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观点文章  

滕斌圣:创新时代 企业变革进退两难

本文来源:《商界评论》 2013年1月

■文/滕斌圣,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变革正在成为创新时代的主题。战略变革、组织变革、管理变革等词汇充斥媒体,许多企业惴惴不安,生怕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强调主动求变。但是,如果对环境的变化、潜在的危机、变革的方法缺乏认知,一般不敢贸然进行战略变革。

在科技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企业所面对的用户需求、制造方式、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将日益个性化,这要求企业有满足长尾需求的能力。生产方式将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企业不再是将规模生产的产品卖给用户,而是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制造。

回顾十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变化,行业领头企业从IBM为代表的电脑制造企业、到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企业,再到现在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融合了硬件、网络、通信等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主流。网络企业如谷歌、软件企业如微软,也试图复制自己在传统业务上的用户资源和优势。

在行业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曾经的行业领袖如今步履维艰: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被苹果和三星打得一溃千里。那些基于安卓系统的企业,依靠更加开放性的平台,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形成了明显的“软实力”优势。固步自封的企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乃至黑莓,虽然他们都曾经是市场的领先者,但是在智能手机上做了错误判断,盲目坚持功能主义,以为还将能够只依靠硬件继续胜出。

趋势既然不可逆转,企业的变革和转型,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作出最基本的判断,从而寻找变革方向和路径。

最近一年,柯达公司成为人们谈论战略变革的典型,柯达发明了数码技术,却坚守传统胶片主业,最终被数码技术淘汰。事后诸葛亮很容易,但当身在局中,企业的战略变革却很难。例如当RIM面临乱局,苹果的乔布斯认为“RIM必须离开原先的温柔乡,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让自己转型成为软件平台公司”。而RIM的内部员工则认为不需要改变发展方向,他们需要的只是好好地服务客户。同样,惠普的转型之路也忽东忽西,菲奥莉娜选择的是收购竞争对手康柏公司,实施规模化发展,李艾科则宣称将更注重长期增长,试图杀入移动互联网。

因而,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柯达,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RIM和惠普,转型决策都应该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技术轨道是否已经变迁?在这种判断下企业面临持续成长和走向变革两大选择。对于惠普而言,如果行业技术轨道不变,则通过收购康柏,实现规模成长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但是,一旦技术轨道发生变化,则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转型才是摆脱困境的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引领新的技术实现转型,也可以实施跟随战略,进入已有的创新生态系统,逐渐争取领导地位。前者有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和App Store平台,后者有三星公司跟随战略:三星的Anycall超越了摩托罗拉;当诺基亚还在排斥安卓系统时,三星则认定“只要市场反应好,为什么不拥抱安卓?” 其次,把握变革的特征和时机。

在新的科技环境下,创新体现出“开放性”的特征。领军企业将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升级。裹足不前的企业则会逐渐丧失领导地位,例如视窗操作系统对其他公司软件兼容性的排斥,英特尔对于网络芯片业务的忽视,乃至创新的典范苹果公司也开始设置种种技术壁垒,而不是通过持续创新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变革的时机难以决策,虽然柯达错过了数码照相技术,但是看看那些老故事:做缝纫机业务的老沃森建立了IBM,乔布斯在诺基亚如日中天时还没有做手机的经验……机会就散布和隐藏在那些琐碎的行业细节信息中,在创新时代,各种固有技术和模式的壁垒分崩离析,昨日的不可能将突然变成今日的很可能。

相关阅读

学院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