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滕斌圣教授《中国经营报》最新文章:“家天下”与儒家抱负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6日

编者按:

  中国民营企业走过了30年,第一批创业者往往都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上山下乡、下海创业等“历史进程”,他们的子女多数是80后、90后。现在父辈打拼下的天下,该是子承父业的时候了。不过,新的问题出现了。

  这批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创业者的子女,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江湖人称“富二代”。但通过《中国经营报》调查却发现,他们或面临不同的人生选择,或面临能力不能胜任的情况。

  谁能成为新一代民营企业掌舵人?从一世到二世,信奉“家天下”的民营企业家们是否别无选择?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曾断言:“在未来5至10年,将有一部分家族企业在交接班中消亡……”民营企业在继承与发展间,做大抑或死亡?

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孟浩然的诗里即有描写:“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很多领先的民营企业,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创始人的老去,接班问题如期而至。

越是久负盛名的民企老板,越是率先遇到传承的挑战,比如万向的鲁冠球,华西村的吴仁宝。他们以极大的机会成本去赌一把,赌自己有个“好男儿”,从而完成从一世到二世的惊险一跳!

但事实上,他们真的别无选择吗?

回归基本点——文化的宿命

家业难道不传给子女?子承父业首先因为爱他们,同时也许与本土宗教里“香火继承”的概念有关:据说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 后人的香火祭奠。如果没什么家产留给后人,就没有把握祭奠会如期如质如量进行。可见,把家产和事业留给子女既是爱他们也是爱自己,天经地义。

西方人不一定这样想。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类都是上帝的孩子。生前财富的获得,是上帝的眷顾;死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取决于上帝对其一生善恶的评 判,与后代财富多寡无关。于是,像卡耐基、洛克菲勒那样,晚年捐出巨额财富做慈善,能抵消财富获得时可能的“原罪”,有利于获得高分,增加上天堂的机会。 这样算下来,捐给社会比留给子女更划算。

除了宗教传统,历史的烙印也很深。中国经历了世界上最长的封建社会,“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企业家有“帝王崇拜”:企业是自己的“小小帝 国”,希望代代相传,从一世到万世。正如《过秦论》中所说:“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不过,不少“富二代”却无意成为“富二世”,至少还不急于把“天下”接过来。最近有调研显示,只有20%的“富二代”明确要接班。他们觉得,已经 富可敌国,何必苦苦奋斗,重走第一代的老路。不如专注于从富到贵的转换,同时享受人生。 还有些“富二代”比较西化,追求自我,崇尚独立,不是简单地去接家族企业,而是在广阔天地走自己的新路。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不去依附父亲已有的产业, 而是在通讯传媒等新领域开疆拓土,打造“盈科”系企业。美的老板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同样在家族企业外创业:1994年开始在顺德做小家电贴牌生产,虽然 是依托美的,但毕竟另起炉灶。8年后更名为“盈峰集团”,拥有5个实业公司,并从美的收购了易方达基金25%股权,从实业转向投资,走出独立的道路。

接班人选——何必急于上位

总结起来,有四种“富二代”类型不适合快速接班:品行不端,兴趣不高,能力不足,准备不够。

首先对“纨绔子”要非常谨慎,而这在“富二代”里并不罕见。正泰集团曾酝酿成立“败家子基金”,让不合适的第二代不必加入企业就衣食无忧,不失为高招。如果把“江山”传给秦二世或隋炀帝这样的接班人,的确会祸及基业。

对于那些接班兴趣确实不高的第二代,其实不用勉强,因为做企业千辛万苦,需要极大的内在动力,是不能强求的。汇源的朱新礼,没有马上要求退伍的儿子介入经营,更没有规划其接班,因为其更愿意追求企业之外的事业。这样做是理智的。

对于能力欠缺的第二代,创始人不能被期望冲昏头脑,虽然这很难。力帆的尹明善很清醒,当看出儿子尹喜力经营工厂心不在焉时,另外聘用厂长辅佐他, 后来派他去经营足球,发挥其所长。最不清醒的是王安,非得让平庸的儿子接班王安电脑,结果骨干流失殆尽,一代巨擘以破产收场,令人扼腕。

也有顺利的,山西首富海鑫钢铁董事长李海仓被枪杀时,儿子李兆会还在澳洲读大学,最终他爷爷拍板由他接班,而不是身居公司要职的叔叔们。这完全符合中国王位继承的原则,所以并无异议,结果也不错。

纠结的二代——还有别的选择吗?

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富二代”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当年大中电器做得风生水起,接班问题却困扰张大中。为了在出售谈判中掌握主动,张 大中任命儿子为某门店店长,对外释放强烈信号:别以为我儿子是不能接班的!不过,最终大中还是被出售了,因为老张很清楚,从店长到CEO,不是可以速成 的。

虽然“富二代”接班并无悬念,但以笔者的接触,“富二代”的平均能力,还是要低于他们同龄的优秀经理人。这不难理解,既有成长环境的区别,也因为后者是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因此,能否把优秀经理人真正融入,将是决定未来20年民营企业成败的关键。

在一世到二世的传承中,稀释一点股权,笼络一批人才,建立一个体系,向现代公司治理前进一步,将是中国家族企业长治久安之道。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副院长,本文发表于2010年8月15日《中国经营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