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6日
5月20日,由长江商学院和朝鲜日报联合举办的亚洲领导力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哈佛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和首尔全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光宇举行对话,讨论疫情下全球经济如何走出阴霾?政策制定者应当如何有效激励本土和跨国企业的经济复苏?疫情恢复后哪些行业将会被重塑,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新冠疫情的出现可能要为WTO时代画上圆满的句号,我觉得我们可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很多两国、三国多边协议已经慢慢涌现。国家层面也会看到很不一样的状况,尤其是在贸易、投资和业务方面,因此公司如果要开展他国业务可能会非常困难,不仅考虑当地的经济规模、特点、本地化还要做到多元化,考虑不同国家的供应链、产业链情况,因此未来一年公司将会面临很多挑战。”项兵说。
罗伯特·巴罗则认为,全球贸易肯定有一个永久性的衰退,更多国家会选择在自己国家生产、制造产品,美国的制造业会出现恢复,但从政治角度,是非常昂贵的。
“全球问题一定要有全球的解决方案,国际合作目前没有出现非常积极的影响。”全光宇认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整个国际社会需要重新构建领导力,处理全球事务时怎么做、遵循什么机制,而不是互相指责。
以下为研讨会对话整理:
全光宇:新冠疫情带来新一轮中美冲突,对于目前的状况怎么看?
项兵:曾经布什总统在位时,美国帮助中国遏制了非典的传播,埃博拉病毒传播的时候我们也进行了充分的合作,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中美合作才可以取得好的成果。另外,我们在企业、大学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责任心、国家视野的人才。
全光宇:新冠疫情目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非常巨大,失业率、全球供应链都受到冲击,将会如何复苏,未来将是一个什么情况?
罗伯特·巴罗:2008年的金融危机,恢复过程是缓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次的危机和2008年的不同,主要衰退的迹象不会持续下去,还是有可能快速复苏的。因为我们现在最不缺的是资本、人才资本、教育资本还有实实在在的钱,同样也不缺供应商和公司。
如果要在历史中找到一个可比性的事件,我觉得可能战争之后的重建和疫情以后的复苏比较类似。二战之后很多国家被德国占领,1944年才得以解放,1944年-1946年在这短短两年期间,这些国家国内的生产总量大概是正常水平的40%-60%,所以基本上,这个恢复还是很快的,因为这些东西没有遇到损坏,只是被关停了。
项兵:经济的复苏将会给各方面带来好处,但可能在未来的十年,很难看到人才、资本、产品在国家间的自由流动。
在国家层面,一些国家在疫情影响下越来越意识到靠自己的重要性,做一些多元化产业链建设,强调经济自给自足,不依赖他国,这对于全球贸易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消息。我们的全球化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让所有资本涌向中国,但如果这些资本没有被马上利用起来,就是无效的投资,疫情让大家意识到了这一点。
全光宇:控制疫情和复工复产是最近的热点,如何在二者之中找到平衡?
项兵:我有一些担忧,国家级的经济体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球的游客或者教育,大量依赖于国际教育的公司可能会进入困难的境地,如果流动资本不够,只够支撑4-6个月,肯定彻底没有办法了,还有对旅游公司、国际教育相关公司的担忧。
罗伯特·巴罗:现在因为全球化,我们第一次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公共卫生问题,确实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我们当然希望二者平衡达到一个合理的状态,美国和其他的国家都期待这样的答案,两者之间应该怎么样做选择。
对于第二波疫情是否会爆发,我个人觉得有这个可能,也不是一定会出现,有可能会出现一秒,有可能自己就消失,或者局限在季节。1920年出现疫情的时候,最贫困的国家失去的生命最多,现在我们发现,当年的疫情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印度,占到了40%,然后是南非的一些国家,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了,现在我们有很多的贫穷国家,但是其实疫情控制都还比较好。
疫情戒严三个月之后,大家有一点的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很多的公司、餐厅、特殊行业已经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了,像游学、出国教育等等,这些产业中还苦苦坚持的企业,还不知道坚持多久。
全光宇:中国政府是否会有更加积极的政策刺激经济?后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项兵:尽管全球化遇到了很强的阻力,但中国国内市场非常庞大,供应链很完善,我对中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乐观。
首先中国有大概30个产业都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另外还出台了很多新的管理条例,对各个产业有很大力度的支持。后续进一步振兴经济的话,很多产业潜力可以调动起来,例如通信、建筑行业、等等,可以取消一些行业限制,激发结构性潜能,有更好的发展。
全光宇:疫情前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哪些改变是暂时的,哪些是永久的?
罗伯特·巴罗:大部分的影响都是暂时的,但对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将会是永久的,因为有些东西本身就已经在进化当中,包括在家办公的趋势、逆全球化趋势,本身就在萌芽,只不过疫情加速了这个发展,可能慢慢会变成新常态。
我自己上了很多网课,网络上课和课堂上课体验完全不同,我还是希望在课堂上,这样有人文关怀。后续可能自由贸易不会那么容易,更多国家会选择依赖自己。
项兵:从地缘政治来说,我希望疫情可以让中美之间暂时放下分歧,让经济实现更好发展,疫情是一个很好的让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机会。第二是中国、美国应该携手让国际组织力量更强大,我觉得它们可以在国际范围内起到很好的协调机制。我希望不要有那么多贸易保护主义,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由贸易。
另外我们需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让年轻人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奋斗获得美好生活,这是新时代全球化的目标,不应该互相指责、逃避问题。这些机构应该负担起国际义务、全球义务,给更多国家带来人文主义、力量、激情,我讲的不仅仅是经济,而是整体社会良好发展所必备的一些东西。
罗伯特·巴罗:关于疫情,在某一些进行合作是必要的,如果疫苗在中国发明出来了,这个想要分享出去,或者其它国家做技术转让。我觉得新冠疫情给我们提供了两条路,不管合作不合作,我们在某一些层面都需要和国际组织对话。
全光宇:哪些行业在疫情结束后会繁荣?
项兵:未来不止是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公司能够从疫情中受益,还有健康类的、卫生保健也会获益。从中国公司角度来说,很多非主流的行业,像帽子加工、袜子生产,这些其实都增长的非常好,因为虽然是疫情,大家对日常用品的需求不会减弱。我觉得也正是中国这些制造业,给美国人民带来很多的方便,以低价买到优质的产品,不应该限制美国公民购买中国产品。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