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11月30日
2017年11月21日 中国 北京 长江商学院第四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这也是十九大后长江商学院首次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面对中国经济现状与发展方向的重大关切,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教授、甘洁教授、李伟教授、许成钢教授等多位长江商学院重量级教授以及多位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等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如何有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展望新一轮改革红利将带来的经济增速和社会发展。甘洁教授和李伟教授还分别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国产业经济报告》和《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
长江商学院第四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现场
2017年中国经济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持续发展,同时,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提升发展质量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面向未来,改革的制度红利将在哪里显现?中国经济真正的增长潜力又在哪里?长江商学院第四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以“新时代、新视野、新征程”为主题,通过对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详尽分析,对十九大后中国发展前景进行解读。
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
项兵院长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全球格局大变革与中国经济新动能”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我们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要被全世界接受,乃至于被尊重,我们必须在全球重大问题解决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要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我们的中国智慧。” 项兵院长强调,长江商学院自创立之日起,便坚持以持续为中国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全球担当、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为己任。希望通过在管理教育中的创新,进一步推动东西方的双向交流。长江商学院的聚焦点已从夯实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转变为越来越关注全球性问题,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面向未来,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企业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不仅要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必须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博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创新一直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谈及中国的创业创新问题,项兵院长表示,“在今天这个时点,我们更要坚持文化自信。我非常推崇中国先哲的两大理念,其一是‘和而不同’。日本的匠心,美国的创新,究其来源,都可以用‘和而不同’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双创应该有更高的格局。如果有更多的年轻人超越为创富而创业创新,更多的企业家为兴趣、理想、责任、担当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创业创新,为了中国问题的解决,为了世界问题的解决去创业创新,我们的双创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其二是‘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把人的地位放得太高了。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今天仍可以做出它现实的贡献,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对于中国未来的机遇,我是非常乐观的,尽管挑战巨大,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博士在本届论坛上指出,2008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一直接近40%。面向未来,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经济增长源有很多,我们的打法是N多的,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新一轮放松管制、中产阶层的崛起、消费升级,以及二次人口红利的到来等,都将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颠覆式科技带来的新的机会,包括传统行业的转型、产业链爬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等;还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们中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全球将有更大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出路:科技创新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科技创新与创业副院长、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洁博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产业经济有向好的迹象”的主题演讲,并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国产业经济报告》。自2014年第二季度起,甘洁教授每季度发布《中国产业经济报告》,通过对国家统计局2008年经营普查规模以上的48.8万家企业进行随机抽样,较全面地、持续地、前瞻性地反映产业经济整体状况,是中国首个专注研究产业经济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报告。甘洁教授指出,“虽然产业经济指数还处于收缩状态,但是整体有向好迹象。产能过剩仍然是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产能过剩的覆盖面和严重程度都没有明显的好转,仍处于历史高位。中国第三季度产业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民营企业推动的,这是我对产业经济未来表示乐观的原因之一。”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科技创新与创业副院长、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洁博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甘洁教授认为,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格局在重塑。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就是科技创新,企业要能真正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核心竞争力。“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业者。长江商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比如我们的科技创新和创业硕士课程(METI)就是在探索如何将领先的科技教育、工程教育和商学院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去培养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降成本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商学院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博士在论坛上做了题为“新视野看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主题演讲,同时也发布了最新一期的《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BCI由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等4个指数组成,其中绝大部分为前瞻指数,因此对企业经营普遍状况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自2012年的5月起,已发布67次数据调研结果。根据最新BCI指数,李伟教授表示,中国经济走势是企稳的,如果中国经济政策没有大幅度调整,明年完成6.5%-7%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如果供给侧改革顺利,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6%以上的增长。“十九大之后,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值得期待,特别是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积极的信号。中国政府很有可能会在银行领域采取更多积极主动的方法,比如减少融资成本等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活力。”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商学院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博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与此同时,李伟教授认为,“我们的需求侧已经透支过多了,财政政策长期的积极,信贷扩张的边际效率已经不高了,信贷对GDP的推动作用已经明显下降。”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其重点在于降成本。“成本上涨太快,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下降,杠杆就变成一个问题。企业因为成本上涨太快,降价促销的力度受限,所以去库存和去产能都成为问题。如果产能去掉以后,成本反涨,说明我们去产能可能负面效应太高了一点,我们需要调整。中国去产能应该尽量模仿市场化行为,以弱化行政影响,以市场模式补短板。”
中国经济发展需解决软预算约束问题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许成钢博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年度解读:潜能与挑战”的主题演讲。“数据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最赚钱的行业是银行。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取决于实体,而不是金融,因为金融本来是为实体服务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许成钢教授谈到,“作为经济学家,我们的工作就像医生,是要进行问题的诊断,需要根据症状来发现病因。如果仅看症状,我们看到的就是高杠杆率和增长放缓,包括像产能过剩,这些都是基本的一些症状。这些问题到底源自何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许成钢博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许成钢教授在演讲中讲到,“中国经济问题,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需求不足,究其根源,在于中国家庭需求不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收入只占GDP的三分之一。与之相对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率连续二十多年超过GDP增长率。 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全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减少对民企的障碍,提高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稳定金融、财政、经济并提高创新、研发的效率,如果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经济的未来将焕发巨大潜力。”
中外经济学家对话:新视野看中国经济发展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董事长、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DBA)同学王广宇,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Tom Orlik, 经济学人企业网络总监Rachel Morarjee等特邀嘉宾在论坛对话环节与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就中国当前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董事长、长江商学院DBA同学王广宇认为,中国当前供给侧改革当中更重要的命题是去杠杆。“中国经济在供给侧改革之下,整体又趋于稳定,宏观表现还不错。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总债务比例在去年年底大概是255%,这个数字甚至远高于墨西哥比索危机。债务问题在中国到底会不会影响整个经济成长,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结构?今天大家关注供给侧的角度,更多关注的是去落后产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命题是去杠杆。”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谈到中国当前的产业政策时提出,随着中国的创新不断地发展,中国在诸如AI、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很多行业中已经处于世界前沿,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的产业政策的效果可能越来越不明显。所以时代不一样,以前有用的政策未来未必是有用的。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董事长、长江商学院DBA同学王广宇(右一),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左一),经济学人企业网络总监Rachel Morarjee(右二)和许成钢教授(左二)在对话环节中交流
长江商学院第四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吸引了超过1000名报名者,共有近60万在线观众通过第一财经、新浪、凤凰、腾讯、网易等直播平台收看了论坛实况,超过30家中外媒体来到现场进行报道。
正如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周立在开幕辞中讲到,世界正在发生十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正如习总书记多次提到的,我们从没有像今天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总书记也多次提到‘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改革、把脉中国经济,讨论中国经济改革向何处去、中国经济向何处走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周立院长特别指出,“11月22日是长江商学院15岁生日。15年来长江商学院初心未改,一直坚持为中国和世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商业领袖。在今天这个时点,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长江商学院15周年意义重大。”
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周立为论坛致开幕辞
关于长江商学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采用世界商学院通用的治理架构,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商学院,以新视野与新思维应对商业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管理研究及商学教育的发展,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商界领袖。
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依托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长江商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拥有40多位全职的世界级教授队伍,贡献了一系列源自中国、引领世界的原创管理思想。2005年,长江商学院首创性地将人文课程与公益实践系统引入商学管理教育,成为全球首家提出培养企业家“人文关怀”的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拥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菁英校友群体,10000多位校友中超过一半担任CEO或总裁职位。学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有授课点,在香港、伦敦及纽约有代表处,率先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启动高层管理课程,把对新兴市场和世界商业格局影响重大的原创管理思想输送到西方,成为东西方双向交流、整合全球管理教育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之一。
长江商学院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EQUIS认证;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金融MBA项目(F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DBA)和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更多详情请登陆长江商学院官网:https://www.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