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的交汇融合,预测、分摊、假设模拟、数据挖掘等交互式技术将成为新一轮商业系统升级改造的方向,“数据”“共享”“智能”正逐渐成为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词。
回顾2017年,“数据”“共享”“智能”成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而“效率”则贯穿其中。尤其随着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各个环节的渗透,产生了不同形态的新模式。
数字经济不但包括产业数字化,还包括数字化产业。伴随着数字经济的极速增长,一些企业家认为互联网红利正在减弱,于是纷纷开始布局线下,“新零售”成为了其中的代表。这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也显示出线下的体验越发重要,而线下恰恰是电商企业的软肋。小米依靠互联网思维和粉丝经济起家,曾非常迷信线上营销。在经历了生态闭环的布局之后 ,小米开始大力建设线下渠道, “小米之家”为载体提供用户体验。同样,“新零售”概念的提出者阿里巴巴也开展线下布局,收购银泰百货,打造盒马鲜生,通过革新传统零售,回头再来改造电商业务。生鲜商场成为了新零售的突破口,京东到家、本来生活均开始大显身手。腾讯的反应虽然稍显迟缓,但也重金入股了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
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使数据正在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不少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转型成为数商和数据企业。在未来的商业平台上,预测、分摊、假设模拟、数据挖掘等交互式技术将成为新一轮商业系统升级改造的方向。例如在新零售领域,便利货架“果小美”把货架布局到写字楼的办公室,更加接近用户,短时间便实现快速布局。成为一种最接地气的“新零售”模式,线下获客的同时线上也可继续零售,对于顾客需求的把握更加精准。
共享经济本是将社会海量、分散的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造的新形态。从“使用而不占有”到“共享而不免费”,分享的概念,正在随着实践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共享最早只是社区邻居间闲置物品的共享,但滴滴出行把共享经济拓展到了用车领域,而后小猪短租的空间共享,猪八戒网的技能共享,淘工厂的闲置产能共享,这些模式代表了共享经济发展的“不免费”阶段。
人们对于共享经济性质的认知决定了其发展模式。以共享单车为例,分享的内容早已突破了原有“闲置资源”的概念,单车的所有权属于各个企业,使用权赋予消费者,形成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共享关系,而不是原来分享经济所强调的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摩拜和ofo把共享经济带入新的发展阶段,不但改变了自行车制造企业的命运,还慢慢构建起了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共享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投资风口。但随着产业步入规范发展期,市场增长率会下降,共享单车将会面临产业整合。
过去两年,人工智能(AI)成为绝对的商业焦点。之前,AI始终尚未找到与商业模式有效结合的点。最近,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领域,正在形成突破。在图像识别方面,商汤、框视、依图等企业依靠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独角兽企业。智能驾驶也成为风险投资关注的热点,主要原因在于庞大的汽车市场规模、交通拥堵的痛点,最为重要的是技术壁垒,对于进入者有着较高的技术创新要求。
随着应用层面、技术层面、基础层面的创新,AI的商业生态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通用技术,渗透至商业的各个环节。以智能医疗为例,IBM已经趋近成熟,从穿戴式设备到就诊挂号、智能诊断、辅助治疗等环节,它都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智能商业时代的创新具有非线性、颠覆性、不连续性等特征,传统企业应该对于人工智能持开放的态度。今年,亚马逊终于取代沃尔玛的零售领袖地位,其发展历程堪称与时俱进。从网页信用卡支付,到用户评价,再到电子书和云 ,作为一个电商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亚马逊都不断拥抱新技术进步。智能商业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企业的使命,人工智能和传统业态的融合,还需要更多的商业企业大胆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果。
文章来源:《商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