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5日
案例编号:CSG-C-004
案例作者:李梦军
出版机构:长江商学院中国商业与全球化研究中心
完成时间:2008年5月
案例摘要:创建于1868年的塔塔集团(Tata Group)是印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家族企业。塔塔集团以恪守商业道德而闻名,被称作是印度民族工业的典范。塔塔集团业务范围广泛,主要涵盖工程、原料、能源、化学制品、消费品、服务及通信与信息系统等7个业务部门。在2007财年(财年截止至3月31日),塔塔集团旗下98家公司收入总计达到550亿美元。如果参照2007年《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收入排名,塔塔集团排名109位 。
1991年3月,54岁的拉坦•塔塔(Ratan Tata)从其叔父手中接管Tata Sons公司,成为家族企业第六人管理者。3个月后,印度政府宣布进行经济改革,并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工业、贸易、投资和外汇政策,其中包括取消工业许可制度,向私人和外资企业开放一些重要工业部门。印度经济改革使塔塔集团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公司以往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受政府保护的产业,失去了国家的直接支持和保护,塔塔集团能在市场剧变中生存下去么?
拉坦意识到,塔塔集团以往管理模式和股权结构已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调整和变革势在必行。从1991年开始,在拉坦的率领下,塔塔集团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战略以构造持续盈利增长机制。其中,全球化经营成为塔塔集团近十年最显著的变化。拉坦认为,“塔塔集团不能过于依赖印度经济,全球化这道坎是必须要迈过去的”。
自2000年以来,塔塔集团通过一系列海外资本运作,迅速发展为全球主流市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许多行业,塔塔集团已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塔塔集团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91年的5%增长至2005财年的30%,预期在2008财年将有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塔塔集团计划在,在未来几年投资300亿美元用于海外收购,提升集团在钢铁、汽车、电信、电力、化工等行业的全球竞争。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在印度新德里公司的一位主管指出,塔塔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是“第三波全球化浪潮”。他说:殖民主义是第一次全球化;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公司进军发展中国家是第二次全球化;随着塔塔集团业务在全球范围全面铺开,人们正目睹一件罕事——第三世界诞生了一家广泛涉足全球业务的大企业,这家企业即便现在还不具备通用电气公司的势力,但已经拥有通用电气的业务广度和勃勃雄心。
2001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授予拉坦•塔塔荣誉博士学位,对他的评价是:极具国际化商业眼光,在印度商业社会扮演领导者角色的企业家。回首过去,拉坦说:塔塔集团一直是在一种受保护的环境中经营,多年来公司所处的业务都有很高的进入壁垒,那些不担心竞争、不计较成本、也不关注新科技的公司,对市场的敏感度是很差的,其中很多公司甚至连市场份额也不在乎,我们过去都是在一种并不真实的环境中经营。随着印度和塔塔集团的逐步开放,它们突然发现周围的世界变了。
拉坦没有结过婚,不喜欢公开露面,回避在会议上演讲和接受欢呼。他生活俭朴,不喝酒、不吸烟。当有人问他下班后做什么时,他通常回答:带着狗沿着孟买的海滩散步。拉坦决定在2012年退休,展望未来,他指出:
塔塔集团今后除在全球继续扩张外,更宏大的计划是将塔塔集团变为一个出色的跨国巨头。塔塔的下一步是向更远的地区,如非洲、东亚和拉美发展。现在我看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我们将创造塔塔在这些市场存在的感觉,因为塔塔品牌产品早已适应它们的需要。
拉坦•塔塔十分看重中国,在全球市场长袖善舞的他一直在观察中国。中国吸引拉坦的是市场而不是人力资源。“我常问自己:印度和中国联合起来会怎样?”拉坦说,“中国做世界工厂,印度成为世界的IT或者高端服务部分。”
如需案例全文,请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2座2层
电话:(+86)010-85188858 转1210
电子邮件:ckcsg@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