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编号:2005-7-5-23-1 | 指导教授:项兵 | 研究领域:全球化 |
案例类型:直接采访 | 完成时间:2005-06-01 |
从一个产品跟随者、模仿者,到技术与市场的全面创新者,华为的蜕变得益于全球经营所带来的广阔视野。15个年头的全球化经营过程也为华为及更多的中国企业累积了一笔丰厚的实践经验。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够与全球性产业巨头在主流产品领域竞争的中国企业,华为15年来在通讯产业所取得的成败得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分析。
案例编号:2005-3-5-22-1 | 指导教授:项兵 | 研究领域:战略及管理 |
案例类型:直接采访 | 完成时间:2005-06-01 |
如同70年的那个决定一样,人们再次对华立的决定吃惊不已。对于在通讯行业毫无经验的华立集团而言,是什么勇气使自己敢“冒天下之大不为”进入技术要求较高,产业发展壁垒较为复杂的通讯产业呢?华立集团又如何保证自身在通讯产业内避免技术标注与壁垒的束缚,从而获得属于自我的发展空间与竞争优势呢?
案例编号:2005-3-5-21-1 | 指导教授:项兵 | 研究领域:战略及管理 |
案例类型:直接采访 | 完成时间:2005-06-01 |
UT斯达康为何能够在全球范围快速崛起,为何能够赢得全球投资者的青睐,但又为何不被国内同行看好呢?并购是UT斯达康快速扩张、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而“UT斯达康式”并购又与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有怎样本质的区别呢?
案例编号:2005-7-5-20-1 | 指导教授:项兵 | 研究领域:全球化 |
案例类型:直接采访 | 完成时间:2005-06-01 |
让寒冬不再寒冷的唯一办法是春天的到来,TCL的全球化经营目标不仅要变得更大,还应该变得更好。“TCL的过去是靠机会发展起来的,而现在应该抓的是系统管理。”看来,李东升已经意识到,全球化经营不是一种经验主义,真正能够改变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命运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案例编号:2005-6-1-17-1e | 指导教授:陈宏 | 研究领域:金融和财务 |
案例类型:直接采访 | 完成时间:2005-05-01 |
Gao Xiaofeng hoped to launch a new mechanism to balance the cost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relevant parties, and soothe strained ties among all par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