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长江商学院发布最新《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7日

2022年1月20日 北京   在本期调查中,受访者整体上延续了对A股的保守预期。在本次调查中,约60.2%的受访者认为A股在今后12个月会上涨,比上期下降0.8个百分点,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7.3个百分点。受访者对将来12个月A股预期回报率估计不高,平均预期是-0.8%,只比上期上调0.1个百分点,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2.6个百分点。

与2020年末相比,受访者整体下调了对房地产的预期。本期,约55.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12个月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会上涨,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13.5个百分点。对房价的预期回报率是1.4%,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2.2个百分点。

受访者对市场的保守情绪可能来自于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担忧,本期受访者下调了对长期经济增速的预期,约58.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GDP增速能够超过5%,比上期下降了3.8个百分点;对GDP的平均预期增长率为5.4%,比上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和上期的调查相似,金融从业者和散户对投资和宏观经济有着非常不同的判断,金融从业者明显较散户乐观。对于A股在今后12个月的走势,52.8%的散户认为会上涨,但金融从业者有83.5%;对今后12个月A股回报率的预期,散户是-3.2%,而金融从业者是6.6%;对于今后12个月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走势,只有49.2%的散户认为会上涨,但金融从业者有77%; 对今后12个月房价的回报率预期,散户是0.8%,而金融从业者是3.5%。

《长江商学院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CKISS)》报告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人情绪和预期的调查,是基于中国13个重要城市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源于2021年12月份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以及A股上市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以及其他最新的国内外资本市场及宏观数据。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未来走势的看法,以及对经济增长等宏观指标的预期;第二部分结合对宏观经济、上市公司等基本面分析,探讨投资者情绪产生的原因。

受访者整体上延续了对A股的保守预期,下调了对房地产的预期,但是金融业比散户明显乐观

在本次调查中,约60.2%的受访者认为A股会上涨,比上期下降0.8个百分点,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7.3个百分点。对A股预期回报率是-0.8%,只比上期上调0.1个百分点,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2.6个百分点。

与2020年末相比,受访者整体下调对房地产的预期,本期约55.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房价会上涨,比上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13.5个百分点。对房价的预期回报率是1.4%,比上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比2020年年末调查下降2.2个百分点。

金融从业者和散户对投资有着非常不同的判断,金融从业者明显较散户乐观。对于A股在今后12个月的走势,52.8%的散户认为会上涨,但金融从业者有83.5%;对今后12个月A股回报率的预期,散户是-3.2%,而金融从业者是6.6%;对于今后12个月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走势,只有49.2%的散户认为会上涨,但金融从业者有77%; 对今后12个月房价的回报率预期,散户是0.8%,而金融从业者是3.5%。

尽管欧美国家通胀飙升,受访者对我国的通胀预期保持稳定

2021年一个很大的变化是通胀在欧美国家飙升:截至2021年11月,美国CPI同比增长6.8%,欧元区同比增长4.9%,其中,德国增长6%,法国增长3.4%,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和80年代初期美国储贷危机以来,CPI首次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虽然目前通胀是个全球性风险点,但我国的CPI不高,11月末的同比增速只有2.4%。PPI则由于具有全球联动性而发生13%的同比增幅。本期受访者下调了对国内通胀的预期,本期认为会发生超过6%高通胀的意见占比为3.5%(散户和金融业分别3.9%和2.2%),比上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散户和金融业分别提高0.2和0.7个百分点)。本期对物价的预期增长率为2.5%(散户和金融业均为2.5%),与上期持平。

受访者整体下调了对长期经济增速的预期,与政府对经济的整体判断相吻合

受访者对市场的保守情绪来自于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担忧,本期,受访者下调了对长期经济增速的预期,约58.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GDP增速能够超过5%(散户和金融业分别为56.6%和65.8%),比上期下降了3.8个百分点(散户和金融业分别下降了4.1和3个百分点);对GDP的预期增长率为5.4%(散户和金融业分别为5.3%和5.5%),比上期下降0.2个百分点(散户和金融业分别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

这些调查结果与政府对经济的整体判断相吻合。虽然2021年整体经济增速是8.1%,但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增速的趋势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长只有4%。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提出我国经济面临的三个严峻挑战——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我们的数据在2021年第一季度就发现了预期转弱的现象,后面几个季度的发展更是持续了这一势头。

一个正常运作的资本市场对经济有很强的前瞻性。我们的调查发现投资人在2021年持续下调对未来的预期,为社会和政府提供了有用的经济数据。我们的分析发现资本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国际压力和国内政策调整等七个方面,具体来说:

第一,新冠疫情。受传播力更强的Omicron变种影响,全球疫情大幅飙升,欧盟、北美、拉美、大洋洲,这些地区Omicron占病例总数的份额已经接近70%,部分国家达到90%,Omicron已经成为世界主流病毒,而且已有疫苗并不能对感染Omicron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好消息是从重症率和死亡率来看,Omicron的毒性似乎比以往变种要低,同时已有疫苗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保持了高位。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Omicron很可能让欧美国家绝大部分人都对新冠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免疫:或者是因为疫苗,或者是因为感染。我国对疫情动态清零的策略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新冠感染率最低的主要国家,但同时这种政策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尤其体现在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上。Omicron的极高传染性无疑对这种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国际高通胀风险。在供给端,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供应链。截至2021年三季度,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投资活动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大宗商品的生产和服务贸易额也没有完全恢复,只有商品贸易额已经基本达到疫情前规模,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恢复较好,北美、欧盟、南美、非洲等地区仍低于2019年水平。在需求端,为对抗疫情,欧美国家出台了极为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目前欧美的通胀水平回到了四十年来的高点,这给各国央行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可能提前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短期内总需求必然承压。

第三,审慎偏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过去两年整个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中国都是以稳见长。尤其在2021年,中国整体债务对GDP的比率基本没有变化。这在全球范围内是非常保守的做法。2021年,欧美日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美日欧央行的资产规模已经远远超出金融危机时期,如果计算2019年末至2021年11月各国广义货币增量占GDP的比重,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都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日本和德国分别提高了18个和11个百分点,而我国只提高了7个百分点。

第四,房地产政策的调整。2021年可谓近些年来对房地产调控最为严厉的一年。本着“房住不炒”的原则,监管层在2020年8月推出了“三条红线”政策控制房地产公司的短期和长期杠杆率,同时对金融机构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紧缩的政策。由于中国房地产业融资长期依赖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并且整体以较高杠杆运行,其中有些企业以高杠杆状态运行。来势猛烈的收紧政策不仅让地产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直线下降,也同时让地产行业突然陷入流动性危机,其中杠杆过高的企业,比如恒大,就突然陷入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通过从高杠杆公司向低杠杆公司的传导,从地产公司向产业的上下游传导,就让地产业整体受到巨大冲击。由于地产产业以及其上下游占到中国GDP30%左右,这种剧烈冲击自然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情绪和预期。

第五,2021年,对IT巨头的反垄断浪潮在世界上此起彼伏,但我国无论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极大地超过了美国和欧洲,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巨头的限制和惩戒是全方位的,这些措施在股价上可以看得很清楚:2021年,阿里全年下跌近50%,规模远小于阿里的拼多多下跌了67%,腾讯、京东和美团都下跌了约20%;而美国的对标企业GAFA则表现良好,谷歌、苹果、脸谱分别上涨了65%、52%和23%,亚马逊较差些,但也上涨了2.4%。

第六,教培行业在2021年经历了几十年来最彻底的重组。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培行业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基本实现了去资本化。中国中小学教育由于高考体制带来的孩子和孩子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的零和竞争、内卷,在教育新政下是否能得到实质性的缓解还有待观察,但教培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21年基本失去了80%的投资价值,对就业和消费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七,在长远来看,“共同富裕”的强调可能是2021年对中国社会和经济意义最为深远的事件。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全球性的大问题。在中国,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共同富裕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核心要求。中国进一步的发展的实质是要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通过发展科技、产业升级,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扩大中产阶级、减小贫富分化有助于提振内需,助力于这种跨越。但由于共同富裕的尝试需要对税收、经济进行深刻的结构化调整,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还不明朗。资本市场需要时间来理解、消化这一系列的深刻调整。

以上所述的七个方面,新冠疫情属于人与自然的博弈;欧美发达国家的高通胀属于来自国际的压力;其它的几个方面,比如去杠杆、房地产调控、互联网反垄断、教培行业的彻底重组、共同富裕的努力,都是中国内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举措。

可以说,2022年的资本市场一定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度,尤其是新冠疫情和国际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但中国国内结构调整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压力有希望获得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所以,在2022年的第一个月份,资本市场触底反弹并不是没有希望。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创创社区。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