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1日
黄光裕和陈晓对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随着“9·28”特别股东大会的召开,尘埃落定,以陈晓方占上风而暂告段落。
整个过程中,公众对这起商业事件的关注,达到了空前高度。网民的热情和同情,铺天盖地地投向尚在狱中的黄光裕,这在成王败寇和仇富心态浓重的中国社会极其罕见,更何况黄的个人形象一向不佳。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本案触动了很多人心中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在中国公有制的大环境下,部分私人产权是无法明确的。比如农民对土地和城里人对商品房,都没有完全的所有权,这加重了国人对于私有财产权利的焦虑和执著。以此观之,黄一手创办国美,并是公司大股东,陈晓就不应该“乘人之危”,夺取实际上的控制权。
但是,国美毕竟是一家上市公司而非私人企业。上市,意味着邀请众人一起成为股东,并与众人分担风险、义务和收益。通过上市,创始人可能获得巨大的直接回报,但另一方面,一旦企业变成上市公司,从本质上它就变成“公众公司”,不再是某人某家的绝对私产,这是不少热衷于“上市圈钱”的企业此前缺乏认识的。
因此,此次国美之争的一个正面意义在于,对全民做了一次上市利弊的对照解析:公司既然要享受上市的利益,就要承担控制权可能旁落的风险。对于黄光裕来说,既然此前已经被稀释了许多股份,就更应该从一开始就正视自己不再绝对控股的现实,小心行事,谋求共识。
诚然,黄光裕的抗争是可以理解的,但陈晓的作为同样无可厚非,因为他是在为“国美公司”争取利益:黄光裕入狱客观上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障碍,适当“去黄化”是保全公司、保全其他股东的自然选择。但这样做也会伤害黄光裕作为大股东的利益,辜负黄的信任和托付,这也是公众诟病陈晓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整个公司利益和大股东利益之间,陈晓作为“受托人”,该怎样权衡两者利弊呢?
从现代公司治理意义上讲,如果公司是黄光裕私人的,便无二话,一切以黄家利益为上;但既然是上市的公众公司,就顾不得那么多个人情感和毁誉,要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先。这次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正是显示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从中国传统文化上讲,陈晓的做法,注定不会被大众所理解。因为儒家文化的一大要旨在于“知恩图报”。至于是非曲折,善恶真伪,甚至民族大义,倒在其次。在《论语》“子路第十三”章中,有人问孔子,如果父亲偷牛是否要举报,孔子回答:“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情在法先,反对大义伤亲。对于忠臣的标准,更以报恩为主线:诸葛亮名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早已深入人心。
不过,以这样的标准去评价陈晓,笔者认为,显然已经不符合现代商业社会发展的规则。如以此要求职业经理人,只会有愚忠,不会有进步。因此,在当下,此道可休矣!
很多人担心,国美之争会让中国家族企业的公众化速度变慢,让职业经理人更不被信任。在我看来,如果企业在上市之前能放慢脚步,三思利弊,明确控制权的风险和平衡,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至于职业经理人,此案样本意义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国美争端的必要条件是股权相对分散,这会刺激老板们把股权看得更牢;另一方面,除了陈晓的2%股权,其他高管,一直是两手空空,相对容易被左右,这会提醒老板们注意用股权笼络人心。
其实,股权只是冰山的一角,要用好经理人,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建设,使他们能在明确的范围内,充分施展所长,并获得足够的经济和非经济回报。这种基于制度的“信任”,是每个健康企业必须建立的,绝非可以开倒车那样简单。
度尽劫波,兄弟不再,但属于公众的国美公司,理当延续下去。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学副教授,原文发表于2010年10月9日《中国经营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