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商界评论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华为、苏宁、联想等企业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千亿元,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首次跨越50亿元大关。500强名单显示,中国大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非常注重利用外部机会进行多元化运作。
这种“机会导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格局被打破后,面对中国的巨大市场需求产生的种种机会,企业通常发现无论做什么都赚钱。
第二种机会来自政府的管制放松所造成的行业机会,一些原本由政府垄断的行业允许私人资本进入经营,例如煤炭、钢铁、电力等行业。当时不少企业都在“跑项目”,只要能挤入行业,往往就能盈利。在机会导向型时代,也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依托自身的能力在行业内深耕细作,例如华为、万达等企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5%。另外两类,则是相关多元化模式,如海航、新希望等,以及不相关多元化模式,例如复星、新华联等。理论上,企业的发展战略无外乎这三种方式。
在发展过程中,不少民营企业从最初的专业化转向多元化。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有被动和主动两种。首先,随着企业原有业务的成熟,利润逐渐变得微薄,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传统的服装企业雅戈尔进入酒店、房地产等业务领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传统业务已经做到极致,无法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只能被动进行战略转型。第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金需要进行主动再投资。例如富力地产对于矿业的投资。
时至今日,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具挑战的发展环境。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中国民营企业也受到严重冲击。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分析显示,企业景气指数自2011年一季度开始持续下降,2012年一季度下降速度最快。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波动也在加大。分析全国工商联2007年以来的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企业的经营利润变化呈现“M”型,即2007年上升,2008年下降,2009年再次上升,2011年再次下降。可见,外部经济环境对民营企业业绩的影响非常巨大。
但是分析2007~2011年间民营企业的资产增长情况,却发现与经营业绩不尽相同。针对专业化、相关多元化、无关多元化三类企业,我们发现采取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民营企业在2007~2011年间资产总额增加最快,专业化企业次之,而采取不相关多元化的民营企业情况相对最差。
按照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当经济低落时,多元化战略将有助于平滑利润,但中国民营企业的经营结果却似乎不支持这种观点。通过数据分析看出,专业化和多元化企业在宏观经营环境恶化时,经营利润经历了相同的“M”型发展态势,彼此的区别非常有限。这也许说明,中国各行业的关联度较高,比如和房地产相关的几十个行业,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但是,在企业资产增加方面,相关多元化在中国却显示出困难时期的独特优势,这挑战了西方管理理论对专业化经营的推崇。其实,依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在交易成本偏高的中国,多元化是一种客观必然,是对市场机制的不足和低效的一种应对。可以预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多元化还将是中国企业的一种主流战略。而无关多元化被发现在业绩方面无优势,在资产增加方面有劣势,则意味着企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已经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样是多元化,能依托原有资源和能力的,将稳步增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终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