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观点文章  

项兵:中国企业的新战略视野

当国人陶醉于欧美流行音乐的畅快,感动于好莱坞大片的精彩,受惠于国际贸易的便捷之时,也许没有多少人去真正体会全球化与加入WTO给予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影响到底在哪里?也没有多少人真正计算过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资源的分割有多少是被中国企业攫取。在有形与无形的竞争之中,中国企业面对着市场的机遇,但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全球化压力。

那么,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全球化竞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现代经济社会已没有你我之分,没有西学之体中式为用,中学之体西式为用,甚至没有全球化,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了,“全球化”的概念应该过时了。因此,我们现在应该改变对传统全球化竞争模式的认识,并对此形成一个新的理解,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竞争不再是单纯意义上企业之间的竞争,生产专业化已使企业竞争细化为产业链条与链条的竞争,全球化使生产链条成为全球性而不仅仅是中国的。其次,市场也将不会再被传统地分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者合二为一成为全球市场。在这种形势下,谈“全球化”与“请进来,走出去”都会显得有些“本位主义”,眼光略显狭窄。

很多人谈中国要做“世界工厂”,但事实上更多的中国企业目前只是世界范围内一个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生产的车间。“世界车间”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过,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依靠“世界车间”而成为经济强国,“世界车间”类的企业也很难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全球化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在新一轮全球企业竞争中,低成本的竞争对手会不断涌现。越南,柬埔寨,罗马尼亚……许多国家具有替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潜力,如果中国企业现在不提高自身竞争力,等到资本触角伸及这些国家的时候,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如何保持呢?

跨国公司上控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即所谓“天花板”;下控国际渠道和品牌,即所谓“地板”。过去我们一直提倡“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始终也没有解决这“两板”的问题,而如果我们还坚持“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我们的民族企业就可能沦落成为国际产业大分工下的“现代奴隶”,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产生一批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那么,民族企业该如何转换思路呢?首先是视野的转变。要超越“从中国看世界”,学会“从世界看中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民族企业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分析民族企业冲击世界级企业的突破口和路径。

全球视野能带来什么?这个视野使我们首先看到了各民族与国家在管理上的独特优势。在国外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实施私有化和市场经济,但是真正强大的国家并不多见。全球产业的高端,目前基本上被经济强国一统天下。根据2003年《财富》杂志的排名,排在每个行业前5名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占总数的82%,其中美国企业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凭借各自的“镇山之宝”,这些企业跻身于世界级企业,同时也使各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其次,与全球视野对应的是必要的心态调整。对比世界级企业的“镇山之宝”,我们要有勇气承认:我们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产业,一个仅仅进行区域性(如华东地区)资源整合的企业与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的企业是无法相提并论。同样,一个能在国内范围整合资源的企业也很难与一个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相竞争。任何一个要保持世界级地位和想跻身于世界级的企业,必需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发达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练出了经济实力,但现实的国际竞争不可能给中国企业一百年的时间。那么,中国企业在赶超时就要明白一个道理:三个围棋一段棋手联手很难抵抗一个九段棋手,立志冲击世界一流的民族企业的上乘之策,是借一个九段高手之力应对另一九段棋手。因此,我们的解决之道就是“新洋务战略”:借力打力,以强制强。其实施路径应当是:凭借中国巨大的市场对世界级企业的巨大诱惑力和影响力,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与部分世界九段高手联盟或兼并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采取拿来主义,以市场换“大脑”,以市场换股权,迅速打造自己的镇山之宝,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新洋务战略”就是强调企业超越国家的界限,从全球的角度看问题,寻找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源来整合,为我所用。不过,并购只是手段。更应强调的是战略视野和思维方式。我们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为了并购而并购。中国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到底缺什么,解决问题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但动作要迅速,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会等你长大。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院长)

相关阅读

学院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