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4年11月01日
与传统的大学商学院不同,长江商学院毗邻北京城繁华的商业区王府井,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位置无疑成为一种优势,借此它能更快嗅到商业的味道。
院长项兵的最大理想就是将长江商学院10年内做成“世界前十”,尽管长江商学院成立不过两年多。
管理“四段论”
“斯坦福、芝加哥大学钱比我们多,历史比我们悠久,教授比我们多,校友会在全球不仅强大,声誉又好,你给我一个道理,我们怎样才能追得上?”
复制这条路当然走不通。项兵认为:“只有差异化才能够超越。这个差异化不是研究斯坦福,而是研究我们的客户——中国的民族企业,研究它们的哪些需求还没有被现有的商学院满足。”
近十年来,通过对跨国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进行培训、咨询、研究,项兵广泛接触了大批的企业家,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颇具特色的管理“四段论”,他借用围棋职业选手的段位评定方法,将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了四个段位的分级评估,从而发现每段的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不同。
一段-二段:处于此段位的企业主要解决的是管理的基础设施问题。管理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治理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CEO(指掌握企业核心决策权的“一把手”)“愿意为股东打仗”的问题,也就是说,从制度上保证CEO能够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切实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而不是仅关注当年(或者CEO任期内)的盈利状况;二是企业的管理问题,即CEO如何替股东打仗的问题,包括制度、流程、团队建设、国际竞争等;三是企业的经营环境,如企业外部的政策环境、企业内部的资金、人力环境等。中国的企业大多数处于这个段位。
二段-三段:企业要解决自身所应具备的独特的、具有民族特征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即企业的“镇山之宝”。世界经济强国的企业群体所拥有的“镇山之宝”,大致可概括为三类:第一类以美国的顶级跨国公司为代表,其优势首先体现在全球领先的市场和营销、品牌塑造、理财能力、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同时美国相对发达和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可能也是他国不能及的;第二类以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级企业为代表,他们以精湛的制造技术、制造流程以及制造上的系统集成能力而著称于世;第三类是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世界级企业,他们以先进的高端设计和推陈出新的奢侈消费品品牌而享誉全球。中国企业在挖掘、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比较优势方面任重而道远。
三段-四段:此阶段企业实现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这也是企业从一流向超一流飞跃的必经之路。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和全球化,世界产业的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由此带来的世界新格局的基本构架有可能在将来的5到10年中形成。在企业层面,目前已在全球取得领先地位的企业要想在这一轮的争夺之中跻身“超一流企业”,锁定乾坤的因素将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有效整合资源的能力,特别是整合高级人才资源的能力。当前,中国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随着跨国列强进入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加剧而日趋不明显,中国企业必须站在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战略高度,才有可能以自己的“镇山之宝”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中国顶级企业家们在全球产业格局下的诉求,项兵很自然地将管理“四段论”运用到长江商学院的经营当中,他认为,帮助中国民族企业家树立全球视野,调整心态,从根本上进行思维创新,以寻求后发优势及大跨度跳越的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成为中国商学院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商学院跻身世界一流商学院的保证。
市场的三个“盒子”
有了管理“四段论”,长江商学院基本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但是这还不是长江商学院成功经营的全部法宝。项兵认为,近50年兴起的管理学,其研究以美国为主,美国人研究的问题还有两个前提假定:一、考虑现代企业如何在比较发达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竞争;二、机械化部队如何在平原上作战。美国人做的大量研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稀缺资源的配置,这是共性的一面。但如果直接移植到中国就行不通,我们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没有那么完善,竞争合作平台有平原,还有山区与丘陵。在中国新兴市场上,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与国企“三国演义”。
由此引出了他的另一个与商学院经营密切相关的理论——市场的三个“盒子”。项兵将全球市场的竞争态势分成几种类型,用“盒子”喻之。第一个“盒子”指阵地战术,这是发达市场间竞争合作的典型模式。所谓阵地战,形象地说即是在管理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间的关系。这一市场的特点是管理基础设施、制度体系完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按照完全市场竞争条件进行竞争合作,管理的人财物资源及经验非常丰富。
第二个“盒子”是局部阵地战/游击战术,这是新兴市场的竞争合作现状。所谓局部阵地战/游击战,即是在管理基础设施不甚完善、企业管理层多数未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自我探索、自发进行的粗放管理模式。
第三个“盒子”是超越“术”的“道”与“道”的融合,这是未来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终极成功模式。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或民族的成功无不是文化底蕴和民族哲学的结果,不管是源于古希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后的西方主流文化,还是经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儒释道共存共荣,以及“五四运动”及近代的毛泽东思想,都是企业竞争成功的本质法宝。新兴市场企业如果能够做到破除东西方“道”的框框,取其精华,兼容并蓄,那么,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将势必成囊中取物。
项兵认为,西方市场完善的阵地战术应作为中国商学院的“术”而加以系统地学习、有机地扬弃,为中国民族企业提供基本的市场准入服务。与此同时,虽然在财务、人力、办学历史及声誉等方面均无法与现有的世界成功商学院相媲美,但是,立足于中国这块颇具潜力、尚待开发的新兴市场——当今世界经济列强志在必得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中国商学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中国民族企业以及欲本土化的跨国公司作为服务对象,授之以新兴市场的创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将成为中国商学院的成功之道。“在第一个盒子里我们与他们竞争没有希望,但是第二个盒子里我们可以做到全球最好。”
得新兴市场者得天下。长江商学院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胆尝试与美国商学院不同的差异化经营模式,立志为中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帮助中国企业研究战术战法,学会后发制人。项兵很自信地这样描述长江商学院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更适应环境,既可以对付新兴市场,也可以对付发达市场;既可以打阵地战,又可以打游击战。”正因其对新兴市场研究的优势,长江商学院得以开展全球CEO培训,并与欧洲商学院紧密合作。
除了经营模式的差异化,长江商学院的差异化竞争还体现在其市场推广手法上。“我们最早搞的招生推介会,去年变成管理论坛,展示我们教授与管理相连的最新研究成果,当今年别的学校复制管理论坛这种推广方式时,我们又开始搞小型座谈会,邀请企业老总一起与教授探讨十分务实的管理问题。”在采访临近结束时,项兵院长做了这样的补充。
(<<经济观察报>>2004年11月1日第48版)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