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无公益、不长江 - 长江商学院及两位教授荣获三项年度公益大奖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8日

2017年12月 中国 北京 日前,长江商学院及阎爱民、朱睿两位教授分别获颁“2017年度中国公益企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2017年度责任人物”、“2017年度中国公益人物”三项年度公益大奖。该奖项由国家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时报》社评出,分别在“2017中国公益年会”、2017(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颁奖典礼等公益年度盛会颁发,是中国公益界的权威奖项。

在获奖的“2017年度中国公益企业”中,长江商学院是唯一一家获奖的教育机构、商学院。诚如颁奖词中所描述:长江商学院“因其公益行为的影响力、创新性、发展性、公信力和企业多年履行社会责任等综合特质成为企业公益的代表者。”阎爱民、朱睿两位教授因其“个人年度公益行为的影响力、持续性、美誉度、号召力等因素,不仅在其所属行业有所建树,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组织或参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而获颁殊荣。

项兵院长感谢公益界对长江的认可,表示发自内心的自豪!他说:“长江商学院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自成立之日起就拥有天然的公益DNA和社会责任感,从创办第一天起,就把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企业家作为自身的使命。资助公益组织领导者学习专业管理知识,提升公益管理能力;2005年,全球首创性地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2010年,全球首家为EMBA学员开设48小时公益学时必修课,所有EMBA 学员必须完成48小时公益学时才能毕业;2017年,又把公益学时制度推广到学院所有学位项目中……长江希望通过一系列管理教育的创新能改变长江一部分人的思维,使得他们在视野、在格局、在担当、在责任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希望长江校友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不仅捐献自己的财务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将管理经验带入公益实践,提升公益有效性;在考虑商业决策的时候,也会考虑人类真正未来的长远利益。这可能也是长江作为商学院和任何其他商学院不一样的差异之处。面向未来,长江商学院希望在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企业家方面持续探索、实践;对社会责任做出前瞻性的思考,不仅为推动经济进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对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社会创新也作出全球引领式的探索!”

长江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政府关系及校友事务副院长阎爱民在获奖感言中说到:“我个人拿这个奖受之有愧,但如果看作是对长江商学院在过去为促进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发展所做的一点贡献的认可,我非常欣喜和感谢。我愿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有一大批企业,尤其是长江校友的企业,能够完成一个从利己到利他,到利众生,到利社会的心灵的升华。” 

“这个奖项意味着学术界对公益事业的贡献正在得到更多的肯定。”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朱睿发表获奖感言说到,“因为公益需要的是爱心和智慧的结合,缺一则不成其为真正的公益。爱心点燃了公益的火把,智慧可以让这个火把持续地燃烧。学术的洞察和研究方法可以让公益更加有效,系统。”

上图为:阎爱民教授荣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2017年度责任人物”;中图为:长江商学院获颁“2017年度中国公益企业”,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教育机构、商学院;下图为朱睿教授当选“2017年度中国公益人物”。

同时,共有10位长江商学院校友当选“2017年度中国公益人物”。他们是:EMBA16期王振耀、CEO首期王兵、EMBA29期黄晓明、CEO首期牛根生、EMBA27期姜莹、EMBA26期窦瑞刚、CEO5期党彦宝、CEO7期张扬、EMBA18期何宁、EMBA31期王克勤;12家长江校友担任董事长或一把手的企业当选“2017年度中国公益企业”,分别是:传化集团、伊利、唯品会、安踏、山水文园、红星美凯龙、VIPKID、致达科技、弘高创意建筑设计、轻松筹、鱼跃科技、深圳中天元等。

从公益1.0、2.0到3.0,长江商学院“知行合一”的公益实践

在2017(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颁奖典礼现场,阎爱民教授发表题为《从长江商学院的公益实践看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变迁》的演讲,分享了长江商学院十五年来在公益理念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阎爱民教授首先以美国学者Andy Hoffman有关企业在兼顾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为例,以历史经验说明,环境保护等问题,单凭法律制裁、政府法规、社会道义等手段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当企业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把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公益发展作为自身业务模式的一部分,只有这个时候,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才真正起到了一个内生的激励作用。简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用企业自身利益做杠杆的机制,从激励效果的角度来看,更为有效。

2017(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颁奖典礼现场,阎爱民教授分享长江商学院的公益实践与创新

阎教授重点回顾了长江商学院15年来“知行合一”的公益实践历程。他从长江公益1.0模式、2.0模式,再到3.0模式,全景式介绍了长江公益。

公益1.0模式(2002-2010年):自发公益。

以长江同学自发的、无组织的、捐钱捐物为主。2008年汶川地震,长江校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捐资4.3亿元,占中国企业捐款7%。阎教授形容此阶段为“游击战”,四面开花,基本上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没有长久的持续力。

公益2.0模式(2010-2012年):项目公益。

开始注重资源整合和公益品牌的塑造,通过“市场化+项目化+品牌化”的方式开展公益。阎教授将此阶段形容为“阵地战”。“专注一个项目,连续几年地资助,使它能够长远地发展,比如长江红领巾书屋、希望小学等一系列的公益项目,我们一直跟随了好多年。”截至目前,长江红领巾书屋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落成745个,项目受惠人数超过26万人。

公益3.0模式(2013年至今):平台公益。

开始注重公益理论的创新,研究如何将公益与商业相结合,探索以商业模式做公益。 “建立一个平台,使这些贫困地区或某一个事业产生造血机制,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这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阎教授说,“善果•枸杞”项目和“领航井冈”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项目是这一模式的代表。

“善果•枸杞”项目是长江商学院以商业模式做公益的一次成功实践。长江校友在学院组织下,帮助甘肃酒泉瓜州县银河新村善购枸杞、精准扶贫。校友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村民搭建枸杞销售渠道;帮助他们设计品牌、包装、传播,解决农户枸杞销售难的问题;帮助贫困农民持续获得更好的、有尊严的经济收入,最终实现自主脱贫。截止目前,长江校友善购金额超过334万元,银河村558人名低保农户直接受益,户均增收4631元,年收入提高35%。

“领航井冈”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项目由长江商学院与江西省吉安市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之际联合推出,致力于通过长江的商学管理教育,助力地方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是长江商学院支持老区发展、振兴老区经济的实际行动。“这个项目获得当地企业家的极大欢迎。”阎教授表示,“除了企业家培训以外,我们也在想拓展支持老区发展的其他项目。”经过一番调研,长江商学院发现当地有一种名为“狗牯脑茶”的特产,产品不错,但受限于产业链的问题,一直发展不起来。长江决定复制“善果”模式,推出“善茶”,希望通过专项资助江西吉安狗牯脑茶的生产与销售,帮助当地茶农以茶脱贫,实现期精准扶贫,这也是长江的‘用商业模式做公益’理念的又一体现。

2017(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颁奖典礼现场,阎爱民教授分享长江公益实践创新——长江公益善果枸杞项目

“在长江,我们EMBA项目每个年级每个班开学第一课就是‘公益第一课’,我们力图从学员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把公益和社会责任融入他们的血液当中去。”阎教授说:“截止到2017年,有2500多名长江EMBA学员参与了学院组织的各类公益实践,募款超过6000万元,总共贡献了超过了12万小时的义工时间,共举行 900 余场公益活动,涉及教育、扶贫、环保、救灾、医疗、助残等多个公益领域。公益,已成为长江人学习和生活的方式。”

行为科学助推中国公益

朱睿教授是长江商学院《公益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课程创始人。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益理论:“最好的公益是用商业模式做公益!”她说:“长江商学院希望倡导的精神就是:以智慧的头脑做公益,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主办方在授予朱教授“2017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的获奖辞中这样写道:“朱睿教授提倡‘用商业模式做公益’,从学术角度对公益理论进行研究,从而让公益项目的运作更加富有成效。公益的起点就是找到真正的需求。公益能够走多远,在于‘授人以渔’!

“2017中国公益年会”,朱睿教授发表演讲:《行为科学助推中国公益》

在“2017中国公益年会”上,朱睿教授发表题为《行为科学助推中国公益》的演讲,从学术的角度为公益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行为科学可以助推中国公益!

朱教授介绍,行为科学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律,通过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来设计和助推公益实践和公共政策,可以有效地提升效率。朱教授通过分享几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善用行为规律特点如何有效助推公众的行为选择、提升公益善款的募集效率、巧妙地帮助贫困家庭提升收支管理能力。

朱教授还介绍了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偏远地方孩子的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偏远地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物质问题更难解决。衡量孩子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指标中,阅读的喜好与程度很值得关注。喜欢阅读的孩子往往更自信,不那么孤独,不太容易有偏见,喜欢助人,更愿意去分享。因而,研究出一定的方法,可以让更多的孩子通过阅读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让更多人可以了解、认识、接受行为科学。可以让一些学者和业界、政府有更多的合作。让我们的公益可以不仅有爱心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智慧。”朱睿教授说。

无公益,不长江!“爱、奉献、人文关怀、家国情怀、社会担当”这些远远超越传统商学院关注的主题,恰恰是长江商学院一直倡导的精神,是长江商学院的公益DNA所在!“面向未来,更多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创新来解决。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三大社会问题的解决,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仅仅靠企业也是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需要重新建立政商关系和重视社会创新。”项兵院长说,面向未来,长江商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倡导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支持社会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