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中国经济导报》专访王一江教授:创富·民富·民享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国富”的同时追求“民富”,究竟何谓“民富”?

国家政策如何调整才能富民利国?其他国家又有哪些经验与教训?中国实现“民富”路在何方?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对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王一江进行了专访。

王一江说,对中国而言,走向“民富”,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了,收入分配合理了,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民富’。”他说。

王一江认为,提高国民素质,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和民间创业提供广阔空间,是国家发挥民众力量,实现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上佳路径。


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记者:过去,在我们许多人看来,“国富”才能“民富”,“国富”是“民富”的根本保证,甚至是来源。您是否认同这个逻辑?

王一江:这个逻辑是有比较大的问题的。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一定需要以“民富”作为基础,在“民富”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国富”。

记者:尽管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实现“民富”,今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否还会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呢?

王一江: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税务部门如果始终把增加税收、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它的奋斗目标,而不是把怎样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发展作为税收政策的目标,这在认识上就是一个严重的偏差,是不利于实现“民富”的。国家需要有税收,但是不是一定税收得越多越好,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集中到国家手上来办,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中央提出“民富”这个概念以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大家应该更容易统一认识。

记者:那么您认为何谓“民富”?

王一江:“民富”的内涵,应该有两个要素:一是人均收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二是广大民众得以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即收入差距不太大。

记者:那我们离“民富”还有多远呢?

王一江:30年前,中国的人均GDP不到400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达到了4000美元左右,大体为最贫穷国家的十几倍,为最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中国进入了“中等偏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世界排名在百来位。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也亟须扭转。

这些数字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巨大的。这些数字同时也说明,无论从收入水平还是分配关系的角度来看,对中国来说,走向“民富”,依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既有他山之石,也有前车之鉴

记者:100多年来,诸多国家都在富强之路上孜孜求索,经验与教训并存。成功者如美国与日本,失败者如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等。他们分别是用何种模式追求国家富强的?

王一江:纵观美国的历史,美国是怎么富强起来的呢?有3个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个人致富的奋斗精神;政府对这一精神的支持与鼓励;产业资本的法治原则。

日本是怎样走向富强的呢?关键在于明治政府实行了与其他发达国家类似的国策:保障民权,发展民企。

记者:除了欧美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所走过的“民富”之路,还有没有别的道路可以实现“民富”呢?

王一江:不少国家都尝试过走一条自己的实现“民富”之路,但无一成功。其中对人类发展历史影响最大,也最惊心动魄、令人感叹的,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一批国家,以国家力量集中资源,试图靠国家力量实现目标的尝试。

在共产主义理想和理论指导下,上世纪30~50年代,前苏联以生产资料国有制为基础,实行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很快以科技强国、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的面貌展现于世。

记者:前苏联是怎么做的?

王一江:苏联靠的是两个“法宝”:一是靠国家强制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二是集中资源,做国家想做的事,使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这两个“法宝”中,第二个“法宝”是永远好用的,但第一个“法宝”,却受资源总量的限制,终将失效。靠增加投入来获得增长,资源耗尽之日,便是失败来临之时。这就有如在极限内,皮筋总可以拉得更长一点,但拉过极限,皮筋就断了――这便是前苏联经济“盛极而衰”的根本原因。

除了“苏联模式”,前南斯拉夫还尝试了企业由劳动者社会所有加市场经济的模式;印度尝试了民主政治加计划经济、国企与民企并重模式。其结果也是有目共睹,无一不令人失望。

走向“民富”,我认为,人类至今尚未找到第二条或第三条道路。

记者:发达国家实现民富的经验,主要是什么?

王一江:所有发达国家实现“民富”的共同经验,其实都非常相似,也非常简单明了:保障个人自由,提高国民素质,支持民众致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良好条件。

从前苏联的经验来看,靠国家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可以辉煌一时。但还没有一个经验告诉我们,靠国家的力量来发展,可以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长期稳定地发展,最终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样的经验还没有过。


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记者:实现“民富”,除了一国的人均收入要达到很高水平,还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发展成果。在分配关系方面,国际经验能告诉我们什么?

王一江:我们看到,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那些国家,即收入水平的“第一世界”,收入分配多数也较为公平。比如,以基尼系数作为一项衡量指标,日本和德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5和0.28,属于非常“健康”的区间。其他发达国家多在0.3与0.4之间,也不错。发达国家只有美国超过0.4这一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0.41。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巨大收入差距、严重分配不公,主要存在于亚非拉的中等收入国家,比如巴西(基尼系数0.57),阿根廷(0.51),墨西哥(0.46),南非(0.58),尼日利亚(0.44),土耳其(0.44),菲律宾(0.45),马来西亚(接近0.5)。

这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的两组数字,并非偶然。

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民众为个人致富而奋斗,不仅是实现高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限制收入差距过大的有效途径。

世界各国正反两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初次分配公平的关键之一,在于机会公平。政府通过促进机会均等,保证初次分配差距不要过大。


构建合理有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记者:保证机会公平和社会公平,让广大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再分配。发达国家在推行福利制度实行再分配方面,有何值得借鉴的经验?

王一江:政府通过再分配,推动收入公平,这个做法,总体来说值得借鉴。但应该看到,若方法不当,着力不妥,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都非常有限,可以认为是“小福利社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社会福利,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国民素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都推行了广泛的社会福利,成为了“大福利社会”。从那时起,60年过去了,“大福利”在为社会稳定作出很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记者:那您的结论是什么?

王一江:发达国家的经验使我们看到,建立有效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是简单的“多花钱”。实行社会福利,痛苦和两难是:社会福利没有、少了不行,过了、滥了也不行。

记者:那么,应该依据什么原则,才能建立能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福利制度?

王一江:从发达国家实行“小福利”和“大福利”正反两面的经验来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社会福利制度,应该遵循以下3个原则。

一是对确实不具备劳动能力者,比如老弱病残,提供基本的社会援助。这类福利的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共识相适应。

二是对具备劳动能力者,在他们遭遇不幸和不测时(比如伤病、失业),对他们提供审慎有限的社会援助。这类福利的重点,应该放在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其再就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给钱,避免有劳动能力的人产生对社会福利的“药物依赖”。

三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和健康,必须大力投入。要充分认识到,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来说,最具重要性、最代表他们共同利益的,莫过于下一代的健康身体和良好教育。这不仅能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劳动力,而且能使穷人的孩子避免输在起跑线上。

具体说来,除了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和全民义务教育,打破城乡和地域隔阂,为贫困家庭的婴幼儿提供牛奶和食品补贴,对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这些在发达国家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已实行的社会政策,应该在中国尽早地全面实施。

(原文发表于2011年3月5日《中国经济导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