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刘劲教授3月7日的创创LIVE直播和3月15日长江校友大讲堂直播中的内容整理。
在新冠肺炎之前,有两种病毒很厉害,一个是中国2003年的SARS,还有一个是前几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跟这两种病毒尤其是SARS,都是属于同一个家族的,它们在遗传上非常相似。我们把新冠病毒跟一些其他的病毒做了个比较,总结了新冠病毒的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传染性非常高。
中国2003年应对SARS的时候,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开始真正对付病毒,最终感染人数是5000人。这次新冠肺炎,咱们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整体反应较为迅速,但一个月之后已经有2万人感染了,因为新冠的传染性远远高于SARS。
我们的研究团队根据各国从武汉撤侨的人数和其中得新冠的人数做了一个测算,发现在武汉的其他国家的侨民,大概有1.39%得了新冠。这样,按武汉市1000万人的常住人口来算,在1月底的时候,武汉应该有大约15万新冠病人。
这个数字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真正得病的人数应该超过了我们已知的统计数字,但因统计渠道和检测条件等客观限制,无法涵盖全部感染者;第二,真正的死亡率可能并没有那么高,因为有很多得病的人,症状是比较轻微的,所以没有算到最后的统计数字里。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新冠的重症率非常高。
这一点跟流感非常不一样。根据西方的统计数据,每年流感的重症率大概是1%左右,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是10%,所以流感患者的死亡率大约是1‰。
但新冠在全国的重症率是15%,到目前为止,它在全国的死亡率是2.2%。我前面说过,有很多的患者可能症状太轻,没有被统计进来。但即使这样,它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比流感多一个数量级。
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非常大。在人类社会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事件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大的战争和疫病。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二战,全球一共死了6000万人;其次是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重合的,因为一战死亡的人数大约是1600万,但西班牙流感导致了5000万人死亡。中世纪的黑死病,死了2500万人,当时在欧洲大概是每年要死掉6%的人。疫病对人的摧残,超过了很多的战争。
我们都知道,欧洲人跑到美洲去殖民,那么美洲的原住民都去哪里了?历史学家发现真正对人口起到巨大作用的是疫病。欧洲历史上有很多的疫病,像天花、麻疹、流感、疟疾、肺结核等等。但是印第安人所在的美洲大陆和其他的地方是隔绝的,所以很多病他们都没有。
欧洲人进来以后,很快把这些病传给了当地人,甚至把染过天花等流行病的衣服给印第安人穿,因为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当地原住民的人口大幅下降。
这张图是墨西哥的人口的变化。1520年西班牙人刚来殖民的时候,墨西哥大概有2000万人,在后来的五十年中,爆发了2次大疫病,墨西哥当地的印第安人从2000万骤减至200万。
再看中国,咱们汉末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建安大疫病,当时中国人口从6000万降到1000万,虽然是战乱的年代,但历史学家研究发现,疫病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借东风,但是史书记载是因为当时曹军到了赤壁以后,疫病泛滥,军营大乱,死了很多人,几乎是不战而败。另外,汉朝的建安七子,其中五个人都在建安22年这一年因为疫病死掉了。
元朝的覆灭也跟疫病有巨大的关系,欧洲的黑死病,实际上就是鼠疫的一种。鼠疫当时也在元末的中国蔓延,导致民不聊生,从根本上动摇了元朝的统治,所以朱元璋才能够揭竿而起。
明末也是一样,1644年清军入关的时候,鼠疫在北京城达到了高峰,当时北京城大概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死于鼠疫,所以明军毫无招架之力,朝代也就被颠覆掉了。
到了清朝,疫病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太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得过天花,对天花有免疫力。
所以,传染病对任何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面对新冠病毒都十分重视,如临大敌。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跟其他经济波动有很大不同,因为它会同时影响供给和需求,也就是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
先看供给,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同时交通阻断,物流受到很大影响;整个产业链也受到冲击,因为中国的工厂停工以后,下游比如韩国和日本的很多汽车企业,前一阵子都停工了,原因就是他们拿不到中国生产的零配件,所以疫情给供给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供给端,它同时还会影响到需求端。企业停工停产了,就牵扯到解雇员工、高管降薪这些问题,对需求也会有负面的影响。
需求端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但供给端的问题就比较难解决了。
我们人类看风险的时候,实际上有两种风险:第一种是已知的风险,就是你知道风险是什么,然后再有序的规避它的波动性。比如说流感,我们大概知道它是什么,它的传播途径、感染概率、致死率等,所以更容易应对。
第二种是不确定的风险,当你不知道风险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人的最理性的反应,就是要做最坏的打算。那我们来看一下,最近这十年的传染病爆发,分别对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我们看到,最严重的是2009年在美国爆发的猪流感H1N1,对经济带来的损失大约是500亿美金。第二是SARS,造成了400亿美金的损失。非洲的埃博拉,经济损失大约是100亿美金。不过,因为全球经济的规模是非常大的,所以百亿美金的经济损失其实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新冠对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先拿SARS做个比较。因为SARS本身跟新冠也是属于一个家族的病毒,它对经济的影响也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前面讲到,新冠和SARS最大的区别就在于SARS的传染性远比新冠要小。SARS当时主要聚集在两个地方,广东和北京,其他的地方SARS感染并不广泛。所以,当时SARS对经济的影响是有局限性的,基本上是在2003年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当时中国经济是10%的高速增长,一个季度以后就基本没影响了。
从社会消费的角度看,受SARS影响,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增速降了一半,但是到了第三季度以后马上回升了,到年底的时候速度又增得非常快。所以总体来看,SARS对经济的影响是比较集中、比较短暂的。
从行业的角度看,工业和农业的影响都是相对比较小的,主要是服务业也就是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住宅、餐饮,这些产业是受影响非常大的。
从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整体来看,SARS的影响集中在一个季度,对其他的时间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次新冠跟SARS时期相比,我们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反应比上次快,比如说发现病毒后,只花了52天,就把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完成了,SARS病毒的测序,我们花了150天。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基因组序,才能做疫苗。所以说,我们确实从上一次的SARS里学到了一些东西,积累了一些经验。
而且这次的防控手段比上次要严厉很多,这对控制疫情的作用是很大的。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传染病模型,以北京为例,如果不采取隔离措施的话,理论上到2月底应该有至少上万人感染,但是现在北京每天都基本没有什么新增了,所以现在这种严控的模式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新冠对经济的影响,远比SARS大,超过SARS一个数量级。
OECD预测,新冠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乐观的情形,即在第一季度就能遏制新冠的话,对全球的影响大概是4000亿美金。第二种情形,就是如果第一季度控制不住的话,OECD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的负面影响是12,000亿美金。作为对比,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大约是6000亿到7000亿美金。
目前来看,第一季度就能完全遏制住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新冠对经济的影响将大大超过中美贸易战。
我们给大家看一些数据,左边这些数据是我们在长江创创同学中做的调研,我们会发现新冠对大家的影响很大。右边这组数据是清华做的一个普查,大概有30%的企业,收入会下降一半以上。如果没有一定的救助,如果经济不能很快复苏,这些企业可能就撑不下去了,这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再来看一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PMI数据。制造业的PMI在2月份的时候跌了27%,服务业更是大跌了48%。对比来看,贸易战带来的跌幅在20%之内,所以新冠的影响大大超过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中国有很多经济学家前面都做过一些预测,根据我们的分析,这些预测都过于乐观了。根据我们的估算,第一季度基本是负增长,即使乐观估计,GDP也要下跌1.8%,中性估计是下跌4%。
新冠之前,大家预测第一季度的增长大概是6%左右,一旦第一季度变成负增长,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调整。而且我们不认为新冠在第一季度就能完全控制住,它对后面的季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全年的预测比其他的人要低很多。
再来看一下中国的股市,新冠爆发的消息公布以后,股市跌了将近15%,但是2月2号开始到现在,又回升到新冠之前。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基本面好了,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货币和财政政策。
从2月份开始,央行进行了大幅的公开市场的操作,同时在财政上中央已经开始通过银行补贴很多的企业。这都是能够提振股市的一些做法,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高点是政府救市带来的回弹。
最后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后面政府应该怎么做?我们企业应该怎么应对?
从科学路径来看,目前还没有新冠的特效药,疫苗虽然全球已经有二十几家公司在研制,但是至少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所以今年用上的可能性非常小。
那么,在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新冠到底能不能消灭掉?根据我们的分析,现在想把它彻底消除的概率太低了,原因就是新冠的传染性极高,跟流感相似。流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法消灭掉的,只能是控制。
新冠一旦变成全球性的,非洲、南美、中东的贫穷国家,受到的影响会非常大,因为医疗水平相对较低,会有很多人因为生病而死亡。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也会非常大,因为这些国家的服务业占比很高。咱们中国的服务业占GDP将近一半,但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80%,韩国70%,日本72%,新加坡是82%。所以如果新冠疫情严重,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转头过来就会影响全球的需求。
西方的资本市场对新冠的反应实际上是在2月20号以后开始的,也就是西方国家出现新冠病例的大面积增长的时候,股市开始大幅下跌,然后美国降息,但是仍然没有遏制住股市的下跌。
那么,我们考虑最坏的情况,就是如果消灭不了新冠,下一步怎么办?咱们中国现在的严控措施确实十分有效,但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无法一直持续。
应对新冠,不能把它当成流感,因为新冠的死亡率比流感要高很多;也不要把它当成SARS,因为SARS的传染性没有那么强,相对还防得住。
对新冠来说,最优的应对方式应该在这二者之间。一方面,该隔离的人要隔离,症状严重的人要去就医;另一方面,又不阻断经济的自由流通。
既然短期内不能彻底消灭新冠,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新冠的死亡率控制到流感的水平,也就是万分之一的死亡率(流感的致死率1‰×患流感的概率10%)。
现在,新冠的致死率是2%,要把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就意味着要把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
在这个前提下,恢复生产、物流和正常的经济活动,同时对中老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因为他们对新冠非常敏感,一旦感染非常危险。
关于长期的应对措施,我想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新加坡的做法。
新加坡目前是大家都可以上街、工作、自由出入,政府建议轻症患者在家静养——我们知道80%的新冠患者都是轻症,这样他们就不会过多地挤占医院的资源;重症患者到医院就医,并且给予一定的保障,让大家不要因为交不起钱而耽误了检查和治疗。
截至2020年3月12日,新加坡累计确诊187例,治愈82例,死亡0例。在众多与中国往来密切的东南亚国家中,疫情控制良好。
既快速高效地实行大量防疫措施,同时又没有大范围地封城停工、停止经济运作,其经验对其他国家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