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CSR)最早由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提出,旨在强调企业在公益慈善领域的行为。进入21世纪,其内容演变成企业应当承担多重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即对消费者、竞争者、股东、员工、环境、社区、供应商以及政府承担责任,以便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CSR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国家从立法的角度规定了企业的基本法律责任,形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随着1989年启动的希望工程和1994年分别成立的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和中国慈善总会,部分企业也逐渐开始承担起捐赠扶贫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出现的萌芽。
进入21世纪,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对劳工的关注。伴随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加工厂”的定义。迫于“血汗工厂”压力,企业制定了更具人性的劳工标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政府也推行了行业标准及社会责任行为准则。
从2006年开始,CSR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另外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2006年国家电网发布了《2005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第一份中国本土企业的CSR报告,成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对社会责任认识的加深,企业实现的方式也从简单的捐助和慈善活动转变为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对自身产业创新及健康发展的贡献、对员工的关怀、对社区的回馈、保护环境减少消耗、对供应商的约束及共同发展等几个方面。
对企业来说,是否提供高质、环保、安全的产品构成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或管理上的改进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则是社会责任更重要的目标。海尔从2005年启动清洁生产计划,在冰箱车间推行“节能、降耗、减污、提效”,不仅做到产品符合RoHS指令要求,也建立起更加严格的“海尔标准”。
在企业内部,另外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对员工的关怀。除了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企业也应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提供结构完善的培训体系,达成公司和个人的共同成长。日立公司认为,“培养富有优秀的创造力、并且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执行能力的人才,不仅仅是公司的当务之急,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在中国,日立集团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员工培训,并根据员工需求开办不同的培训项目。
环境保护责任已经被部分企业作为核心竞争力与工作重点来推广。环境保护意味着经济投入,但是对企业来说也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5月,GE公司在中国启动了“绿色创想”计划,大幅度增加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资,减少自身在全球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GE的“绿色创想”技术和解决方案已迅速应用于中国市场,涉及能源产品与技术、水处理产品与技术、照明系统。2008年,GE“绿色创想”产品在中国销售收入达8亿美元,占GE中国销售收入总额的17%。
同样,作为社会回馈的经验,微软中国显然有更好的借鉴意义。2004年开始,微软把全球公益事业项目“潜力无限”引进中国,针对的目标是农民及农民工,成立社区学习中心。把公益与微软的自身状况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
对于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与供应商的合作则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通过对供应商的高要求和严格的标准,在包装、运输、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成本。例如靠枕供货商生产的枕头充满了空气和空间,浪费了大量的运输和仓储费用,经过重新设计后减少了21%的原材料和75%的运输体积。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不足。目前国家或社会组织尚无制定明确的标准,使得社会责任效果的评估难以实现。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还都是局部的、阶段性的行为,并没有与自身的商业模式结合,作为一项可持续的规划。如何运用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竞争力是需要大多数企业思考的。
(本文作者为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案例中心主任李伟、长江商学院案例中心副研究员崔璐。原文发表于2010年6月《首席财务官》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