,倘若没有毛主席1965年对卫生工作的指示,医疗重点不可能转向农村。当然,接踵而来停办城市医科大学的荒唐事,也同样无从想象。但是追究下去,我认为问题的根本还是全盘公医制。是“公医制”,才使医生的培养和供给皆由行政权力决定;又因为“全盘”,所以一旦政府决定了医生的培养方式和数量,社会再无其他合法途径给予更改或补充。这样看,高度行政集权的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模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切“政府主导”,定对了立即见效,定错了也立即见效。是非功过,非假以时日不容易看出来。可是等到知道了,时过境迁,结果已经造成了。
医疗资源的配置,要面对大量复杂的选择问题。从需求看,无论在什么体制下,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总要与其他方面的需求相互竞争。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安全和其他享受,无不与医疗服务竞争着有限的资源和收入。究竟多一点食品,还是多一点医疗,不是骤眼望去就容易作出的决定。收入水平不等,需求结构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在医疗需求的范围以内,究竟治病是为了恢复患者的生产能力,还是为了减轻病痛,抑或纯粹为了延年益寿,各有不同的紧迫程度和优先顺序。所有这些决策,集中起来由行政之手包办,不是不可以,但其间发生的误差和损失,究竟知多少?
供给方面,也是一样的。人口积聚的规模不同,分工深度就大不相同。村庄里几十户人家,“养不起”一个正规医生,因此降低标准,甚至“高小毕业学三年,边干边学”的赤脚医生,也是可取的,因为至少聊胜于无。但大都市容得下过细的分工,一个高级医学专才穷其一生哪怕“只研究细胞的耳朵”,同样也可取。在以上两个极端之间,有无数的中间组合,医疗资源究竟怎样配置得当,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全盘公医的体制高举行政命令之手,漠视相对价格,缺乏准入自由,以此应对各不相同的服务需求,灵活配置医疗资源的供给,吃力不讨好是一定的了。
就医模式,也是麻烦。简单说,究竟医生就病人,还是病人就医生,要在约束条件下仔细权衡。这里所谓限制条件,无非还是人口积聚程度、交通便利状况、以及医疗手段的技术性质,等等。小地方养不起大医生,让医生找病号、上门服务的成本比较低。反过来,人口集中、交通方便、救急设施够用,让病号“看医生”就更为合理了。国家如此之大,地方差异性如此之高,医疗服务究竟怎样布局,不能靠想当然的规划,要靠相对价格的指引。
这就是说,全盘公医的体制,无从灵便协调医疗资源的供求,也摆不平城乡之间的矛盾。更严重的后果,是本来经由日常的试错过程就可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非求助于强力政治的干预不可。不是吗?那个年代非要毛主席亲自出面,非要讲出分量如此沉重的狠话——差不多是对卫生部长的当头棒喝——才把医疗服务的城乡关系重新摆了那么一摆。这里面的教训,当年不可能理解到体制的层面。于今回首,还不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原文发表于2007年7月2日《经济观察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