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人人拥有的平等权利。在1948年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中提到,人人都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然而现实生活中,残障者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10亿人身患残障,占总人口的15%。在中国平均每15人里就有一位残障人士,总人数超8500万,占总人口约6.4%,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残障者因为身体的缺憾往往面临就业困难、收入水平低、岗位单一化等困境。201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持有残疾证的3600多万残障者中,只有23%的人就业,其中50%从事农业种养,26%从事灵活就业(社区、居家就业等)。只有为数不多的残障者真正融入社会工作,这些就业岗位大多也是残疾人福利企业、按摩机构等机构。面对如此现状,联合国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残障人是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之一,在SDG4目标和SDG8目标中明确提到了残障人获得就业和体面的工作,并实现同工同酬。
如何改变残障人群的就业困境?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对这个人群有足够的信心。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残障人士同样有巨大的潜力。其实每个人都有障碍,只不过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形的。当我们可以平等的看待不同的人群,自然也会对他人和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其次,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创新的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想介绍两家与残障者共同发展的组织,他们通过坚定的信心,创新的方式,让更多的残障者拥有体面的工作,并产生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力。
胜利基金会:通过工作分拆赋能残障人士
台湾的胜利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主要通过创办和经营营利企业为不同类型的身体心理障碍人士提供与普通人工作环境无明显差异的就业机会,让人们切切实实地看见他们的工作能力。目前基金会已发展出12个不同的业务项目,2019年营业额7.29亿台币(约1.7亿元),每年大约提供270多个就业机会,从2000年至今约提供5000人次。这些数字无疑让人赞叹不已。他们如何做到?如何能解决这么多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这要从创始人张英树说起。
这位通常被称为“大树”的创始人,本身是小儿麻痹症患者。他从小一路念着普通学校顺利升学。台湾辅仁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大树曾在证券公司短暂工作,之后于2000年成立“财团法人台北市私立胜利身心障碍潜能发展中心”(注:胜利基金会前身),决定全身心投入残障人士的就业事业。或许是使命所召,大树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是“用尽力气,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热情。”他非常专注,20年来只做一件事,就是解决残障人就业的问题。他坚信残障人同样有无穷的潜力,但需要找对方法。
创新是方法,是为了解决核心问题。胜利基金会在大树的领导下,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创新,就是将每一项工作进行流程细化,拆解,然后为不同障别人士设计出细分标准程序,最后再组合成市场需要的成品。在这个过程中,大树强调利用科技的力量,降低每一个细分环节的工作门槛,但通过标准化的设计提高产能和质量。最终,他坚信,怜悯不会带来持续的收入,只有真正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才是可持续的。
举两个小例子。胜利基金会从2009年开始,运营位于台北市中心的胜利加油站。这是核心地段,来此加油的不乏好车。为了确保质量,大树琢磨出一套通过拆分再组合,对现有设备技术升级,达到双重保险的加油流程:加油站残障员工在平板电脑上将车号输入会员系统(系统中的数据为车主个人输入),员工就可以查到汽车加油型号,同时再跟车主进行确认;为防止输入车牌过程中发生错误,2018年起使用车牌辨识系统,会员系统辨识车子加的油后,工作人员只有使用正确的油枪才能被启动加油程序,如果油枪拿错,设备不出油。加油站还在环境上做了很多细心的安排,比如播放森林里鸟叫的声音,让车主得以片刻的宁静。正是由于过硬的服务质量,胜利加油站吸纳了大量高级轿车忠诚用户。
除了独立运营商业项目,胜利基金会还和全家、赛百味等零售商合作。比如基金会目前运营一家赛百味,为了降低残障员工和客人在短时间内沟通的压力,以及规避出错的风险,他们开发了一款专属APP系统,客户可以在进店前就做出选择并下单。工作台的残障员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订单,不仅降低错误率及也提升操作速度。胜利基金会通过这款专属APP,还获取并积累了宝贵的会员信息。通过数据分析,针对不同客户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差异化的高质量产品。这无疑是让多方受益的结果。
安邦制药:“融合用工”因人设岗
湖南安邦制药公司成立于1994年,2010年完成并购改制,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立足药品研发制造和村医服务两大板块,集合制造、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健康产业集团。2010年陈飞豹带领团队对其进行了并购,当时在重压之下陈飞豹毅然留下了一批20多位残障员工。从此,安邦制药开启了“融合用工”模式,将残障员工视为特殊人力资源,而不是人力负担。融合用工不仅让残障员工平等、有尊严地就业,也为安邦制药带来正向的商业效应,仅用一年时间安邦制药扭亏为盈,当年销售翻达6000多万元。2014年,企业营收过2亿元,到17年企业营收超过了4亿元。2018年安邦制药获得“2018中国十大最受尊敬企业”称号,他们的“融合用工”模式还入选了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全球推广案例。
安邦制药的融合用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残障人士设置特殊岗位,公司将内部全部岗位分类为三种岗位,优先录用残疾员工,并且提供适应残疾员工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是对残障人士开放所有岗位。公司各个岗位接纳30%左右残障员工与健康员工一起融合就业,同工同酬、相互激励、协同发展。三是为残障员工搭建平台,不仅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也尽可能的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平台。四是为残障员工创造一切便利条件。目前,公司有残障员工近240名,占总员工的40%,分布在公司的研发、财务、销售、生产等多个岗位。近三年企业累计投入的残障员工用工成本超1600万,残障员工平均年薪不低于4万。
值得一提的是,融合用工不仅有效解决了残障者就业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了积极正向的文化。因为残障员工的加入,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工作效率也提升了。2013年之前安邦销售服务部都是健康员工,到18年残障员工占到一半,残障员工把服务效率发挥到极致。客户服务的数量从2013年175个增到2018年723个,翻了4倍多,而且从客户满意度、回款数都比融合用工前有大幅度提升。
随着移动互联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科技巨头纷纷研发信息无障碍产品和技术,让无论是残障者还是非残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如深圳联谛和台湾若水,他们通过科技的力量赋能身障人士就业。很多头部公司也开始探索,摩根大通、微软设立了招聘自闭症员工项目,这些企业强调进行这些招聘工作并不是出于社会责任,而是他们卓越的能力。埃森哲2018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雇用残疾人的公司在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方面均高于平均水平,雇佣残障员工其实可以“双赢”。这些当然是进步,但残疾人就业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有更多的人提升认知,真正相信人人平等,相信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同时需要有更多的企业拥抱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新的方法赋能残障人士,让每个人能有尊严地就业,融入社会,创造价值。
文章来源:《FT中文网》