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特石油设施上月遭胡赛武装袭击,使得国际油价短期飙升。美国指称伊朗应为袭击负责,中东局势再次紧张。若中东地区冲突持续,可能增加市场对原油的风险溢价。
最近影响油价事件不断,9月10日晚上,特朗普宣布博尔顿下台,有声音称该鹰派人物下台后,美国可能会放宽对伊朗委内瑞拉的封锁。但看空油价的声音还未断,胡赛武装就给沙特当头一棒——9月15日沙特阿美两处主要石油设施遭到无人机攻击,致使500万桶/天的石油产量中断,国际油价16日开盘即飙升19%。此事件无疑增加了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全球宏观经济下滑背景下,全球需求走弱与OECD商业库存较高,制约了原油价格上行空间,这也给着急上市的沙特阿美带来估值压力——原估值2万亿美元,现在却降到1-1.5万亿美元。沙特虽然着急,能源部长都换了,原油产量也已减产到2014年来底部约980万桶/天,但奈何油价就是不涨。
这次遭遇空袭,沙特可以对外说是不可抗力导致部分合同难以履约,同时也不用担心供应下来后特朗普发推特施压油价过高,可以把责任推给什叶派极端分子。沙特对外宣称自己遭遇袭击,但有两点我们要注意:第一,遭遇袭击的Abqaiq是沙特最核心资产,也是沙特安全等级最高的,为何被胡塞武装十架无人机轻易袭击;第二,沙特这次被袭如果没有相应惩治凶手,那么这种冲突后面还有多少,还会持续多久。
沙特是全球主要产油国,而且是最大的原油出口国,其原油产量决定着OPEC的减产力度与全球原油供应。2018年,OPEC统计沙特原油产量平均为1032万桶/天,占OPEC总产量约33%,全球总产量约10%,产量略低于俄罗斯的1053万桶/天和美国的1096万桶/天,但在出口方面,沙特是长期以来的出口龙头,2018年沙特平均出口量为737万桶/天,高于俄罗斯的507万桶/天以及美国的200万桶/天。
沙特对全球强大的出口,导致其供应对油价波动影响巨大,俄罗斯和美国都能实现自给,受影响的是中国。2018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占总进口量12%,仅次于俄罗斯的15%,约130万桶/天,占沙特总出口量的20%左右。沙特短期内断供,中国若不想承受高价,只能通过商业和战略库存来对冲。
在沙特被袭后,特朗普授权必要时释放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以平抑市场预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买家,受到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最大,应该加强商业和战略库存运作,影响油价预期,在已经上市了INE原油的基础上,增加中国原油定价权、话语权。
上世纪70年代,北也门与南也门脱离殖民统治宣告独立以来,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内战。1962年,北也门宣告独立,建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彼时侯赛因·胡塞6岁,短短十多年后,他创办了名为"青年信仰者"的组织,被视为什叶派分支——栽德派的领袖。1992年,同为栽德派的也门总统萨利赫,为对抗逊尼派穆斯林,开始联合侯赛因·胡塞和他的"青年信仰者"组织,但这一联合并没有帮到萨利赫,反而让侯赛因·胡塞的势力日渐壮大,而胡塞与萨利赫意见日渐相左。
激进的胡塞得到伊朗支持,不仅因其是什叶派领袖,也因为胡塞2000年提出,要效仿伊朗建立"神权也门",实行政教合一——这是霍梅尼当年的制胜法宝,然而这一想法与萨利赫想法出入很大。由于意见与当局水火不容,胡塞于2004年发动叛乱,但不幸在一场战争中被政府军击毙。胡塞的支持者将"青年信仰者"组织改名"胡塞人",以追随胡塞。
虽然胡塞发动叛乱,自己不幸牺牲,但胡塞武装却一直如星星之火,扰乱也门局势。2014年9月,胡塞武装借着也门政府削减燃油补贴,引发群众不满的机会,乘势占领了首都,并对时任总统哈迪形成逼宫之势。2015年3月25日,也门总统哈迪逃亡沙特避难,3月26日,沙特对也门境内胡塞武装发动空袭,至此,沙特正式卷入也门内战。
沙特不愿意看到一个小伊朗在自己南部崛起,而伊朗希望利用政见相合的胡塞武装制约沙特,所以也门内战又成了一场沙特与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
沙特军队虽然战斗力比较弱——军队钱多怕死,但对胡塞武装也形成很大威胁,一来沙特有美国武器支持,有钱打代理人战争,二来胡塞武装在也门内部及周边国家,得不到大力支持。所以胡塞武装自沙特空袭以来,一直对沙特各种骚扰,典型就是2017年11月,也门胡塞武装向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国际机场方向发射一枚弹道导弹,被沙特防空部队拦截。
这次胡塞武装派无人机空袭沙特炼油厂和油田,对沙特王储来讲其影响不亚于"美国911",也是也门内战以来,胡塞武装对沙特规模最大的一次袭击,不能简单的将这次袭击成功看成偶然因素,因为除了广泛的情报收集之外,这次袭击的成功还有来自沙特内部的信息。
沙特最重要的炼油厂和油田暴露在了也门胡赛武装的攻击范围内,这对沙特是重大威胁,而其背后的美国也难以坐视不管,特朗普公开表示"沙特石油供应遭到攻击,我们知道谁在幕后主使,我们的炮弹已经上膛,但美国仍在等待沙特的意见,以及我们将在什么条件下采取行动。"
博尔顿下台,特朗普刚释放对伊朗放松制裁的预期,这一袭击立即把矛盾指到了胡塞武装背后的伊朗,伊朗马上否认,并作出如果因此受到打击,将采取报复的声明,紧张局势重回到6月份伊朗袭击美国无人机那段时间。
但美国在伊朗坐实袭击无人机主犯后,取消了对伊朗军事打击方案,显示了特朗普当前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特朗普竞选时承诺要削减军事开支,减少无意义海外战争,包括积极计划从中东撤军,早早宣布"伊斯兰国"(IS)被消灭,放低身段与阿富汗塔利班和谈,特朗普并不想美军在海外增加冲突;另外,伊朗不是伊拉克,不论军事还是经济,美国短时间基本不可能拿下伊朗,这也是伊朗有胆叫嚣的理由。
美国加强对伊朗的压制,主要是从以色列和沙特盟友利益考虑。与沙特结盟管控伊朗威胁,沙特购买美国军火,为阿拉伯版北约买单;与以色列结盟,以增加内塔尼亚胡集团对特朗普的选票支持。然而,5月底内塔尼亚胡集团组阁失败,以及国际人道主义对卡舒吉事件及也门人道主义危机事件的关注,让三方利益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再者,美国财政赤字扩张,财政不足以支持进一步军事扩张,这也是特朗普进退为难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美国包括政府企业居民部门在内的杠杆率249%,其中政府部门杠杆率99%,按美国2018年GDP现价21万亿美元算,美国政府部门欠债就达到近21万亿美元,是全球政府部门欠债最多的。
特朗普是商人,在中东采取行动是有条件的。国际油价的下行,以及美国增加原油产出降低了对中东原油依赖,让沙特压力剧增,不得不积极推动国内经济改革,以避免成为下一个委内瑞拉。但沙特内部也有矛盾,萨勒曼王储能否成功推行改革还未可知。
美国无暇顾及,沙特只能自救,也是伊朗一次次试探底线的原因,用不断的小冲突来增加美国在中东消耗,直到美国放松制裁,退出阿曼湾。这样的持续冲突,无疑需要增加对原油的风险溢价。(注:此文为"全球宏观与原油观察"系列文章之三)
(作者李海涛为长江商学院教授;瞿新荣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高级主管;编辑:王延春 何一非)
本文为“长江全球宏观与原油观察”系列。
文章来源:《大势看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