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最新观点  

刘劲——教育,为啥像管理难搞的创业公司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是最难的一件事。

之所以难是因为教育孩子就像管理一家创业公司,公司的产品是长大成人后的孩子,公司的创始人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是CEO。和普通创业公司不同的是,孩子既是产品的原材料,又是整个公司的CEO,而且,任何对原材料的加工都必须通过CEO,董事长无法包办。这家公司的CEO又有个特点:完全没有经验,极为不负责任、不靠谱;而且,即使CEO的工作完全失败,董事长也不能把他/她解雇,因为他/她同时是制成产品的原材料。

这么难经营的创业公司,是很难成功的。如果我们问一问上了年纪的老人,估计感觉自己教育孩子成功的也会是少之又少。

教育孩子不仅很难,而且常常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如果将来创业公司成功了,孩子成才了,作为创始人,父母在公司的股份终会被稀释掉,孩子会变成绝对大股东;如果公司失败了,孩子不成才,父母的股份就变成百分之百的负债,要用一辈子来还。

所以有“可怜天下父母心”之说,这么不划算的买卖,如果没有强大的、动物原生性的、发自DNA深处的无私的父母之爱,是无法持续的。

学校并不是这家创业公司的股东,只是供应商而已。孩子上学、择校是股东的选择。好的供应商能为公司解决很多问题,但最终的无限责任都在股东这里。学校的责任是做好供应商的事,父母永远无法把最终的责任推给学校。

社会和政府也是公司的股东,只不过是小股东,而孩子的父母是大股东,有绝对控股权。

小股东和大股东并非在所有事情上的利益都一致,因此经常有矛盾。由于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育体系都控制在政府手里,它们就会成为政府影响孩子教育的最主要手段:在学校上什么课?考试考什么?如何判断孩子的优劣?这些政府说了算,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服从。

有些时候,股东之间的矛盾比较小,父母可以选择在体制外解决。比如有的父母发现在全球化的世界里英文很重要,但体制内学校在英文教学上的投入不够,他们就会到市场中去购买额外的补习服务。在有些极端情况下,如果父母觉得教育效果和自己的想法偏离太远,可能会决定换一个小股东,直接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受教育,完全接受一套非常不同的体系内容。

父母既然是大股东,就必须做大股东应该做的事情。首先大股东不可以缺位,把控制权交给孩子这个没经验、不靠谱的CEO。惯孩子实际上就是大股东缺位,让CEO篡权了。由于CEO没经验、不靠谱,公司一定经营不好。再者大股东是父母联合创业,如果不分主次,选不出个董事长和副董事长来,也等于大股东缺位,CEO就会经常无所适从,更有甚者,CEO会利用两位创始人的分歧,把水搅浑,无法无天。

董事长是公司最大的领导,必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树立愿景和价值观,再是建立规章制度、公司文化,第三是制定战略和执行方案,最后是提供核心资源。这些事情,孩子都做不到,全都是父母的责任。有人会问,这些东西太复杂了,有几个父母能把这么多的事情都做好?确实。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部分父母才会焦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无从下手。

树立愿景、价值观是首要的事情。其次是规章制度、公司文化,这些必须和愿景、价值观匹配。这些事情靠喊口号是做不来的,必须身体力行。如果父母想培养出孝顺的孩子,他们自己就要用最孝顺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父母想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自己就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如果父母想培养有领导力的孩子,自己就必须勇于担当,大局为重;如果父母想让孩子爱学习,自己就不要看电视、粘手机;父母拿书看,孩子自然会拷贝。为人师表,知行合一,没有其它的办法。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叛逆、不听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在在愿景、价值观上和父母产生了重大分歧。而这种分歧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价值观、期望值和自己言传身教给孩子的结果有很大的距离。换句话说,是父母希望孩子变成比自己优秀得多的人,这样自然就有落差。不读书的父母不是不可能培养出成绩好的孩子,但概率很低。如果不看书的父母反过来骂成绩不好的孩子,孩子自然觉得不公平。另一种产生分歧的可能是父母缺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使得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变成了爷爷奶奶,或孩子周围的朋友们。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为生活所迫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身上,也可以发生在把孩子很早送出国留学的富裕家庭。

除了价值观上的分歧,如果父母的战略制定能力弱也会导致孩子变得“不听话”。领导力有很多层面的表现,这里不赘述。但无论如何,领导力最终的体现一定是要带来追随者的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迷茫焦虑的事情:学习学不好怎么办?跟同学处不好关系怎么办?到了青春期喜欢异性了怎样处理?失恋了受打击了怎么办?父母的答案如果是:好好学!告老师!不许谈恋爱!听话!孩子自然会觉得空洞无物,没有实际价值,没有交流的必要。更有甚者,如果父母水平有限,遇到事情瞎出主意,把孩子的事越弄越糟,孩子自然就不会继续相信父母之言,于是父母的影响力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孩子不听话不见得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资源。一般情况下,资源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并不是关键。资源禀赋到了一定层级,边际效应就越来越小。再有成就再有钱的父母也无法替代孩子变成教育的主角。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支付能力和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匹配。这里父母可能犯两种错误,一种是太吝啬,虽然有能力但不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付出。这样孩子的潜力当然就发挥不出来,会留下许多遗憾。相反,另外一种更常见的错误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生活、养老的储备资产都拿来供给孩子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富养穷孩子。这种做法偶尔有成功案例,但大概率情况下是致命性的,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因为孩子变得贫穷,而孩子却并不满意,埋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高企的期望值。

就像管理公司,教育孩子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做有利于公司长期价值的事情。公司的成功永远是相对性的,是打败竞争对手获得的。孩子的事业发展也一样,孩子优秀当然好,但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比别人更优秀。从某种意义上讲,让人遗憾的一点是,孩子所面临的人才市场,也有很大的零和成份。和公司之间的竞争一样,孩子教育的竞争不在于一个季度或者一年,而是贯穿一生的长期竞争。孩子需要培养的竞争力应该是一辈子的长期竞争力,而不是短期的胜败。因此,孩子一次小考没考好没有关系,期末考试没考好也没有关系,今后日子还长,机会很多。以此类推,考中学、考大学,这些考试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都是短期的成败。社会上学历不高但成就很大的人数不胜数。大家可能都知道马云、俞敏洪,三年才考上大学;反过来,每年全中国出那么多高考状元,其成就能为国人称道的微乎其微。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优秀大学生,如果每天学10个小时,一周6天,一个月就是240个小时。除去假期,一年大约是2000个小时。四年下来,总共8000个小时。如果他本身不爱学习,不主动追求知识,他一辈子的高等教育就是这8000小时。反过来,一个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不上大学,如果每天学习4个小时,一年就是1400小时;如果从20岁学到60岁,就是84000小时,相当于十个本科教育。如果能力来自学习,谁的能力更强是否清晰可见?

所以,教育如果是为了给孩子带来长期的成功,培养能力是核心;而培养能力的核心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和对自我成长的坚持。这种对学习的长期坚持必须是习惯性的、发自内心的。如果孩子有兴趣,产生这种习惯性的坚持就更有可能。有些内容孩子不见得有天生的兴趣,比如像外语,但是如果他能理解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也是可能产生坚持的。而这种兴趣和理解跟短期的事件——比如一次两次的考试,没有关系。

人类的短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特性。上市公司因为必须披露每季度的业绩,往往会牺牲公司的长远利益来追求短期的业绩。很多父母,由于和其他家长无休止的攀比、竞争,也往往会忘掉真正的教育是长期的能力培养而不是短期的考试成绩,而毅然决然地加入考试和补习的军备竞赛中去。父母的解释永远是“没办法啊”,就像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会说“身不由己”。实际上,一切都是选择,而正确的选择需要定力。

纵观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一种阶层固化的现象:社会精英阶层的孩子,往往学习好,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找到高收入的工作,最后大概率会留在精英阶层;社会底层的孩子接受相对低质量的教育,找到中低收入的工作,然后大都留在社会的中低层。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给社会底层的孩子更多机会走到精英阶层来。社会学家往往会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贫富差距,所以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样做的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前面的分析说明有一种更可能的解释:父母的见识和智慧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比金钱大得多的作用。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先得走出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正是由于父母提高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孩子的教育才真正变得困难。但想要打破这种困境,父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问题的核心矛盾,然后才能想办法克服。希望这篇短文能对天下父母在教育理念上有所帮助,哪怕是就那么一点点。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教授,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学术主任,企业家学者项目和创创社区副院长

文章来源:《财新网》

相关阅读

媒体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