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2025博鳌•长江商学院之夜暨凤凰网梧桐夜话”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南海春潮逐浪高,智慧星火映博鳌。2025年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长江商学院与凤凰网财经在海南博鳌联合主办“2025博鳌•长江商学院之夜暨凤凰网梧桐夜话”,为推动思想碰撞搭建了高端、国际的交流平台。数十位国际组织核心智囊、顶尖学府知名学者及跨国企业决策者汇聚一堂,聚焦“AI革命与全球经济新格局”这一主题展开巅峰对话。

AI重构全球竞争逻辑 

技术赋能出海新生态

长江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

李海涛

长江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李海涛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过去的三个月,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对中国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应对变局,要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长江商学院的使命是把握时代脉搏,成就伟大企业,在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帮助企业走出去、走上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AI技术革命、中国企业的出海、民营经济新使命这三个题目代表了2025年前几个月发生的三件大事,李海涛院长认为。

在AI技术革命方面,李海涛院长提出,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AI领域"大力出奇迹"的神话,其在资源优化方面表现出色,让中国在AI领域看到了追赶的希望。同时,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始使用国内芯片,也意味着中美在硬件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为中国AI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信心。

针对中国企业出海这一重要命题,李海涛院长指出,中国拥有全球30%的产能,但消费能力仅占15%,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东南亚以及全球南方地区有大量中国企业,且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在这些地区寻找发展机会。

谈到民营经济发展时,李海涛院长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国内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尤其是传统行业,如果不能利用AI、数字化等新技术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中国经济需要再平衡,从依赖出口和投资转向扩大内需和消费。民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既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又要积极参与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同时在国际上成为伟大的世界企业,推动全球化进程。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表示,DeepSeek的横空出世激发了社会大众对于中国经济的乐观情绪。

“新的科学技术正在非常深刻的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也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希望。而且,新的科学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美国政治干扰也不可能,这是应对逆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一个力量。”

该如何应对当今环境下的逆全球化,如何应对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龙永图认为要做好两点:一是依靠内需,二是经济结构改革,“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 

翁诗杰

就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议题,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指出,当前中企在东南亚市场面临“重市场开拓、轻技术赋能”的问题,亟需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破解融资与产业对接两大瓶颈。

“当我们在商言商开拓市场时,是否应该看得更远?”翁诗杰表示,东南亚国家普遍面临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困境,其中融资缺口和产业投资断层尤为突出。中国的企业应利用自身的产能优势,在当地落地后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与当地企业或高校合作,结合当地地缘优势,使产品命名等更接地气,实现中国智造的真正落地。他认为,这不仅能激发当地的自主研发能力,还会起到正向作用,实现互利共赢。

“AI+”链接千行百业:

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正大集团高级副总裁 

林侃

正大集团高级副总裁林侃分享了对AI发展、全球竞争格局、商业应用落地及行业颠覆等核心议题的见解。他认为,当前AI尚未突破人类智能临界点,但未来AGI的突破将带来行业颠覆性的变革,高质量芯片、独特的数据是在AI竞争中领先的关键。中国在AI竞争中具备独特优势:

● 首先,中国的制造业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得AI产品的价格优势显著,这意味着AI技术能够更快普及,让更多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得起AI产品;

● 其次,中国科技企业的产品化和市场执行能力更胜一筹,一旦核心技术再度取得突破,它们能迅速推出高质量的应用,实现规模化推广;

● 第三,中国在数据资源和产业生态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14亿人的巨大市场、海量的用户数据以及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为中国企业在全球AI竞争中提供了强劲支撑。

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 

钱堃

针对“6G可能带来什么样的颠覆性变化”这一问题,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表示,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周期大约为10年,如果以2019年作为5G元年,那么6G预计将在2029年到来,其带来的变化可能和AI息息相关。AI能够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实现网络资源分配的效率最大化,确保在最需要的地方分配最多的带宽;同时,AI在节省资源等方面,也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钱堃特别强调了中国创新力量对技术路径的影响,指出像DeepSeek模型的出现,验证了即使大模型缩小,也能够保证其优良的性能,减小了对终端侧AI算力的需求。“一方面提高终端侧的算力,一方面在模型上做一些优化处理,两者相结合,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实现终端侧AI。到时候,包括手机、PC,都能处理很多的AI的需求。”

日本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 

刘国平

日本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从日企经验出发,提出"技术共生需超越地缘叙事"。在他看来,AI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有助于传统产业实现经济与技术上的超车,特别是在算力、算法和数据三方面,中国在数据量上具有独特优势。

刘国平以欧力士集团为例,介绍了日本企业走出去、走进去的经验借鉴。他表示,企业应注重属地化经营,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避免过分追逐利润而忽视对当地社会的贡献。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副主席 

李嘉林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副主席李嘉林从实际应用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AI的看法。他认为,AI发展正迈向新的阶段,借助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大模型推动技术普及,AI从“通用智能”朝着“行业专用”的方向演进。在AI+模式下,众多行业实现了价值提升,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强化风险管控以及激发企业业务创新。

李嘉林提出,随着数据资产入表新规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企业通过AI技术赋能数据资产治理与应用,企业的数据价值可以在财务报表中量化呈现,增强巿场对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评估认可,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影响与发展优势。

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马翔

创新行业往往经历"高估现在、低估未来"的发展曲线。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翔指出,AI作为新兴技术,同样会面临初期过热、中期调整的发展周期,实现真正的产业价值需要长期耐心的资本支持。

马翔以物理学中的永动机为例强调,AI并非万能的"信息永动机",其创新仍局限在人类已知的知识框架内。然而,AI确实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因为它可能是第一个能够主动工作的工具,这与以往的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AI在模型能力提高和算力成本降低上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包括金融保险业在内的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未来范式:

从场景落地到生态协同

慈铭集团原董事长、海医大慈铭乐城医院董事长 

胡波

在讨论到AI在医疗行业的落地应用时,慈铭集团原董事长、海医大慈铭乐城医院董事长胡波指出,AI颠覆了整个医疗诊断,包括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医疗误诊率在40%上下,现在通过AI已经拉齐了全世界的水平,所以AI诊断非常有价值,未来可以大显身手,不仅能为患者节省药费,同时也让病人少受痛苦,尽快恢复健康。目前来看,中国医疗行业需要发展出更多的产业新质生产力。

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科学家 

陈雨强

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陈雨强在发言中深入分析了AI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他指出,AI技术正进入推理周期的新阶段,这一转变为中国AI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在传统的训练周期中,AI模型依赖大量数据和强大算力进行学习和训练,但随着算力的瓶颈逐渐显现,AI的进化将不再单纯依赖数据积累,而是更加注重推理能力的提升。

陈雨强表示,中国在推理周期中具备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基础模型的突破上。随着推理能力的提升,中国的AI企业不再需要依赖全球领先的算力资源对中国AI企业的掣肘降低,而是可以在丰富的行业现有的数据和技术基础上实现快速进步。这为中国的AI公司提供了超越传统技术瓶颈的机会,DeepSeek等中国企业在基础模型方面的突破,正是这一转折点的体现。在新周期中,中国有望成为全球AI竞争的重要一极。

晨光首席可持续发展官 

陈姿丹

晨光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陈姿丹还原了今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亲历的沸腾时刻。当AI伦理争议裹挟着“暂停发展”的保守声浪,全球精英用压倒性投票表达了共识——AI要加速发展。她还特别提到DeepSeek春节期间的破圈现象,当时负责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帮助企业推动AI文化落地的她,对此格外关注。

陈姿丹认为,ESG和AI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两块内容,并期待ESG与AI之间的结合。“ESG是需要长期投资且是有价值的事情。现在很多ESG的问题不是源于数据质量差的问题,未来AI可以帮助ESG提升,并且可以长期提升ESG投资效益,能够动态地评估ESG评分,能够实时进行环境监测,有更准确的环境判断。”

猿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程群

猿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指出,教育正在朝着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目标迈进,人工智能能够推动这一目标更好实现。他们正在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场景,帮助教师实现精准化的教,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教育管理者实现科学决策。“智能双师”模式中,线上教师负责讲授专业知识,线下老师负责课堂组织讨论,学生还可以与教室大屏进行互动,帮助每一所学校都能高质量开展心理健康、科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等素质课程。

他强调,在未来,老师这个角色依然不可或缺,在教育过程中,知识传递可以更多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但育人和情感互动则需要老师来完成,教师通过人机协同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更好满足人们“上好学”的需要。

吉利科技集团海南代表处首席代表、东方亿林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小宝

吉利科技集团海南代表处首席代表、东方亿林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小宝分享了吉利在汽车、航空航天、卫星研发、新材料等领域的战略布局,并重点阐述了吉利如何利用AI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以及在绿色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

赵小宝表示,吉利不仅在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实现了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绿色经济方面,吉利积极探索传统林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开展黄花梨种养创新项目。通过科技手段与绿色金融的协同,为珍贵林木产业开辟了新路径,助力林业碳汇产业化发展。

百度智能云市场部总经理 

曹海涛

百度智能云市场部总经理曹海涛谈到过去三年的确定机会时表示,首先是模型发展,中美在模型领域的发展显著,推动了资本和产业的发展,未来模型发展不会收敛,新的模型还会不断出现,模型能力的天花板会继续提升;第二是算力增长,在算力层面,英伟达等公司市值增长迅速,享受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红利,国产芯片如华为、百度等也在快速发展,未来会进一步降低成本;第三是应用落地,应用场景的探索和落地是重要的机会。

凤凰网高级副总裁 

刘春

AI革命绝非单纯的技术迭代,而是生产要素的重新定义、产业权力的再次分配。当“科技全球化不可逆”时,中国企业的真正命题是如何在开放生态中抢占价值链制高点。

凤凰网高级副总裁、长江商学院EMBA14期、文创EMBA首期班校友刘春表示,DeepSeek的出现极大地震撼了世界,带来了大家对于中国AI科技的重新判断,也带来了对中国资产的重新估值。“AI已成为2025年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话题,也成为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新的驱动力。”刘春强调:“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增长点,深刻改变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构建全新经济格局。”

此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孙大陆,腾讯公司副总裁韩开创,稻草熊娱乐集团执行董事、ESC委员会成员兼首席运营官翟芳等重量级嘉宾一并出席“博鳌•长江商学院之夜”,并结合行业前沿趋势带来精彩的观点分享。

“长江商学院之夜”是长江商学院在全球顶尖论坛期间举办的高规格品牌活动,曾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等期间成功举行。此次长江联手凤凰网财经“梧桐夜话”共同举办的“长江商学院之夜”围绕“全球经济格局发展趋势”“AI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议题贡献了深具影响力的前瞻观点及趋势洞察。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21日,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