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新网》
■文/陈龙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温州经历的是一场与美国次贷危机相似的金融危机,是信贷和资产泡沫破灭所导致的信用丧失和信贷枯竭。企业家对温州金改感到失望,觉得没有实质性内容,无法解救企业
政府对温州金融危机原因的解读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针对这一情况,政府推出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温州金改方案”),该方案主要聚焦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支持“三农”建设等内容。
然而,根据上文的分析,温州经历的是一场与美国次贷危机相似的金融危机,现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而是信贷和资产泡沫破灭所导致的信用丧失和信贷枯竭。换句话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全球都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是结构改革,但结构改革对于温州目前的问题来说不是最急迫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次要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温州考察时发现企业家对温州金改感到失望,觉得没有实质性内容,无法解救企业。
经济泡沫的破灭会对经济体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金融机构和企业会在这一过程中遭受损失,甚至破产,这会进一步造成信贷市场的萎缩,并最终迫使宏观经济进入螺旋式的下滑。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一开始只是一些次级抵押贷款和以其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出问题,但随着房价的下跌,一些质量更好的抵押贷款也开始出现违约,由此造成房地产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大跌。
与温州的情况类似,美国的银行这时候也同样遭遇了三重压力,一是实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比如说房地产和房价的波动;二是高杠杆经营的压力,当时美国很多银行都是以数十倍的杠杆去融资以投资房地产金融产品,因此一旦房价下跌,银行的损失会在瞬间被放大;三是投资和负债现金流的期限错配,例如银行依靠在货币基金市场发行商业票据来进行短期融资,再将短期融得的资金不断滚动以投资于长期持有的房地产金融产品,结果当危机发生后,货币基金市场的流动性瞬间大幅减少,银行很快就遭遇了流动性危机,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挤兑,雷曼兄弟公司就是因此而倒闭的。
对比温州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两者虽然具体形式有所差别,但实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至此,我们已经分析了温州金融危机的过程和实质,下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措施:
首先,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恐慌,而恐慌经常来自信息不对称,因此政府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降低信息不对称。为此,政府需要理清各种债权债务关系,并对市场公开,让投资者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政府需要稳定一些处于互保、联保贷款网络中核心位置的企业。政府救援企业的一般逻辑是找到那些其倒闭会引发更多公司倒闭的企业,比如银行。对于互保、联保贷款网络中的多家企业,这一原则同样适用,即假如一家企业的倒闭会波及多家企业,那么政府可能就应该去救援这家企业,但为了减少救援行动所造成的道德风险,中国政府可以考虑仿效美国政府那样,用救援资金去换取获救企业的股东权益。
最后,政府应该判断一家企业究竟出现的是偿付问题,还是流动性问题。前者指的是企业出现资产质量恶化、资不抵债的问题;后者指的是企业资产状况良好,但短期现金流不足的现象。假如出现的是偿付问题,那么任其破产是相对好的选择;假如出现的是流动性问题,那么一定程度的帮助则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